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常州人物

余思诒

[清][公元1835年-1907年]

余思诒为[清][公元1835年-1907年]

   余思诒(1835年~1907年),原名斯沛,字雨亭,又字翼斋,号易斋,晚号草庐一翁。生于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一户官宦家庭。清外交官、洋务派。父余光倬曾任刑部提调。他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思想开放,主张学习外国的科学文化,走洋务之路,增强国力。曾为清廷拟订过开办洋务报告,在国内较早地提出“开铁路,以通转运;请制造,以辟利源;移游民,以实边荒;禁缠足,以尊国制”的设想,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得北洋大臣李鸿章赏识,有“才识宏通,讲求西学”之评语。后经李鸿章推荐,作为驻外使节,长期在国外任职。历任驻英国使馆随员、美国使馆参赞、日斯巴尼亚和古巴总领事、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等职。驻外期间,亲自将中国在英国阿模士庄厂定造的两艘军舰(定名致远、靖远)督航到天津。在古巴、旧金山任职时,为侨民的生活及-,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解决侨民生活困难和改变被欺压的处境,他四处奔走交涉。遇到旧金山侨民团伙之间发生纠葛时,他则竭力进行调解,开导双方说:“吾民背井离乡,不惮数万里,远涉他邦,寄人篱下如幕燕,乃不思同心协力,合群以御外侮,谋自立,反同室操戈,岂不让异族齿冷!”侨团双方才消除结怨,都称他为“余青天”。光绪十六年(1890年)归国,历任洋务局、工艺局、农工局、商务局、农林学堂等会办,矿政调查局总稽查等职。为了发展民族工商业,他被派往日本、美国考察。著有《航海琐记》《罗经卷》《楼船日记》《风性说》《驻英日记》《海战要略》《古巴政治风俗考》《英国地理学》《归航陈迹》和《一贯录庐笔记》等书。
同年(公元183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