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人物

曾火成

[公元1921年-1980年]

曾火成为[公元1921年-1980年]

  曾火成
  (1921~1980年)
  曾火成,民国10年(1921年)生,涂寨曾厝村人。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是小木匠,母早逝。7岁即上山拾柴,帮人放牛。12岁,父亲离家入赘他姓。火成只好携带7岁的弟弟进城,过着流浪生涯。白天为人挑水劈柴,入夜寄宿开元寺东西廊,经常到饭店洗涤碗筷、打扫地板,以求残肴剩饭充饥。
  民国24年,火成入打城戏小开元班学艺。由于能吃苦耐劳,勤奋锻炼技艺,颇受师傅吕司所器重。他初攻武生,后又习大花、二花。两年后,虽未正式出师,但能担负角色,登台表演。
  民国29年,国民党在城内到处抓壮丁,火成-逃到晋江,参加晋江打城戏小兴元班演出,聊以糊口。不久又逃到南安洪濑,参加当地打城戏小协元班演戏。民国35年返回泉州。此时小开元班已经溃不成班,偶有演出,亦受戏捐、杂税层层盘剥,收入甚微,几乎无法生活。民国37年火成为生活所迫,以踏自行车载客运输为业,他生有三子,皆因贫困无力缴交医药费而夭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火成的艺术青春重新焕发。1951年他参加泉州大众剧社,首次在《闯王进京》中扮饰刘宗敏,因其嗓音圆滑洪亮,唱法刚劲,道白抑扬顿挫,节奏鲜明,能以声传情,使人物的内心感情获得充分的表现,一举而名扬泉州剧坛。1953年,火成参加筹备组织打城戏泉音技术剧团,口述记录传统剧目《少林寺》、《龙宫借宝》、《刺朱鲔》等20余出戏,绘制打城戏面谱70余副。火成深入访问原打城戏流散艺人,向他们请教即将失传的打城戏表演艺术和佛曲、道情曲牌,然后认真整理研究,为打城戏的恢复、继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1958年,火成担任泉州市打城戏剧团团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在艺术创作上更加勤奋,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娴熟地掌握传统的四功、五法,做到一招一式儒雅优美,一字一腔淳厚圆润。在传统剧目《龙官借宝》中扮饰孙悟空,《试雷》中扮饰雷有声,《别姬》中扮饰项羽等角色,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塑造的孙悟空这一形象,更具独特风格。为了演好孙悟空,火成细心地观察猴子的耸肩、眨眼、蹲足、抓痒等动作,运用传统表演程式,结合音乐舞蹈,准确生动地表现出孙悟空的各种形态和神情,演得活灵活现,受到省内外观众的赞扬,被誉为“闽南猴王”。1959年火成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戏剧家协会,并任泉州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文革期间,火成遭受破孩。粉碎林彪、--集团后获得平反,但因身心长期遭受折磨,于1980年11月17日去世,终年59岁。
  
同年(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