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舒城人物

李景聃

[公元1900年-1946年]

李景聃为[公元1900年-1946年]

  李景聃(1900-1946),字纯一,舒城县桃溪镇人,其父李紫晟于民国元年创办桃溪高等学堂。1923年7月,李景聃于南开大学毕业准备赴美国深造,因父积劳成疾,受家乡父老挽留,接任桃溪高等学校校长,主校6年。1929年春赴沪经商。后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李济之指教,从事考古研究,深受李济之器重。
  1933年秋,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员,曾参加河南安阳殷墟第八次、第九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试掘工作。1923年11月,他和王湘对寿县史前遗址进行调查、试掘。1926年11月5日至12月23日,对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墓原坑进行勘察,查清出土器物及其排列情况,为研究楚国青铜器找到了标准器,并辗转瓦埠湖畔和淠河东岸,发现和试掘魏家郢子等12处遗址。后由他和王湘分别执笔写成5万多字的《寿县楚墓调查报告》和4万多字的《安徽寿县史前遗址调查报告》,先后刊载于北京大学《田野考察报告》第一、二册。1937年,李景聃和郭实钧共同主持辉县考古调查,于该县琉璃阁墓地发掘完整墓葬多处,出土青铜器物多件。
  “七七”事变后,李景聃随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至云南昆明。先后在国民政府工程委员会桂林筹备处、第三十九工程处和滇缅铁路财务处等单位工作。抗战期间中央博物研究院馆藏文物迁至大后方,南京旧址多遭日军破坏。抗战胜利后他和同仁一道冒着酷暑严寒深入工地谋划经营,修复院址使抗战期间迁回的文物得以复员。
  李景聃学识渊博,性纯笃和,踏实苦干,对国家文物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