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人物

孔昭祺

[公元1879年-1935年]

孔昭祺为[公元1879年-1935年]

  孔昭祺(1879~1935.11),字少澄,开封市人。出身于塾师家庭,父孔广杰,幼承家教,少聪慧,有临文敏捷之称。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取秀才,后被选为副优贡。光绪三十年,被保送河南优级师范学堂数学科学习,宣统元年(1909)毕业。经毕业考试,被清廷赐为师范科举人。
  宣统元年八月后,孔昭祺受聘于洛阳,任河南府中等蚕桑学堂教习,至1914年,同年返回省城开封,1914~1922年,任教于河南省立第二中学。1923年又受聘于洛阳,任洛阳明德中学校长。1924年回开封,从1924~1927年,继续任教于河南省立第二中学。
  孔昭祺治学主张中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他熟谙中外数学史之典故,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河图洛书、《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典籍中古奥的数学问题。对清初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所著之《方程论》、《筹算》、《勾股举隅》、《几何通译》等著作以及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中的精妙之处,亦能详加诠释,娓娓道来。孔昭祺虽是数学科出身,但他文史知识功底非常深厚。讲课时,他常常将数学术语编成对联,其间杂以谐语,讲得生动活泼,颇受学生欢迎。几十年后,当年他教过的学生有的已成为大学教授,但谈起孔老师讲课的情景,还赞不绝口,说他把看似枯燥的数学课讲活了,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他在省城开封首创数学课横式板书写法,一改多年数学课竖式板书的老传统,为进步人士所称道。当时开封教育界,对孔昭祺流传着"一支笔"、"两不用"的形象说法。孔昭祺上课,历来只带一支粉笔;讲课时,从不用书本教案,课讲得从容不迫、条理清晰;画图时,从不用园规直尺,线条画得横平竖直,图形画得方园规正。因他课讲得好,除在省立二中教课外,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河南省立第一农业学校等不少学校,竞相聘请他去讲课。
  孔昭祺为搞好教学,自己编写了许多教材,有《天元探微》、《算术难道解析》等,另出版过《算术三百难题解》。
  孔昭祺虽然业务精湛,但秉性耿直,向不附丽权贵。1927年北伐战争后,河南省立二0现派性倾向,孔昭祺因不满不正常的人事安排,而得罪校领导,遂被解聘。1928~1935年先后受聘任教于私立中州中学、私立明城中学。孔昭祺以学行兼优,时与河南太康籍教师郑树桐(郑琴堂)、河南舞阳籍教师魏瑞卿被誉为省城开封数学三杰。1935年11月病逝于开封家中。
  
同年(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