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宁波人物

马廉

[公元1893年-1935年]

马廉为[公元1893年-1935年]

  马廉(1893--1935)
   字隅卿,浙江宁波人,古小说戏曲版本学家。
   曾任北平孔德学校总务长,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8月继鲁迅先生之后,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课。1931年秋因病回南方休假,1933年冬回到北平,主管孔德图书馆。1935年2月19日在北京大学讲台上因脑溢血昏倒,不幸逝世。终年仅42岁。
   马廉先生是著名的鄞县“五马”中的九先生。“五马”说的是马裕藻、马衡、马鑑、马准和马廉五位教授,也是五位亲兄弟。其他四位先生是:二先生马裕藻,曾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系主任;四先生马衡,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后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五先生马鑑,曾任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七先生马准,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马廉先生少年时代喜欢读明末忠臣义士的著作,后来受王国维和鲁迅的影响,孜孜不倦地搜集整理,潜心研究古典小说、戏曲、弹词、鼓词、宝卷、俚曲等作品,成为著名的小说戏曲研究家。马廉先生又是小说戏曲收藏家,生前经常与钱玄同、刘半农、郑振铎等学者结伴,到琉璃厂访书购书。1932年回故乡鄞县养病时,致力抢救家乡珍贵文献,曾与郑振铎、赵万里两位先生一起,访得天一阁散出的明抄本《录鬼簿》,三人连夜影抄出一部副本。1933年又在当地大酉山房书肆购得一包残书,从中发现了天一阁散出的明嘉靖刻本《六十家小说》中的《雨窗集》、《欹枕集》,次年交由北平大业印书局影印出版,从而使十二篇宋元话本得以传世。
   马廉先生因意外收得海内孤本——明万历年间王慎修刻本四卷二十回《三遂平妖传》,遂将书屋取名“平妖堂”。又因有感于封建时代通俗文学长期受到正统文坛与学术界的轻视,认为小说、戏曲不能登大雅之堂,遂将自己的藏书戏称为“不登大雅文库”,将自己的书室戏称为“不登大雅之堂”,用以表示心灵深处的骄傲与欣慰。鲁迅先生当年即常去堂中看书。
   主要著作有《中国小说史》、《录鬼簿新校注》、《曲录补正》、《不登大雅文库书目》、《鄞居访书录》、《千晋斋专录》、《劳久笔记》、《隅卿杂抄》,译著有《京本通俗小说与清平山堂》、《明代之通俗短篇小说》、《论明之小说三言及其他》。
   马廉先生去世后,他的藏书928种,5386册,经魏建功、赵万里先生等专家整理后,于1937年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购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将“马氏藏书”作为善本特藏,辟专室保存。在“不登大雅之堂”藏书中,有小说372种,戏曲394种,还有大量的讲唱文学及笑话、谜语等。大量不经见的小说、名剧珍本,受到国内外学者珍视。
  
同年(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