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200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200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曹杰 [公元1932年-2006年]

  • 曹杰 (1932~2006) 天津人。中共党员。1948年肄业于天津私立究真中学。历任西北文艺工作团编剧,甘肃省文联创作组副组长,省文联副秘书长,中国作协甘肃分会副主席、秘书长。兰州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甘肃省青联常委。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小说集...[详细]

阿瓦斯汗 [公元1943年-2006年,哈萨克族]

  • 阿瓦斯汗 (1943~2006) 原名阿瓦斯汉·奴尔霍加。女。哈萨克族。新疆乌鲁木齐人。中共党员。 196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1959年参加工作,历任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印刷厂校对,新疆青年出版社,中央民族出版社哈文部编译,新疆文联《曙光》部,副编审。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详细]

邹承鲁 [公元1923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邹承鲁(1923年5月17日—2006年11月23日),出生于山东青岛。生物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邹承鲁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祖籍江苏无锡,父亲邹东湖是铁路职员。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邹承鲁常随家搬迁,小学期间在沈阳度过。九一八事变后,全家...[详细]

张中行 [公元1909年-2006年,未名四老]

  •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详细]

张青莲 [公元1908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青莲(1908.7.31-2006.12.14) 江苏常熟人。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2年入苏州桃坞中学(即圣约翰大学附中),曾在校内中、英文竞赛中名列榜首。1926年高中毕业,考入私立光华大学化学系,用三年半的时间修完所需学分,1930年毕业...[详细]

张海 [公元1915年-2006年]

  • 张海 (1915—2006),四川南部县三清乡人。1933年6月参加中共工农红军,1936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班长、副排长、宣传队长,参加了反“六路围攻”及达维等战役和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三过草地,是红军三次胜利会师的见证人。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东征,历任...[详细]

殷之文 [公元1919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殷之文(1919年5月30日—2006年7月18日),出生于江苏苏州。材料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殷之文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当时称吴县)所辖的一个古镇——直镇。此镇虽古,民风却新。1924—1930年间,当他还在镇上念小学的时候,镇上人已自集资金办工业...[详细]

杨嘉墀 [公元1919年-2006年,空间自动控制学家]

  • 杨嘉墀(1919.7.16-2006.6.11)江苏吴江人,空间自动控制学家。 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 人物生平 1919年(是民国八年)7月16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县。 他的祖父曾...[详细]

杨虎臣 [公元1914年-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杨虎臣(1914——),湖北省天门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军部侦察排排长,红二方面军5师4团连长、营长。参加了湘鄂 西、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副官处副官,第3支队8团营长、晋...[详细]

严恺 [公元1912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严恺(1912年8月10日—2006年5月7日),出生于北京。水利学家、海岸工程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严恺祖籍福建闽侯,其父严文炳在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任数学教授。严恺幼年时父母双去,由二哥扶养,在北京...[详细]

徐复 [公元1912年-2006年]

  • 徐复(1912-2006),字士复,一字汉生,号鸣谦,江苏省武进县人。1912年1月8日出生于江苏武进。1929年就读于金陵大学,从黄侃攻文字、音韵、训诂。 19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35年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后转至章太炎门下求学。曾任教于国立边疆专科学校、金陵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详细]

徐端夫 [公元1934年-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 徐端夫(1934.4.10-2006.4.5)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科学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结构和高分子材料研究。研究纺织用聚丙烯纤维和产业用聚丙烯纤维,研究农用高分子材料,节水灌溉材料,聚酰胺纤维等新材料。90年...[详细]

吴汝康 [公元1916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吴汝康,解剖学、人类学家 1916年2月19日生于江苏武进。1940年获中央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49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6年8月31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精于人体解...[详细]

王选 [公元1937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出生于上海。计算机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王选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守其,上海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详细]

汪德熙 [公元1913年-2006年,著名高分子化学家]

  • 汪德熙(1913-2006),我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核化学化工事业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祖籍灌云县板浦。1931年,汪德熙就读于清华大学,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1939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当助教。是年取得留美公费生的资格。1941年赴美国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就读,1946年春...[详细]

汤德全 [公元1915年-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 汤德全(1915.12.14-2006.8.19)动力机械工程、矿山机电工程专家。浙江省镇海县人。1942年毕业于瑞士联邦工业大学动力机械专业,获学位工程师学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1959年亲自领导完成人民大会堂的全部机电工程,保证了开国10年大庆的召开。1958-1966年,任北京市...[详细]

沈珠江 [公元1933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沈珠江,(1933.1.25-2006.10.2),岩土工程专家。浙江慈溪人。195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1960年获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早年把苏联学者的静力分析理论和美国学者的运动分析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土体极限...[详细]

沈韫芬 [公元1933年-200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沈韫芬(1933.1.29-2006.10.31),,女,原生动物学家。上海市人。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主持我国22个省、自治区的原生动物分类和区系研究,已鉴定近2000种,35个新种。在《西藏水生无脊椎动物》...[详细]

邱竹贤 [公元1921年-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 邱竹贤(1921.4.12-2006.7.28)有色金属冶金专家。江苏省海门市人。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获工学士学位。东北大学教授。1987年当选为挪威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年当选为挪威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铝电解工业生产和融盐电解、融盐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研...[详细]

孟二冬 [公元1957年-2006年,他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 孟二冬(1957.1—2006.4.22),1957年1月生,安徽省宿州市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多年来,孟二冬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