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珍(1909~1981),句容陈武乡戴村人,中医妇科名医张延珖五代后裔。年轻好学,专心中药中医,成年后即沿用张大房老牌,坐堂行医,以中医妇科著称,专治妇女产后风寒、咳嗽、贫血、月经不调、红白带下、节骨疼痛、食滞等症。张医风医德高尚,从医40余年,不管生人熟人,老叟孺子,一视同仁,关心备至,患...[详细]
张香圃(1901~1981) 湖南零陵县人。民国16年(1927)至17年在广东黄埔军校第八期受训,18年在湖南零陵任国民党军副连长。24年遵照其父张海清的意愿弃武经商,在桂林开设张永发商号,经营染坊、织布和销售布匹绸缎。由于经营有道,讲究信誉,货真价实,销路颇广,成为当时桂林巨富。1956...[详细]
张太生(1913~1981),官田乡西山村人,1913年5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读了一年私塾。1929年在家乡参加了少先队,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1932年2月,由少先队组织介绍参加红军,在第三军团教导营当战士。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详细]
原循慈(1896—1981)名孝友,字循慈,温县北平皋村人。1923年考取北京大学,1926年曾参加“3·18”惨案的--。就学期间,还上 书河南省政府,陈请在家乡北平皋村开设集贸市场和创办邮政代办所,经年余获准。1929年大学毕业后,执教近四十年。自1950年起,历任温县1一一4届县人代会代表...[详细]
易棠(1911—1981) 凤翔县陈村镇易家庄人。其父易德生青年时期自学兽医,在陈村镇看牲口有名。易棠继父医术,于民国35年(1946)在陈村镇行医,曾为宝鸡县周原乡配种站治马眼疾,药到病除,由是出名。翌年农历二月,易棠到宝鸡县虢镇挂牌医畜,后开设万生堂药铺。1953年公私合营后,宝...[详细]
杨永璇(1901-1981) 本县人,著名的中医针灸学家。他幼读诗书,长而习医,17岁受业于浦东唐家花园针灸名医王诵愚。三年学成,在周浦镇和上海市董家渡以“针灸疯科方脉”悬壶应诊。1937年迁居上海八仙桥行医。解放后仍从事医务工作。 杨永漩诊病周详,讲究针刺补泻手法,重视中药艾灸火罐,针...[详细]
杨家保(1914—1981)江西省吉水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保卫局政治侦察员、检察科副科长,补充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军法处第一科科长,江北指挥部军法处军法官,第五...[详细]
薛法猷(1933-1981),修武县小位村人。1957年到修武县硫磺厂当工人,1961年转入方庄煤矿作采煤工,1976年调到白庄煤矿任采煤班长、队长。在20年的岁月中,他象一头永不松套的"老黄牛",勤勤恳恳地一直坚持井下作业,默默无闻地战斗在煤炭生产第一线,为修武的能源开发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详细]
肖鹏飞(1909.8~1981.3),上海市人。著名杂技、魔术艺术家,被誉为40年代上海"四大魔王"之一,早年创办南洋魔术团。50年代参加由赵丹、侯宝林、陶金、白杨主演的电影《方珍珠》的拍摄工作,扮演一位杂技魔术演员。1953年,开封市文化局局长杨维萍赴上海,聘请他来开封,在他的指导下创立开封市...[详细]
肖江洪(1913—1981) 原名肖蓼,曾化名王子明、秦风,宝鸡县八鱼乡苇子沟村人。 民国25年(1936)5月在西安师范上学期间,就加入民先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西安师范学校中共地下党支部宣传委员、西安学委委员。同年暑假他同毕于仁同学回县...[详细]
湘文非 (1917—1981年)女,原用霜雯霏,姓杨,名文非。原籍广东省南海市西樵人。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剧协广东分会理事,剧协广东湛江地区支会副主席,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委员。民国21年(1932年)学习粤剧艺术,30年成名,先后在广州、曲江、英德、乐昌、湛江、吴川、电白、海康等地演出...[详细]
王培信(1919~1981),开封市人。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齐鲁医学院。后因抗日战争爆发,交通受阻,他又以总成绩第一名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院,后又转入国立西北医学院学习。 1943年王培信大学毕业,留校执教。此间,多种寄生虫病在中国大地肆虐,王培信抱着普救众生的朴素愿望,考入国立江苏医学院科...[详细]
唐华(1916~1981年) 唐华,别名志生,四团乡镇西村人。民国27年参加革命,历任新四军浙东纵队四支队连长、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海防团一大队政委、团政治处副主任。解放后为解放军海军淞沪基地政治部直工科科长、华东海军工程部第一建筑处政治处主任、浙建科研所副所长、杭州...[详细]
史毅(1919~1981年),原名史淑真,女,亚桥乡马寨村人。自幼在其父创办的女子小学读书。1931年夏,考入济源县立师范。1936年夏,考人省立开封女子师范,在学校中共地下党的教育下,积极参加"读书会"活动,于同年冬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参加了由开封各校"...[详细]
沈萍(1919~1981) 原名申其新,南汇县六灶镇其成村二组人。1919年农历四月十一出生于农民家庭。新陆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于盐仓小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同年12月,抵达西安,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被分配去云阳青训班学习,不久又被调至-牧马镇八路军一一五...[详细]
区全生(1912~1981.5),广东省高明县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受家庭的熏陶,热爱中医。民国24年(1935年),广东省中医药专科学校毕业。25年起,在广州市方使医院和高明县当医师。27年广州被日军侵占,举家迁梧州。开设区全生诊所,对求医者不论贫富,不分彼此,一律细心诊治,故求医者众。 ...[详细]
庞生金(1915-1981),修武县李万村人。12岁就到焦作的寺河煤窑当童工,一干就是10年。后又到大同、李封、铜川等煤矿当采煤工,受尽了帝国主义、资本家敲骨吸髓的压迫剥削;实践中养成丁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掌握了熟练的煤炭采掘技术。 建国后,庞生金回故乡过着幸福生活。1958年,他先到修武铁...[详细]
罗舜初(1914-1981),福建省上杭县大洋坝人。1929年春参加上杭农民-, 同年冬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7月进入瑞金红军学校第四期学习。同年10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参谋,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二局...[详细]
陆冠芝(1891~1981.3),广东省高明县人。15岁到梧州公昌-行当学徒,后为收款、出纳、助帐、买卖手。民国9年(1920年) ,与人合伙开设隆昌兴-行,任经理。日军入侵梧州后,-行停业。35年起,-行改称桂昌行,任经理。后与人合伙投资开设桂德行,经营棉纱、布匹。直至1956年接受社会主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