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人物

林师柴

[公元1906年-1935年]

林师柴为[公元1906年-1935年]

  林师柴,安溪县龙门乡龙门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生。其父林溪水为油漆工,其母白卜善操家务,家庭经济较好,加上有侨汇接济,是村上较富有人家。师柴天资聪颖,性格豪迈刚毅,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
  民国14年,师柴入集美师范就读。集美学校地处东南沿海,信息灵,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上海“五卅”事件发生后,学校成立救国团,开展反帝宣传,持续5个多月。同年11月北伐军入闽,集美校园为之沸腾,学生组织应运而生。师柴与陈乃昌、李纯青等作为学生代表,赴同安向北伐军祝捷,并邀请军代表到校演讲,学生大受鼓动。
  18年7月,师柴集美师范学校毕业,自愿到南安县高山乡山村小学任教。在山村数年,他对社会种种不公正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21年“1·28”事变后,他愤然挥笔写下“荆棘塞满了旅途,黑暗占领了长空。许多人在流泪、啜泣、惨呼、悲号,转徙在-之中。努力吧!振起精神,牺牲心力,去救那人群。从这年这月这日起,前进!奋勇!!”把心中的积愤凝聚于笔尖。
  23年春,师柴与同班同学中共党员李纯青应安溪崇德中学聘请,前往长坑任教。后由于民军内部发生混战,学校-停课。李纯青返回厦门,师柴也回到老家。
  同年秋,师柴就任龙门小学校长,他团结教师,培养一批高年级学生在龙门开办夜校,教农民识字、唱歌,启发农民要组织起来,依靠自己解救自己,搞得很有生气,并把这一活动推至邻近乡村。同年11月,师柴到厦门找李纯青,报告在龙门的活动情况和今后打算。李纯青及时向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汇报。市委认为师柴政治上可靠,工作上有成就,具备入党条件。由市委书记和李纯青介绍,吸收师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随后,中心市委主要领导人在鼓浪屿开会,特邀李纯青和师柴参加,讨论开辟安南同游击区,打通中心市委和安溪中心县委的联系通道,扩大苏区。并决定由林师柴负责,同时指示安溪中心县委派干部帮助其开展工作。
  24年1月,中共龙门支部成立,师柴任书记。同年春,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根据厦门市委的指示,把龙门支部升格为中共安南同特别支部,师柴任特支书记,并派易培祥、林德玖、刘由协助领导工作。在红二支队大队长刘由帮助下,组建游击队,编为“中国抗日义勇军西南军区闽南第二支队第五大队”。同时积极发展党员,壮大农会、妇女会、互济会等群众组织,安南同边区工作蓬勃展开。同年夏,安溪中心县委又派红二支队政委彭德清率领一个分队加强边区游击队。师柴在彭德清领导下,开展夏季抗租斗争,打击豪绅恶霸,收缴豪绅武器,引起地主豪绅的恐慌,当局大为震动。
  24年9月上旬,当局急调二十六旅五十一团两个营进驻龙门,纠集当地民团,进行全面“围剿”。同时设立“自新事务所”,施加军事政治压力,强逼游击队员办“自新”手续。边区游击战遭受严重挫折。9月中旬,军队兵分三路包围坑内,师柴组织突围,得以脱险。9月下旬,民团长林敬芳侦知师柴在附近山上,悬赏500元大洋缉捕。同时对师柴胞兄林丁已施加压力,强逼他把师柴找回来,约定在地方绅士林成竹家中谈判,否则将焚毁林家新建房屋。10月2日午夜,师柴怀揣手 ,只身进入林成竹家中,与林敬芳会面。林敬芳要师柴交出组织名单和全部武器,并立具自新声明,离开安溪,远走出洋。师柴严词拒绝。林敬芳立即翻脸,指挥伏兵把师柴逮捕解往二十六旅旅部。
  民国24年10月5日,林师柴和王安居、林文斧、白福气一起在龙门圩就义。
  1988年11月,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李纯青赋诗缅怀师柴:“死生本是寻常事,未识奸谋恨无穷。欣看红旗出大地,莫忘鲜血祭东风”。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