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芜湖人物

黄纬禄

[公元1916年-2011年,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

黄纬禄为[公元1916年-2011年,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

  
黄纬禄
  黄纬禄,“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1916年12月出生,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11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95岁。
  黄纬禄同志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先河,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探索出了一条我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正确道路。他突出体现了忠诚报国、献身航天的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有人说,黄老总“剜”肉“补”导弹,但他却认为将这血肉补在导弹上,成就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和骄傲!
  黄纬禄同志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5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89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荣获“求是基金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人物生平
  民国五年(1916年)十二月十八日,黄纬禄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父黄藻(又名黄慎闻)为清朝秀才,曾任小学教员,要求子女认真读书、积极上进,对他刻苦攻读、严谨治学有深刻的影响。童年的黄纬禄就读于芜湖市芜关小学,后入芜关中学读初中。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八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省省立扬州中学高中部。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八月,考取南京中央大学电机系无线电专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后,随校搬迁至重庆。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八月,毕业获工学士学位。后被分配到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器件厂重庆分厂,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五月,在英国标准电话及电缆公司和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实习。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无线电系,攻读研究生。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九月,以《双路无线电通信》的论文毕业获硕士学位。 同年10月回国,在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公司上海研究所任研究员。
  1949年5月至1952年9月,在上海华东工业部电信工业局电工研究所任研究员。
  1952年10月,调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
  1957年12月,转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时期,曾任五院二分院第一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并担任几种液体弹道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兼控制分系统主任设计师,主持控制分系统的研制工作。
  1965年,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后,历任研究所所长、总体设计部主任、第一和第二研究院副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等职务。
  1979年,被任命为研制水下发射固体弹道导弹任务的总设计师。
  1982年,改为航天工业部后,担任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
  1988年,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后,担任第二研究院技术总顾问和部的高级技术顾问。
  1993年,成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后,仍担任总公司的高级技术顾问。
  1986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为院士)。
  2011年11月23日晚,黄纬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