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沛霖,电子学与信息学家。1913年12月30日生于天津市。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2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特荣誉级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产业部高级工程师。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1年到1953年...[详细]
李志坚,微电子技术专家。1928年5月1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58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1年5月2日逝世。 50年代初,在半导体薄膜光电导和光电机理研究中,提出电子晶粒间界理论,...[详细]
刘兴洲(1933.3.17-2011.11.6)冲压发动机专家。天津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航空学院获副博士学位。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三院第三十一研究所研究员、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科技委顾问。 主持研制成功二种型号的低空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在C...[详细]
刘济舟(1926.7.22-2011.8.25)土木和水运工程专家。河北省滦县人。1947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交通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顾问。主持建设厦门海堤工程;主持领导了援助越南海防造船厂滑道、造船台和修船码头水工工程。主持日照港一期工程(10万吨级煤码头)的建设,采用了开敞式(无防波堤...[详细]
雷洁琼(1905.9.12 ----2011.1.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曾用名洁群。女。广东台山人。1924年留学美国。1931年在南加州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在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任讲师、副教授。1938年后,任国民党江西省妇女指导处督导主任,江西省地...[详细]
蒋民华1935年8月16日生于浙江省临海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于2011年5月6日在济南逝世。 蒋民华是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教育家,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64-1978任山东大学晶体生长研究室主任, 1979年赴联邦德国科隆...[详细]
胡正,1924年11月21日生于灵石县常青村。1938年9月参加晋南吕梁抗战剧社。1940年秋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后转入部队艺术学校。 1943年任晋西北静乐县二区抗联文化部长。1946年任《晋绥日报》副刊。1949年任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组副组长。1950年到北京中央...[详细]
胡海昌, 弹性力学家。1928年4月25日生于浙江杭州。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011年2月21日逝世。 主要从事弹性力学(包括平衡、稳定和振动)的研究工作,亦稍涉及塑性力学与流体力学。1956年在弹性力学和...[详细]
黄纬禄,“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1916年12月出生,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11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95岁。 黄纬禄同志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火箭与导弹控制技...[详细]
黄翠芬(1921.3.6-2011.8.9)(女)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广东省台山市人。1944年毕业于广州私立岭南大学化学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全军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国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50—60年代,研...[详细]
何兹全,著名历史学家。山东菏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11年9月,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2011年2月15日晚,不幸去世,享年100岁。 何兹全(1911年9月7日-2011年2月15日),原名何思九,字子全,后改名兹全,山东菏泽人。著名历史学家。 高中在...[详细]
核物理学家 1914年3月5日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2011年6月20日逝世。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在...[详细]
顾知微(1918年5月10日—2011年3月19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地层学家、古生物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顾知微成长于父母双亡的贫寒家庭,但青少年时代所生活的梦幻般的田园环境却让他对大自然的美难以忘怀。依靠堂叔父的经济资助他读完小...[详细]
高守一(1927.4.29-2011.5.21)细菌学与霍乱专家。辽宁省新民市人。195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9年6月作为交换学者由卫生部派往印度卫生研究院进修霍乱,60年7月回国。...[详细]
高庆狮,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总体设计专家。1934年7月17日生于福建鼓浪屿.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7-1994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任从实习研究员,到研究员。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所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侨大学兼职教...[详细]
董玉琛(女),(1926.6.11-2011.9.26)作物种质资源专家。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1950年毕业于河北省立农学院,1959年获前苏联哈尔科夫农学院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及其组织实施。提出了我国作物种...[详细]
董海山(1932.10.18-2011.02.03)含能材料专家。出生于河北省滦县。196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苏维埃化工学院,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含能材料》杂志主编,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群众性学术团体)外籍院士。长期从事高能0合成与应用研究,是我国这一领域重...[详细]
陈新(1932.1.12-2011.6.26)桥梁工程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铁道部大桥工程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工作中,参加正桥管柱钻孔基础方案设计,60年代参加南京长江大桥水上基础设计所设计的施工设施,在以后水上基础施工中得到推广应用...[详细]
陈国良(1934.3.2-2011.5.25)金属材料专家。江苏宜兴人。1951年入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经院系调整入清华大学,55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研究。创建我国第一个高温合金专业,解决歼六飞机发动机涡-质量做出重要贡献。研制成功石油催化裂化能量回收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