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巴拉登 [公元1905年-1977年]

  • 巴拉登(1905~1977年) 男,蒙古族,赤峰市翁牛特旗人。 巴拉登8岁即在原籍查干波若庙当喇嘛。13岁时与另一小伙伴逃出寺庙,商定去塔尔寺学经,途经乌盟四子王旗西拉木伦庙,就留在那里当了喇嘛。几年后,拜一名蒙医学习医学基本知识,并跟随师傅到野外解剖尸体,医术水平提高很快。1930年,巴拉...[详细]

朱侠夫 [公元1911年-1977年,朱侠夫]

  • 朱侠夫(1911~1977)原名维昌,又名维业、维敏。陕西榆林(今榆林市榆阳区)人。1924年考入镇川堡高级小学。时值国共第一次合作,经常在镇川街头听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和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的同乡学生利用假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演讲,受到很大启发,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考入绥...[详细]

朱启祥 [公元1919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朱启祥,(1919—1977)江苏省无锡县人。一九三九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秘书,教导队政治教导员,江南指挥部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新四军第一师一旅一团营政治教导员,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二团政治处主任,第一团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详细]

郑图 [公元1920年-1977年]

  • 郑图(1920年—1977年),出生于漳州新桥下街一书香之家。其父早逝,由年迈的母亲抚养成人。他年少时就读于南方小学,毕业后转入龙溪中学,民国32年(1943年)高中毕业,又考入上海暨南大学深造。抗日战争爆发,暨南大学南迁福建建阳。在校期间,他学习认真,为人诚实,办事勤快,很受校内长者器重。抗日...[详细]

张永奎 [公元1893年-1977年]

  • 张永奎 (1893-1977),曾参加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接见。早年丧母,流落哈尔滨街头。1904年在哈尔滨一家纺织厂当徒工。后为俄国医生收养,带回俄国。1906年入彼得洛夫斯克第一中学学习。1915年考入彼得堡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1917年在彼得堡华侨旅俄联合会任秘书。1...[详细]

张连友 [公元1948年-1977年]

  • 张连友,1948年8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长垣县芦岗乡官路张村。 张连友上小学期间,正值全国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之时。小小年纪的张连友,整天挎着书包,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歌曲去上学。他摘抄雷锋日记,写学习心得体会,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一次,同学们在坑塘里玩水...[详细]

张俊德 [公元1923年-1977年]

  • 张俊德(1923~1977)又名克明。陕西户县人。1944年初中毕业在家乡户县终南小学任教,开始研制月地运行仪(又名三球仪)。由于天文学、机械制造学方面的知识缺乏和器材条件困难,曾几次-停止试验,但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51年获得成功,受到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教育...[详细]

袁海青 [公元1908年-1977年]

  • 袁海青(1908~1977),又名保熙,排行为二,中等身材,微胖。商南县城内东街人。民 国二十一年(1932)由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建国前曾任小学教员、小学校长、中学教员、保合乡(今张家岗乡)乡长、赵川仓库管理员等职。民国三十六年(1947)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曾与中共商南县委书记董巩多次...[详细]

游杏南 [公元1903年-1977年]

  • 游杏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上杭胜运里(今稔田乡化厚村)。父国烯研究易卜和中医学。幼年随父习中医,掌握一定临床经验后,随兄前往漳州、厦门一带行医,诊治急、慢性肝炎,疗效显著,并在厦门市开设一间医务所。 民国25年(1936年),随兄去新加坡,先开设新洋服店,兼为侨胞治病。30年,...[详细]

严天铎 [公元1889年-1977年]

  • 严天铎(1889~1977年) 严天铎,字鸿荃,福州郊区盖山乡上岐村人。 天铎早年在福建法政学校读书,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光复福州的于山之战。但以后北洋军阀李厚基篡夺革命成果,革命志士星散,天铎则到福清闽剧江湖班抄写剧本。 民国12年(1924年),天铎改编《珍珠塔》为闽剧本...[详细]

杨晓初 [公元1894年-1977年]

  • 杨晓初(1894~1977)原名东升,字振铎。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1918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在五四反帝-中,积极参加反对北京政府-行径的斗争。1921年至1922年,同陕籍进步青年李子洲、刘天章、杨钟健等创办了以反对封建军阀、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的《共进》半月刊及共进社。 192...[详细]

杨步浩 [公元1905年-1977年]

  • 杨步浩(1905~1977)陕西怀远(今陕西横山)人。10岁起就给地主揽工,1929年逃荒到延安县碾庄乡石家畔村落户。1935年红军解放了石家畔,他分到了窑洞和土地,打心眼里感激共产党,并认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就会过上好光景。193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村干部,能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详细]

严春玉 [公元1887年-1977年]

  • 严春玉(1887年—1977年),漳州东乡璞山村人,父严田,务农。清末璞山岩的香火逐月清淡,庙里和尚纷纷还俗,方丈如添师亦还俗娶妻,因而璞山岩庙乏人主持,当局命该村地保陈文追捕,如添师避居璞山村严田家,持教会权力据理保护,才得以无事。后正式寄居严田家。制造璞山岩妙药出售,并给严春玉传授外伤科医术...[详细]

徐懋庸 [公元1910年-1977年]

  • 徐懋庸(1910—1977),原名茂荣,笔名回春、高平,化名余致力、余扬灵,上虞下管西堂(今下管镇)人。1925年春,参加由上虞进步青年组织的青年协进社。1926年,受叶天底影响参加革命活动,任国民党上虞县党部宣传部干事,负责报纸《南针》。四一二-政变后,到慈溪秘密报纸《石榴》,遭通缉,往上海考...[详细]

徐文礼 [公元1920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徐文礼,云南省宣威县人。1935年参加红军长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先后担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师副政委、政委、师长、副军长、军长、军政委、武汉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曾先...[详细]

薛尚实 [公元1903年-1977年]

  • 薛尚实(1903~1977) 薛尚实,原名梁华昌,别名梁化苍、杨良、孔尚士、罗根、杨星祥,广东梅县人。父亲在新加坡任旅馆职员。 民国10年(1921),入美国教会主办的梅县广益中学读书。后因学校实行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他不堪忍受,毅然离开广益中学,改入由本地人开办的学艺中学读书。 ...[详细]

锺新秀 [公元1891年-1977年]

  • 锺新秀 锺新秀,女,浦城石陂梨岭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嫁小雪村黄陈妹为妻,家境贫寒。民国23年(1934),因农业歉收,欠下地主8担租谷,仅两年时间,利滚利要还40多担。一天地主登门逼债,家无力还清,地主便要将他儿子李生卖壮丁抵债,新秀无奈,让李生寻找红军。半年后,李生回家,宣...[详细]

辛树帜 [公元1894年-1977年]

  • 辛树帜(1894~1977)字先济。湖南安福(今临澧)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放牛时经过村中私塾,常驻足谛听,心向往之。父母不忍违其意愿,勒紧腰带将他送往私塾就读。先生爱其才,嘱投考学堂。他发奋学习,先后以公费就读于常德第二师范、武昌高等师范。毕业后,在长沙明德中学、长郡中学和省立第一师范担...[详细]

谢正荣 [公元1918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谢正荣(1918-1977)湖北省红安县人。1930 年参加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3师230团排长,红28军第81师通信连连长,红军大学步兵科第2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山西五台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五大队营政委...[详细]

萧德 [公元1908年-1977年]

  • 萧 德(1908~1977) 原名师应三,字选卿,化名李学逵、师宣清、曹子君等。清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十九日(1908.3.21)出生于清涧县城,籍贯师家园则。父亲师守业,小商,原姓萧,后过继于师氏。萧德1920~1924年在县立小学读书,1925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1926年由杜振廷、杨应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