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8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大平正芳 [公元1910年-1980年,第68、69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

  • 大平正芳(おおひらまさよし、1910年3月12日-1980年6月12日 )日本大蔵官僚,政治家。第68、69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1936年毕业于东京商科大学。战后,历任大藏省主计局事务官、大藏大臣秘书官、大藏省主计局科长等职。1957年任自民党总务。自1960年起在历届内阁中任官房长官、外...[详细]

戴少英 [公元1900年-1980年]

  • 戴少英(1900—1980) 又名戴锡钊,生于新地镇回龙村的一个富裕家庭。民国8年(1919)起在桂林读中学。民国14年毕业后,考入上海政法学院。就在这一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随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反帝运动,他在运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此后,在沈钧儒教授的影响下, 树立了“教育救国”的思...[详细]

戴不凡 [公元1922年-1980年]

  • 戴不凡(1922—1980),笔名梨花白、严陵子,建德梅城人。1940年毕业于金华高中。1943年从事报纸工作,曾任兰溪《浙西日报》总。因撰写揭露和抨击当时社会黑暗现象的杂文,受到 当局和报社的警告,1945年10月被撤职。1946年考入《东南日报》任。建国后,任杭州《当代日报》。被推选为杭州市...[详细]

陈克寒 [公元1917年-1980年]

  • 陈克寒(1917—1980),慈溪人。1934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进中共创办的红色中华通讯社西安分社工作,次年到延安新华通讯社总社,参与创办《解放》周刊。后在福州、上海、重庆、西安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历任汉口《新华日报》驻华北特派记者、《新华日报...[详细]

程尚仁 [公元1918年-1980年]

  • 程尚仁(1918—1980),建德梅城人。1940年毕业于昆明艺术专科学校,在成都四川省立艺专任教。1945年任国立杭州艺专讲师。1951年调往北京,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执教,历任副教授、教授、教研组长、系副主任、主任。曾担任学院教育工会副主席,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详细]

蔡无忌 [公元1898年-1980年]

  • 蔡无忌(1898~1980),元培次子,生于北京绳匠胡同。母为元培原配夫人王昭。自幼受父亲教诲,主张实业救国。早岁赴法国留学,入格里国立农业学校和格尔福国立兽医学校学习。毕业回国后,任浙江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兼畜牧门副教授。民国18年(1929)5月,任国民政府农矿部技正、上...[详细]

邹宝凤 [公元1968年-1980年]

  • 邹宝凤(女),松溪县人,舍身救同学的优秀少年先锋队队员。1968年出生于花桥乡后屯村农家,从小就会帮父母亲干家务活。10岁入招沙甲小学读书,同年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她聪明好学,性格坚强,对课本中疑难的词句,一定要逐个查字典弄懂。一次因算术考试不及格急得哭了,从此加倍努力,勤学苦练,很快就把算术成...[详细]

卓全成 [公元1894年-1980年]

  • 卓全成(1894~1980年),南安人。其父卓长福原在漳州商店当学徒,后创办同兴杂货店,并与人合营布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厦门开同英布店。光绪三十二年,他入同英布店当学徒。民国2年(1913年),其父认为夙愿已偿,萌发退志,将同英店底盘出。卓家三兄弟以其父盘出的金额加倍赎回同英布店,...[详细]

朱凝 [公元1912年-1980年]

  • 朱凝(1912~1980年),又名婉然、宛如、醒民、若萍,女,泉州北门后孝悌巷人,民国元年(1912年)生。父兄旅居菲律宾经商。朱凝青少年时在泉州培英女中、晋江乡村师范学校读书。 民国18年,朱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在青年反帝大同盟中任组织委员,参加秘密活动,刻印并散发...[详细]

钟生溢 [公元1915年-198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钟生溢,1915出生于江西兴国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副排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六团政治处青年干事、五团特派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详细]

钟声 [公元1911年-1980年]

  • 钟声(1911-1980.7) 钟声,辽宁省锦县人,家庭贫苦。1937年1月参加庆阳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山西敢死队、政工队、武工队担任文化教员、营指导员、武工队长等职。1939年到延安参加抗大学习。1941年被组织派往东北,在哈尔滨、佳木斯一带城乡坚持地下斗争。1945年"...[详细]

赵耀先 [公元1904年-1980年]

  • 赵耀先(1904~1980) 赵耀先,字光祖,祖籍榆林。1913年随父母逃荒到保安,后在永宁山寨子居住。其父赵迎喜,在保安县政府当过文书。 赵耀先1925年毕业于榆林中学,被保安县政府聘为永宁山高小教员。 1926年3月,王子宜在永宁山创建党团小组,吸收赵耀先为共青团员,1927年加...[详细]

赵希贤 [公元1901年-1980年]

  • 赵希贤 (1901.5~1980.8)又名赵宋儒,曾用名张有才、张名由,化名子义。出生于府谷县清水乡赵寨村一个农民家庭。 1909年,入本村私塾,1917年7月,入府谷县南门高小, 1920年,考入太原甲种工业学校。1924年毕业后,返回府谷,先后在南高、模范小学、民众小学当教员。一边从...[详细]

赵尚英 [公元1910年-1980年]

  • 赵尚英 (1910-1980),女。又名赵曼娜。辽宁省朝阳县人。赵尚志妹妹。9岁时随父母迁到哈尔滨。高小毕业后,父亲让她考入了医校。在其兄赵尚志的影响下,在国难当头之际。她毅然进入了文艺界,投身于抗日救亡之中。她与爱人冷波先后来到上海,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戏剧系,毕业后在上海、南京等地从事戏剧...[详细]

赵鸿善 [公元1903年-1980年]

  • 赵鸿善(1903~1980)。男,宜川县云岩镇二里半村人。1903年8月出生在一个经济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由于他受红区革命的影响,同情受压迫剥削的贫苦农民。于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培育下,1935年5月参加了义勇军,抗粮抗款,同地主恶霸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先后在红军第三支队,独...[详细]

张余 [公元1929年-1980年]

  • 张余(1929.2-1980.1) 张余,呼兰县人。自幼爱好体育活动,10岁时,代表道文(今胜利)小学参加县田径运动会。后任小学体育教师。1951年在县田径运动会上,以11.4秒的成绩创呼兰县100米短跑新纪录。1953年参加全省运动会,一人打破省100米、200米和跳远三项纪录,震动全省...[详细]

张国瑞 [公元1901年-1980年]

  • 张国瑞(1901~1980),小溪玉溪人,父母为普通农民,童年时,因家境清贫,未能入学,11岁时,其当西医的二叔父张肯堂看他聪明伶俐,让其入学试读。国瑞学习成绩优异,且数次越级跳班,他的二叔父遂竭尽全力支持其上学深造。 民国8年,国瑞赴台学医两年,于民国10年毕业回乡,因感学识短浅,复于当年...[详细]

张冲 [公元1901年-1980年]

  • 张冲(1901―1980),原名绍禹,又名维新,字云鹏,彝族,彝姓尼娜,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小布坎(现划归弥勒县)人。 1901年1月25日,张冲生于云南省泸西县,幼年的张冲读过私塾,后入乡和县城小学读书。他生活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国风云变幻的年代,他自幼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深有体会,培养了同情...[详细]

曾火成 [公元1921年-1980年]

  • 曾火成 (1921~1980年) 曾火成,民国10年(1921年)生,涂寨曾厝村人。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是小木匠,母早逝。7岁即上山拾柴,帮人放牛。12岁,父亲离家入赘他姓。火成只好携带7岁的弟弟进城,过着流浪生涯。白天为人挑水劈柴,入夜寄宿开元寺东西廊,经常到饭店洗涤碗筷、打扫地板,以...[详细]

余志平 [公元1908年-1980年]

  • 余志平,又名景禄,乳名观寿生,长汀古城乡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于贫农家庭。念完小学后在家耕田,打柴。民国十六年(1927)十月,经李国玉、刘宜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八年(1929)十月二十二日,曾参与领导“古城-”。翌年5月,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12师,他任司令部书记,参加长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