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焦作市> 修武人物

李雪三

[公元1910年-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李雪三为[公元1910年-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李雪三
  李雪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李育林。1910年10月14日生于河南省修武县周流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7岁起读书,15岁考入焦作卫辉中学,半年后又考入洛阳省立第四师范。1928年春在郑州考入西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国民党第26路军任排长。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5军团第38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赣州、漳州、水口等战役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后任红15年团第73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36年12月任红15军团政治部-部部长。翌年2月被派往陕南抗日第1军任军政治委员,后任红15军团警卫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警卫营教导员,第687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第344旅独立团政治委员,冀鲁豫支队第1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2纵队新编第2旅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平型关、町店、张店、讨伐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等战役战斗和开辟豫北、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3师第8旅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参加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盐阜区反“扫荡”及合德镇、陈家港、阜宁、两淮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率部穿越苏鲁冀热辽5省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8旅政治委员,第2纵队第4师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第39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攻打长春、保卫四平、三下江南、东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平津、渡江、衡宝、广西等战役。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率部参加第一至第五次战役。1952年1月担任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总团长,率6个分团170名代表回国向祖国人民汇报,受到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2年8月起,任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56年回国后,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顾问。1977年9月任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筹建小组组长,负责筹建后勤学院。1978年初至1982年任后勤学院副政治委员。是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12月22日在北京逝世。著有《新四军3师8旅的成长与发展》、《回忆两淮战役》等回忆录,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军后勤政治工作的回顾》和第39军军史的编写工作。
经历历史事件: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副政委、1951年7月任政委、1952年8月起任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54年7月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任政委、1956年10月回国 (公元1950年--公元1953年)
渡江战役 (公元1949年)
平津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辽沈战役 (公元1948年)
平型关大捷 (公元1937年)
四渡赤水 (公元1935年)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