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西省> 上饶市> 横峰人物

邹秀峰

[公元1894年-1935年]

邹秀峰为[公元1894年-1935年]

  邹秀峰,1894年出生在江西省横峰县岑阳镇一个平民家庭。青年时代的邹秀峰,才思敏捷,秉性豪爽,喜好交朋结友。在县城上学时,他就与同县姚家垄的进步青年黄道情趣相投,结成莫逆之交。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憎恨社会黑暗、渴求光明的邹秀峰同黄道一起,外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黄道考进南昌二中,邹秀峰考进南昌大同中学。在南昌,邹秀峰很快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激流中,成为-的骨干。1921年元旦,黄道、袁玉冰等南昌二中的学生,发起组织以“改造社会”为宗旨的进步社团——江西改造社。经黄道介绍,邹秀峰成为二中学生之外的改造社第一个社员,并在改造社社刊《新江西》上发表了一篇《早晨》的文章,抨击社会上的黑暗现象。由于共同的志向,此时邹秀峰还结识了在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读书的方志敏。当甲工学生自治会负责人方志敏领导的 兴起,邹秀峰发动大同中学的学生和黄道、袁玉冰等二中学生积极声援。他们向腐朽的封建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不久,邹秀峰在方志敏和黄道的影响下,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
  1923年1月,方志敏、赵醒侬等在南昌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组织,开始了江西革命斗争的新阶段。此时,邹秀峰协助他们参与组织马克思学术研究会和江西民权运动大同盟。这两个组织虽然不久都遭到了军阀政府的破坏,但他们的斗争,为江西大革命运动的兴起,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一年后,国共合作的局面在江西形成。为了掀起工农革命运动,赵醒侬、方志敏、曾天宇等共产党人,在南昌创办了黎明中学和明星书店。邹秀峰积极参与书店工作,出售马克思主义书刊,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实际工作中,邹秀峰的思想得到升华,革命才能也得到充分锻炼。1925年,他在南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横峰县早期的党员之一。
  邹秀峰非常关心家乡革命斗争的开展,他入党不久,就与在北师大读书的中共党员黄道一起,利用暑假回到横峰的机会联络本地的进步青年吴先民、程伯谦、李穆、黄球道、钱壁等,组织革命社团——岑阳学会,创办《岑阳月刊》,宣传革命道理。在此基础上,邹秀峰协助黄道积极培养和发展党员,并于1926年创建了中共横峰支部。从此,横峰的革命运动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
  北伐军占领江西之后,黄道在南昌参与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的领导工作。邹秀峰留在横峰,成为本县党组织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和吴先民等一起创建横峰县农民协会,组织起农民自卫军。他们指挥农民武装攻克横峰县城,掀起了农民运动的高潮。1927年4月上旬,邹秀峰等在省党部和省农协特派员邵式平的指导下,一举赶跑了国民党 县长李岳山。邹秀峰被推举为横峰县县长、县政务委员会主席,吴先民任公安局长,政权和武装均为共产党所掌握。邹秀峰还在县城主持民众大会,组织号召农民协会会员将土豪劣绅戴高帽游街,使之威风扫地。劳动人民热烈欢呼自己的政权诞生。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国民党 势力在上饶建立“赣东省政府”,并派出反动军队占领横峰县城。在此险恶形势下,邹秀峰、吴先民等共产党人和广大农民协会会员并没有屈服,革命斗志更加昂扬。同年6月4日,邹秀峰等指挥农民武装,第三次攻占横峰县城,狠狠打击了国民党 的猖狂进攻。不久,因反动军队的大举-,邹秀峰、吴先民等退出县城,带上8支步枪转移到横峰境内的茗山岗一带的深山丛林中坚持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从外地秘密潜回家乡弋阳和横峰。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导下,弋、横两地的革命领导人决心发动群众,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重起炉灶,再来干”。潜伏在横峰的邹秀峰很快与黄道取得了联系,他们组建了中共横峰区委。不久为工作方便,方志敏从弋阳调到横峰任区委书记,黄道调弋阳任区委书记。1927年12月中旬,区委委员邹秀峰与方志敏一起,领导了以横峰楼底蓝家暴-动为先声的横峰年关暴-动。在方志敏主持召开的赣东北五县党的联席会上(弋阳窖头会议),成立了以方志敏为书记,邵式平、黄道、邹秀峰等7人为委员的中共五县工作委员会。五县工委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弋横武装大暴-动。不久,即创建了以磨盘山为中心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邹秀峰成为弋横暴-动领导人和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
  1928年6月,根据地的红色政权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大举“围剿”,革命力量受到削弱。在此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方志敏在方胜峰主持召开中共弋、横两县县委联席会议。会上,邹秀峰竭力支持方志敏批驳了个别人员埋枪逃跑的错误主张,决心打破敌人“围剿”,坚持在根据地同人民一起开展游击战争。
  根据方胜峰会议的决定,邹秀峰随黄道一起离开弋横苏区,深入到敌人后方的贵溪县去开辟新的根据地。他改姓丁,以行医为名,秘密发动群众,开展“上名字”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同时建立暴-动武装——农民革命团。经过一年的努力,在中共贵溪县委的直接领导下,以贵溪周坊为中心的贵(溪)余(江)万(年)农民武装大暴-动爆发了,从而使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得到大面积的扩展。
  1929年10月信江苏维埃政府成立,邹秀峰当选为执行委员,他协助方志敏主持制定了《施政大纲》《土地分配法》《苏维埃组织条例》《婚姻法》等一系列政策法令。半年后邹秀峰调任中央弋阳县委书记。在此期间,他大力加强弋阳县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迅速扩大地方红军和群众武装,使弋阳这块最早的苏区在各方面发挥出模范作用。
  1931年3月,赣​​东北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邹秀峰担任常务委员兼秘书长的重要职务。他协助主席方志敏制定了《暂行刑律》等主要法律和许多条例,充分施展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为加强各苏维埃政权建设作出了贡献。同年6月20日,他受方志敏派遣,代表赣东北苏区赴上海出席了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2年5月,中共赣东北省委调邹秀峰任上饶县委书记。到任之后,他不仅使上饶苏区的各项工作都很出色,而且还将根据地向玉山县怀玉山一带发展。
  1934年2月,邹秀峰担任中共贵溪县委书记期间,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方志敏主持制定了“保卫基本苏区,创造新的苏区”的战略方针。创造新苏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党的白区工作。鉴于邹秀峰在开辟苏区,发展壮大根据地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同年5月,邹秀峰被方志敏调回闽浙赣省委,出任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他在横峰葛源,分层、分批接连举办了多期白区工作训练班,接待了几批白区群众参观团。随后,大批受训干部被分派到赣北、皖南工作。同年4月、8月,先后开辟了皖赣边和皖南新苏区,使反“围剿”斗争形势一度出现新的转机。10月,邹秀峰以省委特派员的身份赴浙西开化特区巡视工作,使党的组织在白区得到新的发展,为红军部队在这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11月,邹秀峰以同样的身份到贵溪、余江、万年一带巡视工作,帮助重建了中共贵余万中心县委,为把苏区斗争转入游击战争作出了部署。
  方志敏率红十军团高举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向皖南出击后,邹秀峰随省委机关转移到磨盘山山区,继续领导苏区军民坚持游击斗争。12月12日,他在德兴境内不幸遭国民党军队逮捕,随后被作为重要人物囚禁于浙江省杭州监狱。在狱中,邹秀峰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1935年春,邹秀峰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41岁。
  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殷顺存 (1894~1929)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
张建鼎 (1894~1966) 云南省文山文山市
王显德 (1894~1934) 革命烈士 湖北省黄石阳新
叶雅各 (1894~1967)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熊少山 (1894~1930)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 更多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
郑士志 (1915~1935)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张瑾瑜 (1912~1935) 革命烈士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
竺清旦 (1899~1935) 浙江省宁波奉化
赵琪 (1902~1935)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
张茂信 (1906~1935)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钟盛标 (1896~1935)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 更多公元193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