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廷会 (1903—1984)沂水县桃花坪村人。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村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进行反奸诉苦、减租减息,发动大家组织变工组、纺织组和运输社, 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4年《大众日报》报道了他的事迹。1945—1946年,相继被评为鲁中区劳动模范和鲁中区农业一等模范...[详细]
单香陵 (1906—1984)名丕勋。黄县(今龙口市) 邹家村人。-螳螂拳家。1939年,被“富连城”剧社聘为武术教师。1964年,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委员。他善长拳,通-枪、棍术,尤精-螳螂拳,其高足遍布全国。香港出版的《中国武林辞典》将其列入“武林名人”之内。 ...[详细]
陈灼之,1901年生,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演丰山尾村人。1917年到暹罗(今泰国),1924年由共产国际东方局徐天柄介绍加入共产党,1926年春,任暹罗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由于暹罗当局的追捕,1934年5月回国,下半年在家乡当小学教师。1936年秋任演丰乡乡长,1937年秋,被国民党逮...[详细]
常树人(1915—1984)泰安市人。海军少将。1932年考入济南无线电训练班,后在齐河、潍县从业。1935年在济南读高中。1937年因组织-,遭警方拘禁。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先后任四支队募集队长、后勤处长等职,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后任鲁中军区后勤处副处长,...[详细]
曹言行 (1909—1984) 招远人。土木工程专家。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和南下扩大宣传团。先后任八路军驻国民党第二战区办事处副处长,八路军延安总司令部高级参议,晋绥边区第七分区专署专员等职。北...[详细]
曹学法(1926—1984)新泰县(今新泰市)汶南镇人。华东军区一级战斗英雄。1941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某部班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排长、连长等职。在莱芜、淮海战役的百余次战斗中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四次, 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多次。1947年6月,在孟良崮...[详细]
曹文旭(1914.9.10~1984.11.7) 原名曹德云,莱西县南墅镇曹家村人。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曹家村党支部书记、萌山区委副书记、沽河区委书记、院上区委书记、莱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和部长、莱西县税务局长、莱西县人民政府县长、莱西县委-书记兼县长等职。 1923年文旭入私塾。...[详细]
曹光(1907—1984)淄博市张店区卫固镇西尹村人。中共党员。1938年任长山九区行政委员会总务部长。1945年任渤海行署公路局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山东省、河南省物资储备管理局局长。1984年去世。 ...[详细]
保罗·狄拉克,OM,FRS(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并对量子电动力学早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曾经主持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并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度过他人生的最后十四个年头。 ...[详细]
高琛(511年—534年),字永宝,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弟弟。 少年时弓马娴熟,志存高远,曾拜征西将军、骠骑大将军、御史中尉。因-高欢的后宫,遭受责罚,被杖击而死,时年二十三岁。其子高睿嗣位。 历任要职 少时熟习弓马,有志气。 追随高欢匡正天下。 中兴初年,授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金紫...[详细]
张天翼 (1906-1984)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作家。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06年9月26日生于南京。1924年中学毕业后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接触革命书刊和进步思想,信仰马克思主义学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钟伟 (1911——1984)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北京军区参谋长。 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人,1911年10月26日出生于平江县三阳乡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1月加入共青团。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红军宣传员、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宣...[详细]
郑乃炎(1896—1984) 字昆晃,张家边濠头村人。早年入读广东陆军小学,与同学张云逸、邓演达、李仙根等秘密参加中国同盟会。民国8年(1919)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任广州卫戍司令部中校团副。1921年任粤军总司令部副官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其护送孙中山脱险移驻永丰舰。1...[详细]
赵善性(1903~1984),广东新会县人。赵从小喜爱体育运动,在广州培正中学读书时,便是学校排球、篮球、足球的代表队成员。民国12年(1923年)念高中时,被造为广东省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全国运动会和参加远东运动会。中学毕业后应青年会的邀请任体育干事,开始涉足社会体育活动。后被中山大学聘为体育指...[详细]
张其光(1912~1984),原名钻悠,后改名其光,化名道如,曾用笔名迦奴、于君、颜孙、闲人。炭步镇鸭湖村人。其父远程,在梧州经商。张其光出生于梧州。家业破产,随父迁回广州,只读了半年中学就失学了。民国15年(1926)在广州市宣传员养成所学习了几个月。民国16年,经该所所长陈其瑗介绍进入私立广...[详细]
曾颖(1906-1984),原名繁颖,字思孟,新铺镇狮山村人。民国12年(1923)在新铺公学毕业后,考入省立第五中学(梅州中学)。民国15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高级班,结业后历任连、营长等职。民国18-20年先在广东省宪兵总队任少校队副,后调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卫旅第二团中校副团长,驻守琼崖。民...[详细]
曾浦生(1918~1984),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下庄村人。父母早逝,家道清贫,小时候只读过5年私塾,13岁随族叔到香港谋生。工余常到高升等歌坛欣赏音乐,如饥似渴地自学广东音乐、曲艺。18岁时,曾为香港演奏家梁日斋器重,并同他的女儿梁无色、梁无相结拜为兄妹,歌坛义演,他们3人均多参加。19岁时,他...[详细]
曾惇 (1917-1984)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 湖南省南县人,1917年12月23日生于南县县城一小商人家庭。少时受南县革命小英雄周影响,参加童子团,-、 仇货、斗争奸商。求学期间,先后任学生自治会宣传股长、常务干事、南县学生抗日会执行委员等职,组织进步学生采用演戏、讲演等形式...[详细]
曾迺桢(1900—1984年),字干球,建城镇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初期在海丰、广州、德庆以及郁南县任中学教员。后来步入政界,历任国民党郁南县党部执委会常务委员、乐昌县县长、广九铁路局总务处处长等职。民国16—38年(1927—1949年),曾参与镇压郁南农-动和排挤抗日进步力量,策划“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