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上杭人物

刘永生

[公元1904年-1984年]

刘永生为[公元1904年-1984年]

  
刘永生
  刘永生(1904~1984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生于上杭稔田镇严坑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丧父,7岁行乞,10岁到富农家中当小长工,15岁当挑夫,从小尝尽人间苦楚。
  民国16年(1927年)秋,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的张鼎丞到严坑开展革命活动,见其出身贫苦,便向其宣传革命道理,启发阶段觉悟,不久吸收他参加农会和“铁血团”。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底,张鼎丞领导永定农民-,7月1日,几千农民武装攻打永定县城。永生参加攻城先锋队,肩背鸟铳,腰插柴刀,扛起云梯,冒着弹雨,迅速冲到西门城墙根,架起云梯爬进城,将农民武装队伍迎进城里,砸开监狱,救出被捕的同志。当月4日,由-农民武装组建的闽西第一个工农红军营在金砂金谷寺成立,永生被营长张鼎丞选为军事交通员。18年5月25日,张鼎丞带领地方红军配合红四军解放永定县城,成立永定县革命委员会,永生被任命为县赤卫大队长。
  民国21年3月,在汀州召开的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委员。4月,带领永定县赤卫团两个连和上千名支前运输队,支援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东路军攻打漳州。占领漳州后,奉命将大批战利品挑运回中央苏区。10月,与永定县苏维埃政府女干部黄月英结婚。11月,永定县赤卫团升编为永定独立团,任团长。不久,与红十二军第一○○团配合,在上杭城东水西渡打垮国民党粤军1个营,缴获不少枪枝弹药。22年4月,任福建省军区独立第八师第八团团长,奉命率领全团500多人,攻打驻白砂圩的国民党陆军第三军独立第一旅的1个营。战前亲自带领干部化装成樵夫到前沿摸清敌情,半夜率部队砍开敌军阵地上的铁丝网和鹿寨,越过堑壕,冲到该营驻地炮楼下,将一颗颗手榴弹扔进炮楼,一举攻克此据点。
  民国23年春,调任福建省军区警卫营营长。8月,参加第五次反“围剿”中南线最激烈的连城温坊(今名文坊)保卫战,战斗中大腿中弹受重伤,被送到长汀四都红军医院治疗。10月,主力红军-离开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刘伤愈后便参加张鼎丞率领的仅10多人的小分队回到杭永边开展游击战争,担任永东游击队司令员兼中共永定县委书记。24年3月中旬,邓子恢、谭震林率红军二十四师1个营冲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围堵,从赣南来到永定大阜村与张鼎丞会合,召集闽西南党政军领导人联席会议,永生应召赴会,入村片刻,突然发现国民党粤军1个营在陈荣光民团带领下,向村子包围过来。在此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率领指战员出击,粉碎了敌军这一阴谋,使局势转危为安。战斗结束后,张鼎丞号召红军指战员向刘永生学习。4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张鼎丞任主席,永生与邓子恢、谭震林、方方等为委员。面对国民党驻扎在闽西的8个正规师、10多万兵力,他时而将部队分散成小组,深入山村宣传组织群众,时而将部队集中起来,抓住战机,打击敌人,还经常帮助群众搞生产,把从敌军手中夺来的粮食分给群众,密切游击队同群众的联系。坚持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直至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和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到来。
  民国27年5月,刘永生率领由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编成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二支队最后一支队伍——第六连开赴皖南军部集中。到达浙江江山后,军部通知他单独到南昌办事处报到,将连队嘱托熊兆仁、陈茂辉带去皖南,自己立即前往南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在办事处告诉他,考虑到闽西是革命老根据地,日后还会有长期复杂的斗争,组织上决定派其秘密返回闽西。29年5月,中共闽西南特委在永定芹菜洋办党校,派永生负责保卫工作。次年,特委派永生到广东大埔县大埔角,保卫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的安全,他便与黄月英装扮成民工,在当地种稻、喂猪,暗中保护“南委”书记方方等人。31年,由于叛徒出卖,“南委”机关遭到破坏,他便在掩护方方等安全转移后,返回永定开荒种地,等待时机。
  民国33年秋,中共闽粤边委决定成立自卫的人民武装,为了纪念被国民党保安团杀害的特委书记王涛,部队命名为“王涛支队”,任命永生为支队长。34年春,国民党闽粤赣边联防指挥部派福建省保三团重机枪连追踪王涛支队到上杭丰稔市,驻扎在天后宫。永生亲自带领支队突击队化装到天后宫侦察,选定4月13日丰稔市圩期,布置22名突击队员化装成柴夫、香客突袭机枪连,仅用5分钟即将保三团机枪连全部歼灭,缴获重机枪和其他枪枝弹药,充实了支队的武器装备。不久,支队改为闽南人民抗日挺进队,永生率领部队向沿海的诏安、饶平进军,准备在那里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中途遭福建省保安二、三团重兵包围袭击,永生在战斗中负伤,只好离队治疗。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发动了内战。民国35年6月,中共闽粤赣边工委组建边区人民解放军总队,永生被任命为总队长。10月21日,率领总队出击广东大埔县-镇,摧毁国民党-区署、自卫中队、警察分局,并歼灭跟踪追击的梅县保警大队第一中队。不久,将总队兵力分成三格,在粤东梅县、大埔、丰顺、五华、蕉岭、兴宁、饶平等县的边远地区,摧毁国民党区、乡、镇政权30多处,开辟了3个边境地区的游击根据地。37年3月2日,率领总队经过半日激战,攻占了闽粤边境上的蕉岭县城,缴获长短枪300多支、子弹2万余发,摧毁军械仓库1座。8月,中共闽粤赣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永生当选为区党委常委、边区人民解放军总队司令员,总队下辖5个支队近万兵力。粤东地区除县城和少数大镇外,广大乡村均为边区人民解放军解放。1949年元旦,中共-发布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永生为司令员,与政委魏金水、副政委朱曼平、副司令员铁坚一起,指挥边纵部队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反复“清剿”,促使兴梅、龙岩两专区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实现和平解放。到10月末,在解放大军胜利南下形势下,边纵部队解放了闽粤赣边区30余县、市,缴获轻重机枪300多挺、火炮30多门、步枪3万多支、手枪2000多支。
  解放后,他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少将军衔。1959年转业地方,历任福建省副省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会第二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修补委员等职务,连续当选为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在军队任职期间,经常深入海岛营房、高山哨所检查战备;遇上部队训练,还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成为战士们的“贴心将军”。在地方工作时,每年用三分之二的时间下乡、下农场、下基层,同革命老根据地人民、农场工人等一起耕耘,同基层干部共商工作,始终不失“人民公仆”本色。
  1984年1月7日,因患肺气肿病治疗无效,在福州逝世,享年80岁。
  稔田镇   稔田镇位于龙岩市上杭县东南部,总面积147.61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6380户,24169人,乡村劳动力13883人。全境地形山峦重叠,丘陵起伏,其中山地占76%,耕地占10%,水面及其它占14%。杭永公路贯穿南北,合丰公路、稔下公路连接东西。水陆交通发达、极为便利。本镇距梅(州)坎(市)铁路26公里,是紧临梅坎铁路的一个重要物资集散地。2002年全镇…… 详细++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