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福(1908~1986年),原名时雍,云霄莆美人。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厦门集美师范学校,由驻漳国民党陆军第四十九师师长张贞(诏安东峤人)推荐,任漳州《漳潮日报》社社长和国民党龙溪县党部执行委员。不久,又由张贞资助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民国24年,被派往中国驻日本神户总领事馆任随习领...[详细]
张光华(1912-1986)江西省宁都县固厚小洋旻人。1931年参加当地游击队。后在乡苏维埃政府任土地委员。1932年8月参国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6年10月10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74岁。 ...[详细]
袁胜录(1916~1986) 石泉县人,原名袁辅兴,人称“腊娃子”。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安康县政协委员。民国十九年(1930),袁胜录拜师吴玉燕,在杨安荣戏班学艺。二十九年(1940),随安泰戏班在川北、陕南登台演出。次年,在罗正洪戏班当领班。三十三年(1944),返回石泉在抗建剧团(业...[详细]
叶长庚(1903—1986),浙江分水(今桐庐)人,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次年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获得三个一级勋章的少将之一。 履历 1926年6月,在韶关参加国民...[详细]
姚儒学(1941~1986) 石泉县迎丰区人。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转业到陕西省水电工程局工作。1979年4月调入石泉水电厂汽车队当工人。 姚儒学在部队是个好战士,表现积极,刻苦努力,处处带头,曾4次受到上级嘉奖,3次被评为“五好”战士。转业后...[详细]
严孝章(1921~1986年),闽侯县(今福州市区)阳岐村人。民国31年(1942年),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投笔从戎,入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团受训,参加驻印远征军,任新三十八师上尉,转战印缅战区前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三十师编译室主任。民国35年春,随军赴东北。翌年,主持长春城防工事的构筑...[详细]
杨尚儒 (1903.7~1986.1) 杨尚儒,连城朋口人,生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民国18年(1929),毛泽东、朱德率部自赣南入闽,开展闽西革命活动,点燃了连城的革命火种。当年12月,池溪、小鱼潭、大岗头、金龙山等4村农民举行革命-,尚儒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次年1月,参加...[详细]
杨民望(1922~1986年),又名杨尔瞻,同安县人,出生于厦门。民国36年(1947年)毕业于福建音专师范科,先后在省立福州中学、厦门双十中学任教。1949年10月任厦门文联筹委会委员。1950年5月到上海市文化局艺术处音乐室担任编审工作。 他曾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出版《贝多芬九大交响曲解说》...[详细]
杨和春(1908~1986),又名杨霖、杨子荣,神木城关人。父杨象贤,商人出身,颇具民主思想,曾在榆林各界代表会上公开抨击军阀井岳秀。杨和春1925年入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手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经组织决定加入国民党。是年秋,为避“清党”离校。1...[详细]
杨国才(1963.11~1986.6.7),商南县富水镇谢家店人。1982年11月入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六十一师二团三营炮兵-士。1984年9月入团,1985年9月,杨国才所在部队奉-命令开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斗。 1986年6月7日晚,在反敌偷袭战斗中,杨国才3处受伤,...[详细]
严发奎,1958年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1978年2月参军入伍。 在部队学习四○火箭筒射击训练。练跪姿射击时,为提高射击的精确度,为克服韧带紧的困难,他连睡觉时都用包带把小腿捆在大腿上;听课时,别人坐着,他跪着……他不失时机地训练,直练到跪立自如才罢休。入伍仅一年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四○火箭筒射手...[详细]
徐元度(1907~1986年),字霞村。祖籍湖北阳新,生于上海。民国14年(1925年)入北京中国大学学习,次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说、译文。民国1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留学。翌年因病归国,在上海卖文为生,并加入文学研究会及水沫社。民国1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详细]
许显时 (1896~1986) 字成谋,本县钟石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出生于师塾家庭,有兄弟3人和一个姐姐。8岁时双亲先后离世,显时寄养在外婆家,长兄逸夫辍学去南洋谋生。次年,就读于福州培元学校。宣统二年(1910),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州商业学校。宣统三年,逸夫由南洋回国参加革命...[详细]
许培仁(1912—1986)陕西省神木县人。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西神木县赤卫队大队长,红十七军独立三团经理处处长,游击第十一支队政治委员,陕北独立师一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科科长,总务科科长,供给部副政治委员、政...[详细]
徐祺(1929~1986),邵武萧家坊乡登高村人。他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在登高读完初小,即在家务农。民国32年(1943)到建宁县简易师范学校读书,于民国36年毕业后分配到邵武金石中心小学任教。 1949年12月,经组织调配到邵武县人民政府小教训练班学习,后在邵武县人民政府财政科工作...[详细]
谢玉铭(1895~1986年),字子瑜,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晋江祥芝(今属石狮市祥芝镇)赤湖村人。 玉铭幼年丧父,5岁时偕其母吴耶娟移居蚶江,皈依基督教。他自少聪颖好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泉州培元中学,以品学兼优考入北京协和大学(燕京大学前身),民国6年(1917年)毕...[详细]
谢义耕 (1911~1986年) 原名荔生,字义耕,号二无,以字行。闽县人,世居水部龙庭境马育亭。少喜古典诗歌和传统书法;家贫在城内中药铺当学徒,工余仍勤学不辍。后经督军署参谋长张哲培举荐,入政府任文牍之职。因办事诚谨,积资升任省政府助理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省人委办公厅工作。义...[详细]
肖锦华(1925~1986年) 肖锦华,别名治文,福州郊区盖山乡浦下村人。 民国26年(1937年),锦华因家庭困难在私塾里读了3年书就辍学到福州建华火柴厂当徒工,3年后又到福清美里乡坊里当长工,民国36年回浦下务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锦华翻身当了村民小组长,不久被选为浦下乡乡...[详细]
萧焕辉(1907~1986) 萧焕辉,广东琼海(今海南省)人。学生时代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民国16年(1927),参加了琼东县的农-动。同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作为中共基层组织的骨干,响应中共琼崖特委关于举行全琼武装总-的号召,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武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