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烟台市> 莱山人物

李森先

[清][?-1660年]

李森先为[清][?-1660年]

  李森先(?—1660年),字琳芝,掖县(今山东莱州)人,清初政治家,顺治年间官任御史。他风骨冷峻,铁面无私,平生以摧折豪恶、匡扶正义为己任,声满天下,被称为清初御史第一人。
  李森先是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国子监博士。明亡后曾被李自成政权任命为礼政祠祭司从事。清入北京,李森先恢复原官。顺治二年(1645年)考授为江西道御史。
  清朝建立后,明末的阉党冯铨、谢升做了清朝的内院学士,执掌朝政。顺治二年(1645年),御史吴达等人弹劾冯铨收受明朝降将贿赂、放纵子弟为非作歹。李森先也上疏指出:明朝二百多年天下坏于魏忠贤,而魏忠贤当时杀贤臣、通贿赂、谋逆成于冯铨。请求将冯铨弃市以彰0。森先此疏,词极冷峻,一时轰动朝野上下。后由于冯铨上下活动,清朝又正在用人之际,此事遂不了了之,李森先却被罢了官。顺治九年(1652年)底,因弹劾冯铨而获罪的大臣全部起用,李森先才官复原职。
  顺治十三年(1656年)李森先出巡江南。当时,江南的抗清斗争已烟消云散,但社会极为混乱,地痞流氓横行不法、豪强劣绅侵欺百姓,严重影响江南的稳定和发展。还有一些新任地方官视江南为发财之地,肆意侵吞-,更加剧了江南社会的动荡。李森先到江南,首先劾罢民愤极大的-淮安推官李子燮、苏州推官杨昌龄。接着清除为害地方的流氓恶棍。当时,苏州有个优人名叫王紫稼,此人风流儇巧,明末遨游于京都公卿和文人雅士之间。江南名宦、名儒如钱谦益、吴梅村等都与其诗酒往还,称为“王郎”而不名。入清之后,此人弃优业,以其名声和机巧奔走于官府,关说公事、包揽词讼。平日花天酒地,淫污良家妇女不可数计,所受馈遗,成千巨万,成为苏州一大害。李森先详细访察得实,命人逮捕了王紫稼,一顿痛杖,直打得娇弱王郎皮开肉烂,随后立枷死于苏州阊门之外。苏州还有一个三遮和尚,居天平山中,宣传-,煽诱良民,奸0女。李森先乔装打扮亲探天平山,尽得三遮劣迹,立即将其逮捕杖打八十,与王紫稼相对枷死。李森先到苏州时,有一个金姓恶棍正在虎丘搞选美。他与其他纨绔子弟集中全苏美女,像考进士一样按照姿色高下分授为状元、榜眼、探花和二、三甲进士。李森先了解到此人明末曾犯杀人之罪,因国变而逃脱了惩罚,立时将他拘捕,重打八十棍,当场毙命。除掉这三害,苏州社会秩序大大好转,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称李森先为“海瑞再世”。但,李森先在苏州时间并不长,就被江南劣绅诬告下狱。李森先素来廉洁,起解时连路费也没有。苏州市民知道这个情况后,自发地进行捐款。当时,苏州府衙前放了一个大钱柜,上 书“愿救李御史者投金于此。”不一会儿,柜子便满了。第二天,苏州市民哭送李森先,数十里不绝。当地官吏皆送到河边,相视挥涕。时人诗曰:“亲见攀辕泪万行,金昌城下水茫茫。”松江知府李正华酌酒相饯说:“我们一生图的是不愧天日、不愧朝廷、不愧百姓。今日李公被逮,其荣赛过登仙,诸君何必悲怆呢!”李森先听罢掀髯大笑,连声道谢。
  李森先到京后,朝廷经过细致调查,宣布李森先无罪,恢复了官职。顺治十五年(1658年),李森先上疏请朝廷广开言路,赦免因言获罪的谏官李呈祥等人。顺治帝责其党比徇情,再次革职。不久,顺治帝怜其忠直,又宽宥了他,命他去河南调查灾荒情形。李森先到了河南汝州,其刚正的品质、过人的才干迅即获得当地士民爱戴。当时,汝州农民开荒垦田,由于丈量土地用的弓不一个标准,常常发生争斗、诉讼。李森先了解到这一情况,下令统一了丈量用弓,将标准长度刻在石碑上,从根本上杜绝了争执。促进了开荒发展。由于劳累过度,李森先到汝州不数月便一病不起,卒于任上。
  李森先仕清之时,正是清朝初立、风云未定、社会动荡、法纪混乱的时候。他作为掌管风纪的御史,不避鼎镬、放胆直言、搏击豪强、兴利除弊,于国于民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为御史16年,他三起三落,坎坎坷坷,但本志不变、初衷不改,当时便被称为“御史第一人”。清初文坛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芝麓在《送李琳芝侍御还山》一诗中道出了李森先的风骨气节。
  忧时贾傅心诚痛,
  请剑朱云事独难。
  鼎镬自甘编虎齿,
  斧柯终拟斫龟山。
  殿争气通千寻上,
  袖草风吹万壑寒。
  睨柱冲冠君不觉,
  艰危头与壁惧还。
  
同年(166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