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蓝兴德 [公元1914年-1985年]

  • 蓝兴德(1914~1985年),又名蓝奶送,畲族,罗源县霍口乡岭尾村人。民国15年(1926年)开始为红军游击队采购、送情报,不久参加罗源县工农游击第9支队。民国26年8月,游击队改编为红军闽东独立师第3纵队,蓝编入3纵队第8中队。11月闽东独立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3支队6团,蓝任6团3...[详细]

兰林福 [公元1928年-1985年]

  • 兰林福,1928年生于顺昌县大历乡丁历村一户畲族农民家庭。他13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人正直和蔼,又热心于公益事业。1950年,他22岁被选任秀吴大队治保主任、调解主任等职。秀吴大队的丁历、吴地生产队是畲族聚居的山村,又是革命基点村。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经常拨款扶持恢复发展生产,林福深受感动,决...[详细]

柯凌汉 [公元1896年-1985年]

  • 柯凌汉(1896~1985) 柯凌汉,字梅初,潭头镇岱西村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民国元年(1912)考入福建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攻读法律本科。毕业时因成绩优秀由学校资助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深造,注重民法学。 民国5年,回国参加全国第一文官高等考试,成绩及格,从此进入司法界...[详细]

纪经亩 [公元1900年-1985年]

  • 纪经亩(1900~1985年),原籍同安县同禾里龙窟东村,著名曲艺家。从小喜爱南乐,勤学苦练,几十年如一日。30年代曾受聘往台湾、南洋教授南乐。抗战期间,团结弦友,组织集安堂,坚持练唱,使南乐久盛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厦门成立南乐研究会。1955年,金凤茶室改组为金凤南乐团,纪经亩任团长。他...[详细]

胡汉辉 [公元1922年-1985年]

  • 胡汉辉(1922~1985) 胡汉辉,广东顺德人。出身丝业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在广州南武中学求学,资质聪颖,喜爱文艺。民国28年(1939)4月考入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同年10月毕业后,与叶广良、陈在韶、刘日波(逸生)等组织中国新闻通迅社,并加入抗日文艺团体,四出宣传抗战救亡。香港沦陷后,配合叶...[详细]

胡根天 [公元1892年-1985年]

  • 胡根天(1892~1985) 胡根天,原名毓桂,别名持秋,号抒秋、志抒,别署天山一叟,广东开平人。早年入读开平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出广州,先后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附中、广东高等师范美术工艺专修科。民国3年(1914)底,东渡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学习,次年加入东京留日学生组织的...[详细]

黄霖 [公元1904年-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黄霖同志是四川省新都县人。早年毕业于四川陆军讲武堂,1926年底投奔北伐军,1927年到贺龙同志部队任第二十军特务营第一连连长,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初他返回四川后,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任中共新都城区区委书记。1930年至1933年,他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详细]

黄幻吾 [公元1906年-1985年]

  • 黄幻吾(1906~1985) 黄幻吾,名罕,字幻吾,别号欣梦居士,晚年称“罕翁”,广东新会人。黄幻吾少时致力研习中西画法。他先后得到广东国画研究会会员陈丽峰及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的教诲。高氏兄弟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之后,黄幻吾的画名渐起。 民国17年(1928),黄在广州创办“幻...[详细]

黄奕欢 [公元1908年-1985年]

  • 黄奕欢,南安罗东草埔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生。祖父黄祺香,从商于马来西亚槟城,父亲则汀亦曾到新加坡经商。奕欢少时在家乡私塾读书,受过南安名士黄紫霞的指导,认真学习古代文学。民国12年(1923),奕欢奉父命南渡新加坡习商,初时以小额资本经营源泰京果行,3年后到马来西亚柔佛麻坡与乡亲合...[详细]

黄光锐 [公元1898年-1985年]

  • 黄光锐(1898~1985) 黄光锐,广东台山人。童年时即被带往美国旅居,在旧金山-街的小学就学。民国9年(1920)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后,派杨仙逸赴美国选16名华侨子弟入旧金山城郊的初级飞行学校学习,黄为其中之一。一年后黄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同盟会采购军火委员会的主要技师。 民国1...[详细]

洪逮吉 [公元1917年-1985年]

  • 洪逮吉(1917—1985),字学男,金华洋埠乡青阳洪村人。父承鲁,字肖愚,清末举人,曾协助金华张恭等创办《萃新报》,共同创立八婺开通学社;辛亥革命后,历任兰溪县民政长,兰溪、海宁等县知事,汤溪县议会议长。逮吉194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先后在同济、暨南、英士、之江等大学任教。19...[详细]

何柱国 [公元1897年-1985年]

  • 何柱国(1897—1985),出生于1897年,广西容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东北军将领。 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9年回国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骑兵战术教官。1924年9月,任奉军第一、三联军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参谋,参加直奉战争。1926年因功获...[详细]

贺天星 [公元1916年-1985年]

  • 贺天星(1916~1985) 瓦庙子柳坝人。民国十七年(1928)被土匪王三春拉去做勤杂,后同匪部伙夫逃出,又被汉中军阀王志远部抓去当勤务兵。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西征路过西乡县钟家沟,贺天星在连长司会仁(共产党员)率领下参加红军,接着参加广元、昭化、旺苍、仪陇等地战斗,次年8月参加中国共...[详细]

何道武 [公元1894年-1985年]

  • 何道武,又名何德诚,后垄村人。光绪二十年(1894)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0岁时,父亲逝世,第二年母亲又病故,孤苦伶仃,靠给人看牛、打短工过日子,受尽-。在困境中,磨练就倔强性格,拜师学拳术,练就一身武功。28岁回到家里务农劳动,深受国民党、地主的剥削压迫,他组织“法兵”进行反抗,遭到国民党镇压,...[详细]

郝兆文 [公元1922年-1985年]

  • 郝兆文,民国11年(1922)8月出生于山西省武乡县石门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家乡小学读书,因家庭贫困辍学,而后在家乡学木工和当雇工等。民国28年2月,年仅17岁的他,就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入伍后任山西省武乡县关家垴编村青救会秘书、救联会主席、村长、中共武乡县一区区委组织委...[详细]

韩铁声 [公元1892年-1985年]

  • 韩铁声 (1892-1985),又名韩迭声、韩庆昌。河北省丰润县人。1915年来到哈尔滨,在邮局和律师事务所工作。20年初,他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1922年2月,与张树屏、于芳洲等8人发起成立哈尔滨救国团。领导全市各界群众反对华盛顿会议,反对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反对国际共管中东铁路,...[详细]

辜远祥 [公元1930年-1985年]

  • 辜远祥(1930~1985),平利县冲河乡人,共产党员。1952年参加工作,历任石牛供销社和金石分销店营业员、长安供销社主任。一贯勤勤恳恳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坚持早开门,晚下班,热情耐心,使顾主高兴而来,满意而去。青壮年时期,常送货下乡,登门收购,出去一挑,回来一担,不辞劳苦。曾被评为全省供销...[详细]

关胜启 [公元1907年-1985年]

  • 关胜启 满族,1907年生于八家子乡,早年毕业于吉林省后期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先后在红旗、营城子乡村小学做教员,在八家子乡靠山村小学、五常县师范学校、拉林镇第一小学担任教导主任、校长。1956年调入五常县第一中学任副校长。他性情耿直,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培养了几代人才,在五常...[详细]

耿田 [公元1911年-1985年]

  • 耿田(1911.11-1985.2) 耿田,女,原名耿宽云,河北省阜平县魏家峪村人。父亲早逝,家境贫寒,10岁就到地主家当佣人。后在其表哥、共产党员李信仁的影响教育下,从地主家逃出参加了革命。1929年入团,1931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后方作了大量组织工作和妇女工作。1945年"八·一五...[详细]

耿长锁 [公元1900年-1985年]

  • 耿长锁(1900——1985),河北饶阳县五公村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1年、1979年两次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是中共第八至十一大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