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凤(1907—1987) 凤翔县田家庄乡南小里村人,民国9年(1920),凤翔遭灾,全家逃荒到陇县城内亲戚家,给人做零活,当绣工。婚后,夫妻俩及公婆以给富人做家务活、绣花、缝衣裳为生。曾给由西安迁往陇县的张明山剧团做戏衣两年。解放前夕,她在陇县基督教福音堂做针线活、绣花。解放后,...[详细]
王汉昭(1911~1987),汉族,1911年生于思练街。1920年始读私塾,1925年在思练小学读书。 1929年7月考入柳州省立第四中学。1932年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思练小学任教一个学期。次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五期受训后在部队服役。1936年到南京交辎学校受训,结束 后到柳州车队当队长...[详细]
王成组(1902~1987) 中国著名的近代地理学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以讲授地理学为主,兼及历史学。他生前曾以一句话概括自己的一生:“教学兼史地,写作重地理。”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原名王绳祖,出生于南汇惠南镇。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详细]
苏永秀(1906.12~1987.12),河南省长垣县人。1919年经人介绍,进入开封大中饭庄学徒。1923年学成出师,翌年受聘于九鼎饭庄,做菜案切配。1930年又以其精湛技艺,受到当时知名饭庄又一NB541的器重,并被聘至该店,与黄润生、赵廷良、王保礼等名厨共事,技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详细]
任建亚(1935—1987) 凤翔县田家庄乡南小里村人。1962年2月毕业于莫斯科鲍曼高等工学院,同年5月分配到北京机床研究所工作。197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削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机床研究所基础部第五研究室高级工程师。 少...[详细]
秦有信(1914~1987年) 秦有信,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15岁从农村来沪在永裕烟杂店(后改名河滨烟杂店)当学徒。解放后,怀着强烈的翻身感,兢兢业业地工作。秦是营业员,又主动兼采购员、运输员。为满足消费者需要、方便购买,河滨烟杂店经营皂烛、草纸、针线、钮扣、铅笔、橡皮、煤油、灯芯“...[详细]
欧阳奕(1912—1987)江西省安福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师政治部宣传员,红军第四预备医院主治军医,红一军团野战医院所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卫生队队长,八...[详细]
马岳民(1914~1987),六团乡人。民国25年(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49年到东北师范大学工作。历任有机教研室主任、化学系副主任、校图书馆馆长、吉林省化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8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工作和有机锡化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曾承担许多国家自然科学...[详细]
马幼华(1912.10~1987.9) ,曾用名子光、符孟,别名瑞文。河北省三河县人。生于富裕农民家庭。民国33年(1944年)7月,参加抗日救亡工作。36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后,先后任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平乐县人民法院院长、 富钟县县委书...[详细]
路易·艾黎(1897—1987) 新西兰人。民国16年(1927)4月,只身来到上海。民国26年(1937)冬与-等奔走筹办“工合”,生产支援抗日的军需、民用产品。民国28年(1939)3月,他与英国朋友乔治·何克一起来凤县,在双石铺成立了“工合事务所”。在柏家坪后的山根下打了两孔...[详细]
李曾三(1927~1987.11),河南省濮阳市人。《开封市黄河志》主编。1950年参加治黄工作,历任技术员、股长和水利工程师。 1953年,为有计划整修黄河大坝,开始探摸黄河水下坝岸根石的工作。李曾三看到工人站在船边打锥探摸很不安全,锥杆受急流冲击颤动弯曲,既不易操作,得出的数据也不准确,...[详细]
刘维华(1914—1987) 曾名刘锦荣、高诚,宝鸡县金河乡寺沟村人。民国25年(1936)10月在凤师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凤师党支部书记。民国27年(1938)毕业后在云阳镇“陕西省委训练班”学习8个月,回宝鸡县任县工委书记。翌年宝鸡县工委改为县委,他担任县委书记。是年秋...[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刘国章,曾用名张明。1905年12月29日生于河南省信阳王家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后赴苏联莫斯科入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曾任苏联共产-表团翻译、中共中央翻译科科长。1931年6月任中央巡视员。1933年6月赴张...[详细]
李品仙(1890年4月22日-1987年3月23日),字鹤龄,广西苍梧人,陆军二级上将,保定军校毕业,在老同学唐生智手下从排长升到军长,唐生智兵败瓦解后投靠桂系,靠着和白崇禧的同学关系稳步上升,抗战0任11集团军司令,在黄绍竑出走,廖磊病死后,他在桂系中的排名仅在李宗仁,白崇禧之下。李品仙治军有...[详细]
李觉(1900—1987),1900年生,湖南长沙人。1924年毕业于保定军校第9期。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党政府第25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重庆中央训练团主任、-侍从武官。1934年11月率部在湘江岸边阻击长征红军,给红1军团造成惨重伤亡,几乎活捉林彪、聂荣臻。194...[详细]
李金山(1897—1987) 凤翔县纸坊乡纸坊村人。民国元年(1912)拜杨越彪(外号尖脚杨来)为师,学习史家拳艺。特长中红拳、大红拳、小红拳、太极缠家掌、三醉酒星棍、大金 等武艺。并练有鞭缠刀、单刀进 、双棍、对打拳、飞镖等。其特点是步伐里外跤口明,实践性强,速度快,劲、道、柔相济...[详细]
李慧芳(1914~1987年) 女,湖北黄陂人。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九三”学社社员。吴淞中心医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 解放后,李慧芳先后在中央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静安区中心医院担任妇幼医疗工作。1964年,为支援医疗技术比较薄弱的吴淞新工业区,来吴淞医院工作。医院开创之初,由她创订各种...[详细]
李汉魂(1895~1987),字伯豪,号南华,吴川县岭头村人。曾任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主席。 李汉魂生于小康之家,童年受业于本乡私塾,及长,曾肄业于广东高等学堂法科专业,后进入广东陆军小学、武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军校学习军事。 民国8年(1919年),李汉魂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后被...[详细]
梁寂溪(1914~1987),化名高良。广西贵县(贵港市)人。广西师专毕业后在龙州当教师。民国25年(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与刘敦安、凌焕衡在龙州组建中共龙州支部。2月,梁寂溪到达梧州,在梧州初中以教师的身份作掩护从事发展中共地方组织的活动。10月,在发展了一批党员后,建立中共梧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