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人物

邵建甫

[公元1918年-1944年]

邵建甫为[公元1918年-1944年]

  邵建甫(1918—1944),原名连保,又名振礼,大港镇人。幼年丧父,中途辍学,16岁到上海学徒,参加受共产党影响的厂外夜校学习。民国27年(1938),毅然离沪去太湖地区参加地方抗日武装,不久加入共产党。次年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工作。镇丹县成立后,任县委社会部副部长兼-长。日军“清乡”前,被派隐蔽于丹阳西门小学,以校工身份,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后又转至城内五洋商店管帐,经常活动于日伪据点与游击根据地之间。民国32年,镇丹县县长包建华、副县长江辅华相继叛变,党组织遭严重破坏。邵奉命撤出县城,转移至西门黄庄、楼下、西麻、吴塘一带活动,化名胡强,任镇丹工委书记兼区长,坚持和领导镇丹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民国33年1月4日,县警卫连一举攻克叛徒包建华盘据的白兔据点。翌日前村日军调防,邵误以为日军撤走,即率区大队前往攻打,待冲近敌据点时,发现敌情有异,如不及时将敌火力吸引过来,正面向敌进攻的同志将有严重伤亡。邵为掩护突围,立即向敌据点开 ,并令大队其他同志撤离,在敌人机 的猛烈火力下,不幸中弹,忍痛爬过河沟,扔 沟中。其他同志要背邵后撤,而邵考虑同志们的安全,命令他们快撤,并说:“我已不行了,以后你们到石桥底下沟里捞 。”日军追上来后,邵英勇牺牲。事后,地方党组织在邵指点处,捞到长 各一支。烈士遗体,由党组织派人用棺木掩埋在都观庙(现丹阳司徒乡内)。解放后,移葬于大港镇西郊陆家湾。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