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图(837——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晚唐诗人、诗论家。 做官 史称司空图少有文才,但不见称于乡里,后来以文章为绛州刺史王凝所赏识。王凝回朝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司空图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 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时年三十三岁,受到王凝赞许,名声益振。不久...[详细]
唐哀帝李柷(公元892年-公元908年),别称李祚、唐哀帝、唐昭宣帝,唐朝末代皇帝。李柷即位时,年仅13岁,未改元,仍沿用唐昭宗李晔的年号“天佑(古作天祐)”。天祐四年(907年)三月,唐哀帝-禅位给朱全忠,唐王朝就此灭亡。908年,朱温派人赶到曹州毒死李柷,谥号哀皇帝、昭宣光烈孝皇帝,但庙号景...[详细]
义存,俗姓曾,唐长庆二年(822年)生于福建泉州南安涧埕村一个世代信奉佛教的家庭。他自幼养成对佛教崇敬而亲切的感情,9岁时就要求出家,父母不允。12岁随父游莆田玉涧寺,遂留寺不回,礼寺僧庆玄和尚为师,随侍五年,17岁落发为僧,改名义存。 义存禅师生平 出家 会昌五年(845年),武宗...[详细]
符道昭(?-908),淮西蔡州(今河南汝南县)人。唐末梁初军事将领。唐天复年间任神策指挥使,后梁相,大将,秦州节度使。 符道昭先为秦宗权骑将,性强敏,有武略,秦宗权用为心膂,使监督诸军,后为骑将。尤能布阵,勇闻于时。然刚而无操,善迎人意,一见若尽肺腑,必爱其才,而道昭之心腹飏矣。宗权败,有薛...[详细]
舒贺(公元?—908年),字廷瑞,今银城镇新营村人,晚唐著名将领。 舒贺自幼习武,以“兵符辅国家”为己任。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中举武进士,授行营司马参军。时西域突厥-,淮南节度使梁邱德奉命平乱并发文谍招慕营兵,舒贺率五十骑兵应征。在平叛战斗中舒贺率部努力克敌,攻关拔寨,屡建奇功。西域平定...[详细]
师备(835~908年) 师备,俗姓谢,排行第三,称“谢三郎”,闽县南温泉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谢坑村)人,唐大和九年(835年)生。 师备少时捕鱼为生,唐咸通七年(866年),年30,忽生出家念头,及投芙蓉寺(在今福州郊区红寮乡)落发,同义存禅师齐名,称“法门两兄弟”。以后两人一起游侯官...[详细]
杨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南吴太祖杨行密长子 ,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05年—908年在位。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 905年,杨行密去世时,虽对他不满意,但因其他的儿子年幼,只得将他召回嘱咐后事,并指定由右牙指挥使徐温、左牙指挥使张颢...[详细]
张文蔚(?-908),河间(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张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 称。唐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解褐署巡官。未几,以畿尉直馆。丁家艰...[详细]
李克用(公元856年—908年),生前称晋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时,追尊为后唐太祖。性格勇猛急躁。唐末将领。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兵镇压庞勋起义,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先后镇压庞勋起义军、黄巢起义军。天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