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力子
[公元1881年-1967年,原国民党中宣部部长、著名民主人士]
邵力子为[公元1881年-1967年,原国民党中宣部部长、著名民主人士]

1925年5月,因参加领导五卅运动,被护军使下令通缉,离上海去广州。先后任黄埔军校秘书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26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8月,经陈独秀、瞿秋白同意脱离中国共产党组织关系。11月,以国民-表身份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会后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7年5月回国。
1928年2月,出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秘书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辞职,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任中国公学和复旦实验学校校长。1932年1月,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同年发起创办绍兴中学(次年改名稽山中学)并任校董会董事长。1933年至1936年,改任陕西省政府主席,任职期间,紧抓赈灾救济、大兴水利、开荒造林、兴办教育事业等。西安事变中,参加与中共的谈判,努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1月,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7月,与蒋介石、张冲组成国民-表团,同周恩来、博古、林伯渠组成的中共代表团在庐山会谈,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在任宣传部长期间,支持中共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批准出版《鲁迅全集》,准予《毛泽东传》在《文摘》上发表。
1940年6月,任驻苏联大使,主张维护国共合作,巩固中苏友好关系。1942年10月回国述职。1943年春,在重庆出任国民党参政会、宪法促进委员会秘书长。1945年作为国民-表参加国共和平会谈,对促成签订《双十协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1949年4月,参加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在北平与中共和谈。和谈失败后,宣布脱离国民党。6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任政务院政务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民革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等职。1954年至1967年,连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等职。曾多次返故乡视察。
邵家溇村 邵家溇村位于陶堰镇政府北面,在104国道,329复线附近,交通便捷。有洪桥,邵家溇,杨家溇三个自然村撤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2.64平方公里,918户人家,2818个人口,有私营企业2家,幼儿园1所,村内设有卫生医疗服务社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124亩,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15921元,村经济合作社固定资产总额44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480万元。有党员8…… 详细++
同年(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