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纯 (1907-1984),女。原名宋静一,曾用名寒松。黑龙江省双城人。1920年7月考入吉林第一女子中学读书,毕业后,1924年考入北京女师大教育系预科。其间,参加了"三一八"反帝爱国斗争,因而被学校开除。之后,经人介绍到北京缦云女校任教,并结识了共产党员郭隆真。走上革命的道路,经郭...[详细]
舒万龄(1894—1984),乳名六娃子,商号“舒祥泰”,湖南省芷江县人。万龄先后给人当帮工,学会製作酱油、醋的全部工艺。1932年10月,万龄举家迁来镇远,独家经营酱、醋。1935年,在三牌掛出“舒祥泰酱油铺”商号牌子,其酱醋品质,上冠贵阳,下誉湖南,生意兴隆。1944年5月4日,将48万元(...[详细]
萨孟武 (1900~1984年) 名本炎,以字行,蒙古族,闽县人。民国元年(1912年),入私立法政学院附中。翌年正月,赴日留学,不久,考入日本帝国大学,民国13年毕业后回国。翌年,参加“独立青年社”,任《新生命》月刊。该刊停办后,受聘为中央政治学校政治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孟武一边教课...[详细]
阮汉清(1913—1984),湖北省通山县黄沙铺镇毛坪村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鄂东南指挥部第三医院所长,湘鄂赣军区卫生部卫生科科长、卫生部部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详细]
任自斌 (1923~1984) 曾用名任自立,陕西兴平人。1936年至1939年,因家境困难,半耕半读于本村小学。 1939年9月,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在泾阳县云阳镇经堂兄任戈白介绍,参加八路军,在一一五师后方留守处教导营三连当战士。1940年4月, 国民党向陕甘宁边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和经济-,...[详细]
任仲文1963—1984),黄陵县桥山镇南城村人。1976年考入黄陵中学,1982年高中毕业后参军,次年加入共青团。 仲文自幼敬慕革命英雄的光辉业绩,常以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模范自勉。他待人赤诚,急人之难。同村七旬老人张有发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妻子痴呆,行动艰难。仲文帮他们担水劈柴,坚...[详细]
邱相田(1916-1984),福建省上杭县溪口乡人。1929年参加农-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由地方转入红军部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上杭县委训练处处长、组织部部长,少共岩永杭特委组织部部...[详细]
丘相田,民国5年(1916年)11月生于上杭溪口乡大洋坝村。18年12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冬由地方转入中国工农红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长)泰永(定)(南)靖特委组织部长、新汀杭县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上杭县委书记。红军主力长征...[详细]
钱玉舫 (1922-1984),女。艺名筱摩登。天津市人。30年代在冀东一带演出,是以演文明戏走红并名声大震的评剧演员。1939年曾来哈尔滨演出,演出剧目有《戒毒大观》、《贼骨头》、《一瓶白兰地》、《情天恨海》、《黑手盗》等。她演出的剧目中,还穿插一些电影歌曲,如演出《衣饭思》一剧时,加进...[详细]
聂锡禹 (1895~1984) 梅城镇城关村人。青年时期就有爱国抱负。山东烟台海军学校毕业后,长期在海军中服役,曾任国民政府海军“永安”号炮舰中校舰长。 1949年5月,武汉三镇解放,国民政府江防舰队西逃川江,“永安”号炮舰随同舰队开到四川万县,与另一艘“郝穴”号炮舰拨归川军孙震部副...[详细]
孟齐(1919~1984) 本名邹善德,本县平溪河一口印人。民国八年(1919)六月出生于贫农家庭。孟齐10岁读书,18岁参加革命,历任新四军、解放军排长、指导员、教导员、科长、大队副政委、团政委和工厂党委副书记、书记,顾问等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孟齐参加战斗10余次,立大功1次,两次...[详细]
马平,1962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79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昆明陆军学校(后改为陆军学院)大专班,1982年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第五连二排任排长。共青团员。 1984年4月2日,马平奉命带领战士们开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者阴山前沿4号高地,担负保卫炮兵观察所安全的任务。在4号...[详细]
马继武(1905~1984) 字经伯,祖籍北极镇东秦村,后移居西安市。青少年时在邠读小学,在西安上中学,后考入黄铺军校,为第二期学生。毕业后,在杨虎城、汤恩伯、胡宗南部任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33年奉杨虎城之命,回本县整顿地方民团,准备扩军。马排除异己,自任保卫总团团长,大肆抽丁派款,扩充民...[详细]
罗桂华,江西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人,1907年出生。罗桂华是安源煤矿工人。1930年在安源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出自安源煤矿工人的有:-上将、丁秋生中将、刘先胜中将、晏福生中将、唐延杰中将、韩伟中将、王耀南少将、吴烈少将、罗华生少将、罗桂华少将、幸元林少将、熊飞少将。...[详细]
龙中华(1912~1984),今漆树乡龙安人,出身雇农,小学文化,1952年参加龙安区供销合作社工作。1953年5月,被分派到万寿、秀加等偏僻山区挑货郎担。是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此后,不论严冬酷暑,不管风雨冰冻,天天坚持一担货物出门,一担土特产回店。1955年,龙中华货郎担完成的购销总额为3.69...[详细]
李有益(1911~1984) 槐树耩村人。农民家庭,少年放羊、种地,冬闲学弹棉花赚钱度日,自幼勤劳不息,年长日久,胸倾背驼,人称“背锅”。但其体大腰粗,膂力过人,性情直鲁、刚强。 1933年,他毅然参加村赤卫队。1934年秋,国民党疯狂抓捕群众,李被军阀井岳秀部队嵩打得皮开肉绽。大敌当前的1...[详细]
李笃信(1910~1984),交口镇南河村人。民国十七年(1928)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6月转为中共党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笃信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长县四区经济委员、区委书记,红泉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兼 部长,陕北东地特区 部秘书,延长县委秘书、宣传部长兼 部部长,宜君、...[详细]
刘泽洲(1929~1984) 汉阴县人,父亲刘鑫家,字重民。1928年曾联络各乡镇农民发起驱逐汉阴县长曹颂钧运动,被关押。1933年任汉阴县长时,为劝土豪狗大王接受整编,受枪伤。长兄刘泽浓,抗战初期投奔延安,后在敌后抗日战争中捐躯。 刘泽洲在这个家庭中排行为三。1942年从涧池小学毕业,...[详细]
刘永生(1904~1984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生于上杭稔田镇严坑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丧父,7岁行乞,10岁到富农家中当小长工,15岁当挑夫,从小尝尽人间苦楚。 民国16年(1927年)秋,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的张鼎丞到严坑开展革命活动,见其出身贫苦,便向其宣传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