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濮阳市> 濮阳人物

李曾三

[公元1927年-1987年]

李曾三为[公元1927年-1987年]

  李曾三(1927~1987.11),河南省濮阳市人。《开封市黄河志》主编。1950年参加治黄工作,历任技术员、股长和水利工程师。
  1953年,为有计划整修黄河大坝,开始探摸黄河水下坝岸根石的工作。李曾三看到工人站在船边打锥探摸很不安全,锥杆受急流冲击颤动弯曲,既不易操作,得出的数据也不准确,于是和有关科研人员一起,发明了"钢管架探摸法"。使原来一杆锥只能打7米深,发展为可以穿透水下淤泥层,直到摸着石头为止,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曾在全黄河表先会上介绍经验。
  1975年,他和两位同志一起,开始研究治黄发展史,为占有大量资料,他到有关单位查阅治河文献;骑自行车跑遍了郊区和开封县黄河堤内外的村村镇镇,与沿黄父老促膝长谈,虚心求教;他遍阅历代有关治河碑文,甚至是井台上的一段残碑,也要逐字抄录下来进行研究。撰写出十多万字的《开封市黄河发展史》,为开封市认识黄河,治理黄河,开发黄河提供了第一部翔实的资料。70年代,李曾三做为专业技术人员,曾多次被黄河水利委员会抽调参加三门峡及河南其它河流的抢险工程。
  1983年李曾三任《开封市黄河志》主编,他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坚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在考证现存各段大堤的创筑年代时,他同有关同志从郊区上界一直丈量到兰考下界。为考证明末河决淹汴的决口遗址。曾4次到现场查勘地形,访问群众,丈量工程位置,纠正了历来误传的说法。他查阅了六十多种资料,基本上搞清楚了黄河流经开封800年以来的情况。
  在编写志稿时,正是李曾三肝硬化严重腹水阶段,一日之内腰带向外连松3扣。病情刚有好转时即立刻出院,带病工作,1987年1月中旬写出11万字的志稿。受到开封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奖励。在进一步修改志稿时,他病情反复,领导让他半休。可他不仅全天工作,而且还"开夜车"研究资料。在他二次从医院出来时,组织让他全休。可他仍念念不忘编志,要求马上上班并主动多次骑车到市志办公室汇报工作,与有关同志研究白愚的《汴围湿襟录》等资料。在他病情十分严重,第三次住进医院时,仍将资料带进病房整理,直到病逝,床头仍堆集着整理好的和没有来得及整理的资料。
  1987年11月5日在开封去世。
  李曾三是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优秀代表性人物。
  
同年(公元192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