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均(1916—1985),文成双桂乡人。少时,从显本法师学佛经。后在瑞安岑岐宝坛寺、宁波观宗研究社、杭州云居山佛学研究院、天台研究社等处研究佛学。抗日战争时期,进当时全国佛教界最高学府重庆汉藏教理院深造。1943年被院方派往合江县法王佛学院任教,1945年转任成都十方堂佛学院教席,1946年被...[详细]
杨宗德(1929~1985年),苗族,今德!峨乡人。杨宗德少年丧父,为其叔父所养。 杨宗德于1951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清匪组长,农会主席、区长、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党组书记等职。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第二、第四届人...[详细]
杨明(1933~1985),平南县安怀乡竹围村人。10岁始在本村小学就读,1952年考进平南初中,一年后便辍学在家务农。1955年在竹围初级农业合作社当社长。1956年参加建社办社工作队。后在县粮食局做政工员。1958年为武林大乡公安员。1959年被提升为大安公社武装部长。1966年秋“文革”开...[详细]
杨大望 (1912~1985) 杨大望,女,长沙人,1912年生。1938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历任贵州中央医院、湖南湘雅医院、昆明昆华医院妇产科医师,1942年后任国立中正医院讲师、副教授兼代理主任。1949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费城医院、泽西城医学中心学习产科,在康乃尔大学巴氏细胞学...[详细]
杨标(1907~1985),扶绥县新宁镇人。1933年,肄业于广东省立体育专科学校。曾先后在广西养利、龙茗、万承县联立国民中学,镇结、向都县联合国民中学和广西省天保师范学校任教。 1942年,调到田东县立国民中学任体育教师、体育主任。到任后,常年组织田径、体操、球类等业余运动队,开创了田东中...[详细]
徐柳仙,粤曲女演员,原名徐振坤,广东南海金沙西联八甲村人,享誉曲坛五十多年,她的歌艺自学成家,唱腔独树一帜,称为"仙腔"或"柳仙腔",以歌喉宏亮、板路严谨、腔路规整,抑扬顿挫,柔中带刚,富于韵味,腔纯而无杂声而见称。她性格秉直豪爽,"柳仙腔"的格调一如写意的山水画,又如流水行云,难以仿学。徐与小...[详细]
薛震祥(1890~1985) 薛震祥,江苏无锡人。家境贫困,14岁来上海,在丁氏夜校攻读英语算术。因父亲是法商百司洋行的排字工人,得以进百司洋行当练习生,期满当职员。18岁转到石赉洋行当业务员,后任华籍经理。刻苦钻研工艺,攻读英法文版理化工艺学科。 民国6年(1917年)合伙在天水路开设...[详细]
徐恩曾(1896—1985),字可均,吴兴(今湖州)双林镇人。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后去美国留学,习电机工程。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参加陈果夫、陈立夫组织的中央俱乐部(即CC)。1931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扩充机构,训练特务。1935年,升任处长。1938年8月,中国国民...[详细]
萧强(1962~1985年),武汉人。4岁丧父。1979年高中毕业,进武汉市第三米厂就业,先 后当清洁工、炊事员、茶炉工和生产工人。 萧一贯助人为乐,1980年春节前夕,冒着风雪去沙洋将哥哥的邻居余大娘接来武汉治病,承 担全部费用;1983年在安静后街奋力救火脸部受伤;1984年夏曾在长江救起一...[详细]
萧九如 (1910~1985) 萧九如,浏阳县人,清宣统二年(1910)生。家贫,15岁开始转辗于湖南、贵阳、南京等地做工。长沙解放后在长沙市电信局中央室任电报机务员、班长,1952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 在电信局中央室工作期间,他在没有技术资料、原材料短缺、加工设备不足的条件下,...[详细]
夏鼐(1910—1985),字作铭,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出身商人家庭。1927年浙江省立十中初中部肄业,1930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附中高中部,同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35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获考古学博士学位。1940年,曾在埃及开罗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1941年回国,先后任中央...[详细]
吴生秀(1910~1985),横山县殿市镇吴岔人。出身富裕农民家庭,幼读私塾,后入县立高小。 民国十四年(1925)生秀参加 ,受到革命思想熏陶。民国十七年(1928)横山大旱,官府豪绅加倍压榨,饿莩载道。生秀目睹惨状,慷慨解囊,受到家庭责备,愤然出走,浪迹天涯。 民国十九年(1930)...[详细]
吴梅(1914—1985),女,原名吴曼华。海宁硖石人。自幼患脊柱结核,驼背多病,但身残志坚,刻苦向上。1935年9月在上海读书时,参加共产党 组织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和救国联合会,从事革命活动。一二·九运动后,回硖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在《硖石商报》上副刊《女声》(后改为《抗敌》),组织歌咏队、救...[详细]
午嘉(1902~1985) 著名国乐演奏家、教育家。江苏奉贤(今属上海)人。民国6年(1917)在南京工业学校读书时,随南京高等师范的“海门派”琶琶家沈肇州、山东诸城古琴家王燕卿学演奏,与音乐家刘天华、徐立孙同窗。民国10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文科社会教育专业读书,并加入郑觐文创办的“大同乐会”,随...[详细]
武光汤(1908-1985)山西武乡人。并州大学肄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先后参加反帝大同盟和中国社会科学有联盟。曾任榆社、武乡县县长,太行三专署专员,太行行署秘书长,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办公厅主任。建国后,历任山西省农业厅厅长、财委副主任,山西省副省长,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第...[详细]
翁建才(1937~1985年),小黄圃人。生于香港工人家庭。民国33年(1944年),随父母迁回母亲乡下顺德县黄连,以三年半时间完成小学六年学业。13岁到圩上码头记账帮补家计,随后到广州一家小百货店当学徒,业余坚持自学。1952年9月考上武汉水利学校,1955年毕业分配到甘肃省水电局,继转水利水...[详细]
万锦堂(1902~1985) 中医内科专家。南京人,农工民主党党员,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4岁起随叔父万朗斋学习中医8年。民国15年(1926),开业行医。1953年,进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7年,应聘至省工人医院筹建中医科,任中医针灸科负责人。 万锦堂从事中医工作60年,...[详细]
王雪莹(1901—1985),女,温岭县(今温岭市)箬横下墩村人。刻苦自学,考入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后入省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成绩优异。1935年,自费留学德国,就读于符兹堡大学药学院。1938年获药学博士学位。 1940年学成回国,拒绝为汉奸买办服务,先后担任杭州民生制药厂上海分厂厂长、上海...[详细]
王克俊(1908-1985)山西临猗人。又名明德。1930年毕业于山西省第一师范学校。曾任绥远省政府函电组主任。1936年参加绥远抗战。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七集团军总部、第八战区副长官部机要室主任,三青团绥远支团部书记,第十二战区长官部、张垣绥靖公署、华北“剿总”司令部秘书长。1949年随傅作义起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