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荆(1905~1991) 曾用名张承汉、张谟高。江西吉水人。黄埔军官学校第6期毕业。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被捕。1930年8月出狱后,到闽西苏区参加红军,后任红12军第34师第100团连政治委员,红4军第11师第31团政治委员,红12军第34师第101团政治委员,第34师政治...[详细]
叶隐谷(1912~1991年) 叶隐谷,字遁斋,号江南一叶,别号逸翁,江苏川沙(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生前任境内上海市邮政局邮件转运处邮车押运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叶青年时,就“迷”上了篆刻、书法艺术。民国27年(1938年),当代著名金石、书画...[详细]
杨少振(1911~1991年) 江苏江阴人。民国16年(1927年)来上海谋生,进入正泰昌华洋杂货栈庄工作,以头脑聪明,工作勤快,赢得赏识。民国23年4月,出任正泰信记橡胶厂营业主任,并,受厂方委派赴日本采购机器设备和原料、考察橡胶制造和经营管理方法。回国后为正泰橡胶厂创“回力”商标,并广设...[详细]
苏局仙(1883~1991) 苏局仙原名裕国,字局仙。南汇县周浦乡牛桥村人,生于清光绪八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1883年1月1日),家居康熙六十年始建,别名东湖山庄的苏家宅。幼年时,随父在下沙、沈庄、上海等地苦读,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天,苏局仙到县城参加县试,及格通过,...[详细]
宋瀛洲(1921~1991) 河北隆尧人。民国26年(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东进纵队司令部警卫员,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武衡县大队特派员。参加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分区第五军分区独立第二团党总支书记、营长, 第二野战军十纵队二十九旅八十...[详细]
宋保元(1927.1.26~1991.2.13),开封市人。著名唢呐演奏家。出生于开封南京巷一个唢呐艺人之家,其父宋清林,人称"大笛王宋二"。在家庭的熏陶下,8岁开始学吹唢呐,后又从京剧鼓师学会了"锣鼓经",13岁时就领班为民间的红白喜事吹奏,或吹、或打、或唱,样样娴熟,都能博得听众的赞赏。不满...[详细]
释净严(1892~1991.2),俗名陈天庆,河南省唐河县源潭镇人。他出生即被父母遗弃,由善于医术的陈继德及妻子郭氏收养。6岁随唐河名士李浩阳读私塾,学名善胜。五年有余,李师去世,善胜辍学回家,成为父亲助手。陈继德悉心传授医道,常带子一起行医,善胜聪慧异常,医术日益长进。 1912年,陈善胜...[详细]
任中敏(1897~1991) 原名讷,字二北,后改为半塘,江苏扬州人。民国9年(1920)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爱好宋词及金元曲,师从词曲家吴梅学习词曲。曾任胡汉民秘书。18年从事教育工作,先任江苏省镇江中学校长,后在广州创办仲元中学,在南京筹办汉民中学。26年,因受抗日战争局势影响,率汉民...[详细]
乔永洁(1925~1991),六团镇人。民国37年(1948年)2月起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震西小学、施湾中心小学及城厢镇小学担任教师、教导主任等职,是上海市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会员、川沙县数理化学会副理事长。乔永洁对数学教学刻苦钻研,在实践中总结出“立足知识,着眼智能,以训练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指...[详细]
浦安修(1918.7~1991.5)女祖籍嘉定镇,生于北平。民国24年(1935年)参加“一二·九”爱国-。民国25年在北平师范大学女附中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中共地下交通工作。后赴山西抗日前线。民国27年与彭德怀结为夫妇。民国32...[详细]
潘炳生(1919.3~1991.2)又名爱炳,生于今长征乡。历任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技术员、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队长。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任五星大队副大队长,被选派至北京中国农科院与专家一起种植蔬菜试验田。1961年9月,参加中国农业专家组去古巴传授蔬菜栽培技术,为期9个月...[详细]
李俭(1931-1991),河南省封丘县人,高中文化程度。共产党员。曾任开封市文化馆秘书,东郊乡文化站站长等职。为郊区第一、二届政协委员、市书法协会常务理事。 李俭自幼酷爱书法。1948年进市永旭印刷厂学徒,有机会学习各名家手书真体,白天工作,夜晚练习,楷、草、隶、篆样样皆学。后又投书法名师...[详细]
梁仁芥(1912~1991),文陂镇渼陂村人。1912年11月17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9岁时进学堂读书三年。他是村里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组织者之一。1929年10月,加入共青团,并当选为纯化区十八乡少年先锋队大队长。先后五次参加了攻打吉安的战斗。1930年8月,梁仁芥被红四军政治部政工班吸收为...[详细]
孔宪易(1913.3.29~1991.7.22),一名罗NB541,号金梁辛史、四奇老人、寄庐老人,开封市人。幼年就读于祖父孔广杰所办的私塾。孔广杰是清代祥符廪生,曾任修武县训导,性嗜读书、执教严格、严守士人操守与气节、热爱乡邦文化。伯父孔昭祺,是民国时期开封教育界名人。 1929~19...[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孔从周。1906年10月2日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镇上桥梓口村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15岁高小毕业后,考入长安民主中学。在此,他读了一年书,旋因家境衰败而失学。1924年,考入靖国军杨虎城部开办的教导队,成了一名军人。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参加了...[详细]
靳选(1921.8~1991.10),字选之,河南省密县人。学生时代即喜爱书法。1936年毕业于密县简易师范学校。为生活所迫,1938年赴湖南湘潭学开汽车。1942年赴印度加尔各答开汽车,后赴伊拉克学习两年。1946年回国,居开封,曾和豫西书法家刘际唐研究唐楷、碑帖,习欧颜书体。1951年参加开...[详细]
焦长胜 1915年生于灵宝县大王乡冯佐村。中共党员。灵宝农业合作化的带头人。1952年春,组织全县第一个互助组。翌年创建冯佐初级社。1954年创立的包括冯佐等七个村的新店红旗农庄,1955年冬转为高级社。1956年被选为中共灵宝县委委员,1958年任大王人民公社副社长,1959年任大...[详细]
江儒田(1906~1991年) 江苏省泗阳县人,出生贫农家庭。民国元年(1912年)家乡水灾,逃荒来吴世,靠检垃圾为生,九岁进华丰纱厂做童工。民国13年,入贫民夜校读书,开始接受党的启蒙教育。民国14年“五卅”运动中,江儒田以工人代表的身份,参加顾正红烈士追悼会,并与工人、学生一起,徒步去南...[详细]
胡训谟(1910~1991.2)生于今南翔镇。民国22年(1933年)苏州中学高中师范毕业后,在外冈、黄渡、嘉定城区、上海等地小学从教。民国25年12月加入南翔微音社,翌年7月当选理事。民国26年春,加入上海国难教育社。同年参加上海新文字研究会,参与修订上海地区拉丁化拼音字母表。民国30年,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