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高再增 [公元1906年-1985年]

  • 高再增(1906~1985),店镇神堂沟村人。学生时就投身革命,追求真理。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5年任中共葭县中区和南区区委书记。以后历任中共吴堡县委秘书长、安塞县委宣传部长、山西汾阳县委组织部长、吕梁地委组织科长、总支副书记。全国解放后,曾任...[详细]

高维嵩 [公元1916年-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兰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 高维嵩是陕西省子长县人,1933年入党,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委、团长、旅政委、师政委,青海省军区、陕西省军区政治委员等职。他曾当选为党的九届中央委员。 高维嵩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的优秀指挥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详细]

高长直 [公元1908年-1985年]

  • 高长直(1908~1985),字瑞甫,代号老田,店镇神堂沟村人。1926年8月在绥德师范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担任小组长。1927年7月回到县内,深入农村,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任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葭南区委书记、北区支部书记。1928年春,中共陕北特委将葭县县委改为葭县特区党...[详细]

方宗熙 [公元1912年-1985年]

  • 方宗熙(1912~1985年),又名少青,云霄城关人。民国22年(1933年)厦门大学预科理部毕业,民国25年生物系毕业,留校任助教。民国27年到印尼巨港中华学校任教,募捐支援国内抗日战争。印尼被日本侵占后隐居躬耕。抗日战争胜利,到新加坡华侨中学任教。民国35年夏,参与中国民主同盟马来亚支部创建...[详细]

方培銮 [公元1902年-1985年]

  • 方培銮,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生于丰乐□头村。幼年在农村私塾读书,略通文词。成年后在家务农,爱好雕刻技艺,每天农事后,必以农村旧屋门窗上遗留的花鸟人物雕刻为样本,自学雕刻。农村产竹,即以竹片为雕刻材料,雕刻各种艺术品和儿童玩具。虽然没有师承,但勤学无间,十几年后,终于自学成材,遂...[详细]

方存弟 [公元1936年-1985年]

  • 方存弟(1936~1985) 白河县冷水河口人。1950年加入青年团,1954年初中毕业,次年参加工作,任白河县百货公司统计员。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连文书、团文工队编导。从此开始了文艺创作。1959年转业到青海省“文联”,其创作进入繁盛时期,1960年在青海出版诗集《青海短歌...[详细]

段启瑞 [公元1912年-1985年]

  • 段启瑞 (1912—1985),字西屏,洵阳县大河南陈家院(今属金洞乡)人。幼年家境贫寒,以驾船为生。1928年9月加入冯玉祥军张维玺部当兵。1929年6月安康绥靖军组建后,入安康绥靖司令部训练班学习,1930年3月毕业,任安康绥靖司令部手枪连排长,后升任连长。1934年底、1935年初曾随...[详细]

董世闻 [公元1902年-1985年]

  • 董世闻(1902~1985),崇安星村镇曹墩人。自幼随父亲在福州读书,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民国15年(1926)初参加中国共产党。这年底北伐军入闽,他在福州工人运动委员会任干事,负责人力车工人运动。 民国16年福州“四·三”事变后,他为躲避民国福建省政府的追捕回到崇安。7月底,参加中共崇安特...[详细]

陈云飞 [公元1915年-1985年]

  • 陈云飞(1915~1985年),曾名陈明斌,出生于连江县马鼻镇半田下村一个贫苦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活泼敏捷,豪爽健谈,平易近人。8岁上小学读书,仅读2年多就因家境困难而辍学,在家劳动。民国17年(1928年)到马鼻当学徒,初尝人间苦楚。 民国20年,云飞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走上革命生涯。...[详细]

陈文总 [公元1895年-1985年]

  • 陈文总(1895~1985年),名左武,字君文,别名逢场,同安县人。自幼发愤读书,爱好古典文学、诗词书法。稍长,肄业于厦门同文书院,未毕业就先在大同小学任教,不久转任《厦声报》。民国10年(1921年),他发起组织一个以传播新文化和投身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社团——厦门通俗教育社,并担任该社第一届...[详细]

陈盛明 [公元1905年-1985年]

  • 陈盛明(1905~1985年),又名明诚,化名陈刚,泉州聚宝街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祖父陈槐三是秀才,父亲陈育才是举人。 民国13年(1924年),陈盛明从福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毕业。次年初,到厦门鼓浪屿普育小学任教兼私立思明初中物理教员,此时他化名陈刚加入国民党。10月,到广东...[详细]

陈曲水 [公元1902年-1985年]

  • 陈曲水(1902~1985年),又名陈希平,南安官桥人。少时就读于私塾。民国15年(1926年)从集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福建南安、菲律宾等地任教。1950年1月回福建从事侨务工作。历任全国侨联委员,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侨联名誉主席,兼任集美华侨学生补...[详细]

陈彬 [公元1901年-1985年]

  • 陈彬,原名立政,字伯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生于大桥镇横洋村。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福建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民国15年,陈彬就任古田实业局(翌年改为建设局)局长,对地方公路交通建设颇有建树。民国17年,他积极倡导修建古田至谷口公路,联络地方知名人士及归侨50人,组成古谷长途...[详细]

蔡鼎常 [公元1895年-1985年]

  • 蔡鼎常(1895~1985年),又名其楷,字敬五,号静芗,泉州南门外紫坂乡(今晋江市紫帽镇园坂村)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生。父亲蔡翔文在泉州经商,举家迁居南门横街。民国元年(1912年),蔡鼎常进泉州中学,毕业后到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学习。两年后考入天津大学商学系。民国12年,加入中国国...[详细]

左企鸿 [公元1908年-1985年]

  • 左企鸿(1908~1985年) 左企鸿,江苏阜宁人。民国13年(1924年),随父学医。民国18年,在舅父处临案实习。民国20年,来沪在恒通路开设诊所。民国35年,设诊所于普善路。民国37年,开设普仁堂国药号兼行医。1950年,被载入《上海名医志》。为发展中医事业,左组建上海市中医师公会闸...[详细]

周肇岐 [公元1906年-1985年]

  • 周肇岐(1906—1985) 又名周伯峰,曾化名赵益山、赵岳山、赵其、李棋、村夫、赵益三等,岐山益店镇周家庄人。岐山地下党负责人之一。民国16年(1927),在岐山单级师范读书时加入共产党,担任学生会负责人,为党组织做交通工作,往来麟游、虢镇、乾县一带。民国18年(1929)7月,中...[详细]

周纯全 [公元1905年-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字俊忠。1905年10月8日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八里湾雷家田村。11岁入本村私塾读书。12岁到武汉,入湖北省立第一模范小学。只读了一年半就因家庭拮据而辍学,在武昌当学徒,后到汉口惠工织布厂当工人。1923年参加-斗争,曾被织布厂推选为“二七后援会”委员长。192...[详细]

郑奎 [公元1911年-1985年]

  • 郑奎(1911—1985) 字占山,号“追云燕子”,凤翔县城关镇南街人。善习武技。自幼家贫,操染坊为业。早年拜杨士勇、南武成、郑府魁、钟励道等人为师习武,特长“大红拳”、“沥泉 ”、“燕青刀”、“旋华棍”、“流星锤”等套路。其特点是劲道以刚为主,并注意功力演练。 解放初,...[详细]

张耀 [公元1919年-1985年]

  • 张耀 (1919年~1985年) 濮阳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战争期间,在冀鲁豫边区根据地八路军部队历任区队指导员、营教导员、军区供卫部政治协理员、军区通讯队政委、军区军政干校中队政委。曾在滑县负责军事工作,先后担任长垣县武装科长、考城县民军政...[详细]

张望之 [公元1905年-1985年]

  • 张望之 (1905年~1985年) 清丰县-子村人。自幼读书,于1923年考入大名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后辍学返乡任教。未几,弃教学医,拜濮州名医赵化龙为师。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投身救亡运动,曾任清丰县抗日民主政府司法科代理科长。 1952年,张望之参加清丰县联合诊所,任二区(六塔)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