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旺(1948~1988),靖边县东坑乡金鸡沙村人。 1984年冬,中共靖边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全县荒山荒沙一次承包到户,分户治理。张家旺顶着“吹牛”、“想出头”、“要套弄公款”等冷嘲热讽,将村北10000多亩荒沙承包下来。他对人说:“就是局死骡子挣死马,也不能放了空炮,落人家口唇...[详细]
张建刚,1962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关镇七街一个工人家庭。全家九口人,生活非常贫困。 1969年,张建刚随家迁往固始分水乡固桥村。在乡下的几年中,他也像许多农家的孩子一样,除了在学校里发奋读书之外,课余时间还要帮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割草、放牛等农活他什么都干。假期里还时常帮父...[详细]
张桂祯(1935~1988) 女,陕西省汉中市宗营镇人。6岁入学,15岁初中毕业后考入陕南公学院。结业后投考西安市妇产学校。1954年,分配安康县医院任助产士。1955年3月,调岚皋县医院工作。1959年1月,保送宝鸡市卫校妇产科进修,结业时取得妇产科医师职称,回县医院工作,历任妇产科医师、...[详细]
张成功(1905.2.18~1988.7.17),原名张丙义,代号成功。店镇南坬村人。1927年参加中共地下工作。1933年正式参加红军游击队,同年由张达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秋,任葭县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任。后任葭县土地部部长、陕北苏维埃政府劳动部部长。1936年春任米东特区书记,...[详细]
曾心影 (1903~1988年) 曾心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张坂镇山兜村人。年青时受过良好教育,后南渡新加坡从事文化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洋商报》复刊,被聘为主笔。 一开始主理商报部,心影即邀聘多位报人好手。在办报上,敢于起领头作用。他每周构思一篇“突出一个角度...[详细]
于德河(1941-1988.7) 于德河,呼兰沈家镇三家子村人。任小学教师20多年,1984年春任沈家镇畜牧站站长。于深入实际,注重科技兴牧,走遍全镇16个村,鼓励广大农民养猪、养奶牛、建肉鸡孵化场,帮助农民走致富道路。于有发放畜牧贷款的权力,但他的女儿找他贷款想买两头猪,于就是不答应。于一...[详细]
袁石生,1967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跑马山下一个藏族之家。他小时学习努力,热爱集体,积极参加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经常利用上学前、放学后和节假日,带领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的同学去电影院、百货公司打扫清洁卫生,受到单位和学校的表扬,被评为“三好”积极分子。生活上,他衣着俭朴,从不乱花一分钱,艰...[详细]
游灿希,民国19年(1930)4月出生于乍洋乡洋头村。出生未满6个月,因家境贫寒卖给城郊乡岭边亭村游树联为子,只读私塾一年,就因养父早去世而辍学。15岁,从事农业劳动,掌握了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灿希参加革命工作,担任岭边亭乡财粮,工作认真负责,深得群众信任。1958年公社化...[详细]
叶康参,又名康生,建瓯县人,1916年生于东游党城。幼年就读党城小学,后进私立培汉中学肄业。该校有中共秘密组织,康参与中共同学接近,经常参加校中活动,为倾向革命的进步学生。1933年,因吉阳中共支部书记张其恩被驻军五十六师逮捕,康参受牵连,也以共产党嫌疑和张平等4人同时被捕,张其恩被 决,康参等...[详细]
叶方林(1962~1988) 石泉县后池乡新庄村农民。全家7口人,父亲是村上有名的草药先生。童年时代,叶方林帮着妈妈上山打猪草,进山拣柴禾,跟随父亲上山采药,走家串户为乡亲们治病。父亲治病从不收钱。叶方林纳闷,父亲教导他说:“咱家穷,乡亲们也不富裕,我们可不能只顾自家,不管大家啊。” 叶...[详细]
沈阳军区司令部原副参谋长。 叶超是湖北省黄陂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司令部参谋、科长,华东野战军九纵队司令部处长、副参谋长,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华东军区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军委炮兵科学研究部部长、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沈...[详细]
叶常丰(1902—1988),衢县人。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先后在中央大学,江西、福建、浙江等农业改进所,英士大学农学院,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曾培养中国首批种子研究生,主编《种子学》、《种子工作问答》、《种子工作手册》、《种子》等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详细]
叶彩菊(1900~1988),东平车盘村人,为陈贵芳的母亲。在革命战争年代投身人民革命事业,多次被捕入狱,坚贞不屈,被誉为革命老妈妈。 叶彩菊出生在一个隐居山野的穷书生家庭,自幼生活艰苦,勤劳能干,意志坚强,爱憎分明。1928年后,东平一带为建松政苏区的中心,农-动风起云涌,叶彩菊一家都投入...[详细]
姚醒吾(1897—1988),原名姚宝森,湖州菱湖镇人。曾就读于湖州省立第三中学,未毕业即在下昂射村等处执教。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吴兴最早的几名中共党员之一。以商团团长身份为掩护,负责湖州中心县委交通站工作。曾任中共吴兴县委委员。后因身份暴露,离开湖州去上海,找中...[详细]
严克伦(1918—1988),原名丕作,字乐亭,本县监军镇封侯村人。1932年在西安师范上学时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7、8月间,与共产党员张起、王伯栋(在国民党驻永寿部队中任排长),秘密开展游击活动,因在驻军中搞5支步枪一事,被国民党察觉,进行查究。王伯栋-离开永寿,张起...[详细]
杨演(1911年-1988年),原名杨汝华,衢县人。浙江省立第八中学毕业。曾肄业于同济大学预科,不久转入浙江省治虫人员养成所,毕业后从事虫害防治和植物病虫害研究工作。1941年参加高等考试及格,授予农艺园艺师职称并以荐任级任用,先后在浙江、四川、江苏、江西、安徽等省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工作,曾...[详细]
兰州军区原顾问。 杨嘉瑞同志是陕西省兴平县丰仪乡洛庄头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副军长、省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杨嘉瑞同志是...[详细]
杨怀凤,1955年出生在北京市。父母都是老党员,她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爱憎分明,待人诚恳,乐于助人。 1976年,杨怀凤在顺义县农村插队劳动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招进公安学校学习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在公安学校毕业时的学-结中说:“新的工作在迎接着我们,要克服征途上的种种困难,准...[详细]
徐传华 (1906~1988) 徐传华,原名李金铃,连城赖源人。祖籍上杭白砂乡,父李如意为木偶表演艺人,早年迁居连城县赖源乡。传华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后过继给其父的艺友徐象求为嗣。传华6岁进乡间私塾读书,12岁进木偶戏班习艺,16岁出师。对舞台锣鼓、弹拉、提线,演唱生、旦、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