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1910.5~1992.10),山东省莱西县人。出身贫农家庭,因家境贫困,14岁就到青岛鞋厂当学徒。1928年8月,青岛工人为支援上海工人大-,声讨"五卅"惨案,全市各行各业在共产党领导下,纷纷建立工会,举行大-。张进积极参与-,与资本家作斗争。1929年2月,国民党大肆解散工会组织,开除...[详细]
杨春芙(1905~1992.4),原名杨秀蓉,女,开封市人。自幼家境贫寒,七八岁当过童养媳。10岁到朱仙镇其姐夫家粮行干杂活,12岁时和9岁的妹妹到开封一家打蛋厂当童工。蛋厂关门后,又到花生行剥花生,去火柴公司装火柴。1921年,杨春芙进入省立第二贫民工厂(即河南妇女工厂)做工。1925年4月,...[详细]
许丽樗(1907.10~1992.1)祖籍江苏镇江,生于江苏扬州。民国17年(1928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历任天津长芦盐运使公署场产科科员、湖南禁烟督察处科员、国民党军69师宣教处副处长、青年军上校主任秘书、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所属壁山军宪警联合督察处上校副处长、江宁县税务稽征处处长。194...[详细]
徐宝红(1929~1992.12),女,开封市人。曾随姨妈学唱坠子,后拜师赵礼东。1950年在开封市曲艺汇演时,演出《解放开封》,获锦旗一面,是开封最早演唱新词的坠子演员之一。1957年代表开封参加河南省首届曲艺汇演,演出《二姐思夫》,获节目优秀奖、演员优秀奖。1958年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首届曲...[详细]
韦彦烈(1905~1992),原名莫英武,曾用名莫文忠,壮族,1905年生于板河乡西隆屯的一个农民家庭,曾念过四年私塾。1924年应募入伍。1926年参加北伐军,在第三军七师二十二团三营八连任班长,后随部队到江西南昌市,在朱德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军官教育团” 受训。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详细]
王儒珩(1927~1992年) 王儒珩,河南固始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幼年刻苦学习,民国36年(1947年),考入上海大夏商学院。1949年6月,王由市 保送参加上海青年干部训练班,并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7月,被分配到上海市总工会福利部合作科任干事,后任上海市工人消费合作联社西区办...[详细]
王亢(1911—1992)辽宁省营口市人。一九三七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晋西北抗日先锋总队中队长,平西抗日联军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十团营长,团长,平北军分区参谋长兼热西支队支队长,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 生平 原铁道兵顾问。 王亢同志是辽...[详细]
王家杰(1902~1992),南汇三灶人。民主建国会会员。幼在伯父家专修国文。曾任小学教员、校长等职。民国33年(1944年)弃教从商,开办五洲毛巾厂,任经理、上海德隆典当行经理、上海毛巾被毯同业公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始,曾任川沙县工业局副局长、副县长、市工商联执委、县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县工...[详细]
孙杏泉(1909~1992)道号卧云道人,生于今封浜乡。8岁出家,曾任嘉定城隍庙主持。1985年任上海市道教协会理事。精于道教艺术,曾改革《跑马舞》(又称召神虎)的程式和乐曲。1987年,上海市文化局授予“优秀乐师”称号。...[详细]
苏进(1907年-1992年),出生于河南省郾城县裴城镇(今属漯河市郾城区)。曾任西北军手枪旅参谋长、国民党政府第二十六路军手枪团副团长。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事。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详细]
宋聿修(1906.2.25~1992.1.17),原名宋秀德,字聿修,后以字行,河北省枣强县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幼读本村初等小学堂,1918年夏,考入枣强县立高等小学。1920年去张家口,住在他祖父的商店里。后入察哈尔第一中学学习,在校期间参加"收回旅大"、"誓不承认二十一条"、"对日经济绝交...[详细]
沈百英(1897~1992年) 沈百英,又名沈菊泉,笔名石英、白丁,江苏吴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得程瑶笙、俞子夷名师教诲。民国7年(1918年)师范毕业后,任家乡直镇第一小学(原甫里两等小学堂)教师。民国9年2月,应吴研因邀请,任江苏一师附小设计教学班主任,并创编文艺教材和音乐教材。民国1...[详细]
聂凤智(1914-1992),原名聂敏,1913年9月7日出生,湖北省大悟县吕王镇花桥村聂家塝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聂凤智历任红1师1团3营7连勤务员,红4军第12师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9...[详细]
马法五(1894—1992)中国国民革命军中将。字赓虞,河北高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炮科毕业。1926年10月任河南保卫军第11师炮兵团长,1927年3月任河南保卫军第3军炮兵团长,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20军59师师长,1929年1月任第2集团军暂编第14师42旅少将旅长,1930...[详细]
吕公威(1916.10.28~1992.5.8),原名贤斌,字慕岩,开封市人。其父吕烈培生于1886年,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军事,曾任保定军校、东北讲武堂、黄埔军校教官,国民党少将校阅主任,三十八旅少将旅长,军委会中将参议,1939年因病去世。吕公威8岁上学,先后在北京市第十四小学,文治中学就读。1...[详细]
陆志庠(1910~1992),川沙人。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20世纪30年代初,始在报刊上发表漫画作品。20世纪创作了《随时随地》、《无情的重量》、《贫困到了极点》、《流民劳力的俭德公寓》等大量漫画作品,发表在《上海漫画》、《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得漫画家叶浅予赏识,聘其...[详细]
罗元炘(1911—1992)江西省泰和县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第四军二师五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员,教导队队长,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三团政治委员,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一团营长,特务团副团...[详细]
李佐玉(1914--1992)江西省兴国县鼎龙乡人。1928年参加赣西南农民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保卫局侦察部侦察员、第1师1团副特派员,红军学校政治部副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后方医...[详细]
李雪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李育林。1910年10月14日生于河南省修武县周流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7岁起读书,15岁考入焦作卫辉中学,半年后又考入洛阳省立第四师范。1928年春在郑州考入西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国民党第26路军任排长。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1月加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