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漳州市> 芗城人物

施大鎏

[公元1903年-1989年]

施大鎏为[公元1903年-1989年]

  施大鎏(1903年—1989年),字冕轩,漳州城区浦头人。中学毕业,后又到福建道路工程专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历任龙溪县工务处股长、建设科长和广东肇庆、普宁等县建设科长兼工程师,后转为经营交通运输业。他热爱公路工程建设专业。在任龙溪建设科长期间,他主持规划与开辟漳州至浮宫、漳州至诏安、漳州至嵩屿、漳州至龙岩四条闽南重要公路,并亲自绘图设计、建设200米长的宝林桥及马口桥、响水桥等,为漳州早期公路建设作出了贡献。
  民国28年(1939年),他受聘为漳龙长途汽车公司副经理兼工程师,当时正处抗日战争,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日”政策,沿海公路破坏十分严重。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为了公路早日恢复交通,他重操计算尺与图板,亲自设计修复漳州的新桥和旧桥,以木代土,结束来往搭船过渡或踩跳板过桥的历史,使群众能够安全地在桥上通行。事后,他又通过漳龙汽公司自筹资金,着手修建漳州至龙岩公路。从民国35年起,他深入勘察调查,奔忙于荒山野岭之间,在基本完成勘察任务之后,立即动工修建,施工中不管是数九寒天或是炎夏酷暑,他总是坚持在修建公路的第一线上,哪里有险情、有难处,他都同工人一起排险解难。经过二年多的艰苦修建,漳州至龙岩全线贯通交付运行。漳州至龙岩公路全长145公里,沿途修造有58座桥梁、涵洞137处。漳浮公路在抗战期间破坏尤为严重,有的路段已辟为农田。他把修复漳浮线当为己任,亲自组织施工,仅用三个月时间,除修复路面外,还建造桥梁8座、50个涵洞,从而使漳浮公路又恢复通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福建省交通厅公路工程工程师,70年代退休。1989年病逝。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黄稷堂 (1903~1986)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
郑畴 (1903~1975)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翁泽生 (1903~1939)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
雷贤钟 (1903~1984)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
范义生 (1903~1936)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
+ 更多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
丁拓 (1918~1989)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
林建中 (1928~1989)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
王兆培 (1890~1989)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
林枝峙 (1937~1989)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
马振英 (1969~1989)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
黄葆芳 (1912~1989)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
+ 更多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