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锡道(1916年-1989年),湖北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曾任东北军区军械部部长,总军械部副部长,总后勤部军械部副部长等职。姓名:涂锡道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 生辰:1916年 ...[详细]
童蒙正(1903—1989),字果顺,建国后以字代名,龙游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商科,任北京《京报》经济版,兼中国大学出版部主任。后任北京银行公会创办的《银行月刊》。1926年冬留学日本明治大学专攻财政金融学科。1929年4月学成回国,任国民政府-统计处《统计月报》。1930年,任国民...[详细]
田泽先(1945~1989),平利县清太乡水田河村人。1962年在平利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因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不作分配,他欣然返乡从事农业。1964年征兵时,他积极响应召唤,应征入伍,立志报国。入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忘我工作,196...[详细]
田丰元(1918~1989) 本县江口回族乡江口街人。生于1918年9月24日。 1935年1月同本乡青年罗新友、杨乾建、张子成参加红二十五军,田被编入新兵营,不久调军部交通队当警卫员。历任排长、连长。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商洛葛牌镇伏击战、山阳县袁家沟伏击战、榆林桥战斗...[详细]
释海灯(1902-1989),生于四川江油,俗姓范,名靖鹤,字剑英,又名无病,号无病道人,法号:海灯。中国当代的传奇人物、著名诗人、武术家、禅宗上师。接智光老法师传临济正宗法。接虚云老和尚传沩仰宗法脉,赐法名 “宣明”。 海灯是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宣明。 先后任七曲山大庙住持、云居山真如...[详细]
施大鎏(1903年—1989年),字冕轩,漳州城区浦头人。中学毕业,后又到福建道路工程专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历任龙溪县工务处股长、建设科长和广东肇庆、普宁等县建设科长兼工程师,后转为经营交通运输业。他热爱公路工程建设专业。在任龙溪建设科长期间,他主持规划与开辟漳州至浮宫、漳州至诏安、漳州至嵩屿、漳...[详细]
沈奇善(1920~1989年),城关人。出身贫苦,当过店员。民国38年(1949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乌山游击队。1951年后,历任副区长、区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68年后,任县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生产指挥组组长;1971年当选为中共诏安县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980年当选为政协诏安县...[详细]
任志英(1922—1989) 又名江有、良英,化名陈智明,原籍商县,后迁居洛南县峰陵乡。中共党员。曾任游击队中队长、区干队队长等职。 任志英出身贫苦农家,18岁时曾在国民党三十八军运输连等部当过兵,后回家务农。民国35年(1946),在商县北宽坪参加了游击队,后任商洛县大队第一中队长,曾带队...[详细]
任剑辉(1912~1989) 任剑辉,女,原名丽初,又名婉仪,广东南海人。早年随姨母“小叫天”学艺,又师从有“女马师曾”之称的黄侣侠习武戏,后醉心粤剧名演员桂名扬的演术。14岁入戏行,渐成为粤剧舞台负盛名的反串文武生之一,抗日战争前已享誉省港粤剧团。战后在香港与白雪仙、靓次伯、陈艳侬、欧阳俭...[详细]
钱希均(1905—1989),女。浙江诸暨人。1905年出生,1922年入上海平民女校学习。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入党,1926年与毛泽民结婚。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战士之一。曾任中共中央出版部发行科科长、交通员,中共顺直省委组织科、机要科科长,中央苏区《红色中华》报发...[详细]
蒲先云,1955年8月24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黄桷坪乡柿子坪村一个农民家里。1975年7月,蒲先云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争取进步,10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76年被选为团小组长,后当选村团支书,乡团委副书记,并担任民兵班长。他组织团员、民兵、青年义务植树造...[详细]
潘希逸,字樵云,号月笙,南安罗东炉山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生,诗人。 希逸家境清寒,10岁始入私塾,但秉性聪敏,勤学好问,尤爱好诗词,深得师长器重。14岁在县立丰州小学读书,20岁进泉州省立第十一中学学习。希逸对古诗极感兴趣,先后得到师长清代贡生王鼎盘、举人汪照陆、秀才吴福潮、黄礼...[详细]
南萍(1918—1989)1918年12月生,山东淄博张店区人,原名南永深。1937年10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4团特务队政治指导员,第4旅十团营政治教导员,鲁中军区第1军分区特务营政治委员,山东军区第4师12团政治...[详细]
穆晔骏 (1926-1989年),满族。1926年5月出生于双城县二区正黄二屯(原属平房区,现划归哈尔滨市动力区朝阳乡),1934年开始在"塔奇库"(满语:私塾)学习,于1944年考入哈尔滨市第三国民高等学校。1945年参加李兆麟将军领导的抗日联军,任骑兵连长,参加过40多次战斗,在一次剿匪战...[详细]
孟廷俊(1913~1989),安河乡孟家村人。1935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长、党支部书记、区委巡视员、组织科长、区委书记等职。1939年8月,他曾被敌人围困在一个窑洞里,由于他英勇出击,不仅突出重围,还救出3名干部。当胡匪进犯延安时,孟廷俊曾带领3名游击队员,与600...[详细]
马振英(1969~1989年),城关镇前进街(今松城镇俊星街)人,1969年11月5日出生。他在小学念书时,就参加学雷锋小组,为烈军属、五保户做好事,打扫公共卫生,修理班级桌椅,品学兼优,5次被评为“三好生”。 1986年11月,初中毕业,年仅17周岁,就报名参军,经请示破例被征召为中国人民...[详细]
马青(1908—1989),原名家声,曾化名蒋福昌、陈伯平,绍兴孙端吴融小车坂人。因家境贫寒,14岁到上海一家银楼当学徒,后因不服老板欺压,到袜厂做工。1933年前后,参与发动了上海华联丝织厂工人-斗争,取得胜利,被当选为上海针织工人互助会干事,从事工人运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详细]
马国选,1967年12月8日生于河南省禹州市小吕乡马谦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5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预备党员,曾任班长、代理排长。 1989年5月20日,马国选所在部队奉命赴首都北京执行-任务。部队开拔到京郊大兴县农村驻训,一边学习动员,一边休整宣传。马国选带带领全排战士,抽时...[详细]
吕顺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爱兵爱民模范。1922年生,河南省内乡县人,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组织干事、政治协理员等职。在解放战争中作战勇敢,工作积极,立特等功2次,大功4次,荣获“战斗英雄”“人民英雄”“带兵模范”“爱民模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