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曾植铭 [公元1889年-1977年]

  • 曾植铭(1889~1977),字其新,又名谦。新靖镇人民街人,在县里与兄植铨声誉齐名。宣统元年(1909)夏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就读炮兵科,宣统三年完成学业。 民国元年(1912)先后在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广西将校讲习所执教,为后来新桂系培养了一批军政人才。学员中有李宗仁、黄旭初等人...[详细]

应刚梁 [公元1902年-1977年]

  • 应刚梁(1902—1977),华埠镇华东村人。中共党员。 抗美援朝时带头送子参军,但从不接受政府和群众对军属的优待,还主动承担军属徐桂兰老人和军人徐贵田继母的代耕任务。1951年,应被选为中共淳安县妥桥乡总支委员,出席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并任外应村农业合作社社长。在此期间,他发动社员清理荒塘15...[详细]

幸熙 [公元1924年-1977年]

  • 幸熙 (1924—1977) 男,舞美设计。原名赵之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赵家坂村。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自幼爱好美术。1939年入绍兴私立觉民美育院学习美术。1941年进入上海南林丝织厂当练习生。1944年进入上海千里绸庄搞织物纹样图案设计,并利用业余时间在雪声及东山越艺社先后...[详细]

奚啸伯 [公元1910年-1977年,后四大须生]

  • 奚啸伯(1910--1977),字承桓,满族,1910年出生于北京。京剧老生,后四大须生之一。祖姓喜塔腊氏,满族正白旗人,祖籍北京大兴县。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善于绘画书法。二十一岁正式搭班演出,先后辅佐杨小楼、尚和玉、尚小云。1935年加入“承华社”...[详细]

吴则虞 [公元1913年-1977年]

  • 吴则虞(1913~1977),泾县茂林人。资质聪颖,幼受家学,4 岁习字,6 岁习诗。父母逝世后,寄养于叔父家刻苦读书。21 岁去无锡向名师陈石遗、杨秩夫求教,备受赏识。经陈石遗介绍,去苏州谒见国学大师章太炎,因对答如流,被章太炎收为入室弟子,并加入章氏“国学讲习会”,专攻文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详细]

王汝嘉 [公元1901年-1977年]

  • 王汝嘉(1901~1977) 江苏吴县人。原任外商汽车公司推销员,后租赁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铺面开设世界食品公司。民国26年(1937年)9月,以铺面租赁权作价与旧城区乔家栅街上的永茂昌点心店业主李一高合股开设永茂昌汤团店。次年迁址自忠路276号,招牌改用永茂昌乔家栅汤...[详细]

王基杰 [公元1935年-1977年]

  • 王基杰(1935.9~1977.8) ,又名宝国。广东省揭阳县玉湖乡大坑村人。1960年9月,他 在广西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临桂县农业局。 从1961年6月起,他先后在灵川县农业 技术中心推广站等单位专门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1963年在县农业试验站工作时,他指导...[详细]

孙蔚尚 [公元1890年-1977年]

  • 孙蔚尚(1890—1977),本县代字营村人,粗识文字,中-员,陕西省劳动模范。解放前务农兼营酿酒业,家道宽裕。 孙蔚尚终生勤劳俭朴。冬、夏粗布衣。冬系腰带保暖,夏季敞怀赤足下地,出外持锨挑笼拾粪。鸡鸣起,夜半归,不避严冬酷暑,成年累月,劳动致富。他常说:“一年打三百六十个鸡起,不怕...[详细]

农有资 [公元1915年-1977年]

  • 农有资(1915~1977)壮族,州圩乡平山村南生屯人。1934年参加革命,1935年入党后任地下党武鸣县四坡中心联络站负责人,为右江革命活动联络带路。1937年春,州圩乡乡长陆天宝带领县警及民团早晨突然袭击南生和农格两屯被捕,当晚,得到当时那马县县长陈汉流开恩释放。1938年发生“八. 三”惨...[详细]

马敦五 [公元1913年-1977年]

  • 马敦五(1913~1977),原名尽伦,蒙城县双涧马洼村人。马敦五家境殷富,幼入村塾。民国21 年(1932 年),于双涧小学毕业,考入蚌埠乡村师范后,参加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5 年毕业,回蒙城任乐育小学教员。民国27 年春,同其弟马彝伦赴陕北三原县安吴堡西北青年战...[详细]

吕季方 [公元1897年-1977年]

  • 吕季方(1897~1977)休宁人。早年就读于唐山工学院,后在铁路和公路部门任技师、工程师、总工程师。1949 年后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安徽省民盟主任委员。1951年起,历任安徽省工业专科院校教授、副院长、副校长。195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安徽省政协第二、三届副主席。著有《铁路测量学》、《平...[详细]

骆腾云 [公元1903年-1977年]

  • 骆腾云(1903~1977),淮北人。年轻时带领全家从江苏泗阳县逃荒到来安县宝山集,后迁至大余郢,以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 民国28 年(1939 年)来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在农村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骆腾云在运动中表现积极,次年被推选为村长。民国30 年,抗日民主政府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详细]

李则纲 [公元1892年-1977年]

  • 李则纲(1892~1977),出生于桐城县东乡李家大屋(今属枞阳县黄羹乡)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聪颖好学,曾就学于安徽著名学者胡远俊(字渊如)门下。民国6 年(1917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后因经济拮据而中途辍学。民国16 年,他经章伯钧介绍,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考试委员会书记(即秘书),后任政...[详细]

刘景泉 [公元1904年-1977年]

  • 刘景泉(1904—1977),字盈川,魏店乡人。自幼跟随先祖学习歧黄之术,博采医学众家学说。后行医于魏店及通渭、静宁、会宁、定西等邻县部分地区。1956年参加工作,在魏店卫生院任医生,为当地群众治病,不分昼夜。1959年调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任医生,因医疗技术高、医德好,每日求医者络绎不...[详细]

林李明 [公元1910年-1977年]

  • 林李明(1910~1977) 原名林尤应,又名李明,文教镇康美村人。1926年在家乡参加农会,1927年5月经林鸿利、苏河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当地农民赤卫队,后编入琼崖工农革命军。1928年8月到越南当店员,1930年4月辗转到上海,在民智中学读书。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劳冠英 [公元1908年-1977年]

  • 劳冠英(1908年—1977年),名方成,字冠英,北海合浦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毕业,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民军排、连、营长、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十八师一七四旅旅长,浙江省保安司令部第一纵队司令,第三战区暂编第三十五师师长,钱塘江北岸守备指挥官。1945年...[详细]

匡裕民 [公元1909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匡裕民,万安县枧头镇人。1926年参加本地农民协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自卫队队长,军委警卫团班长,红一方面军总部炮兵连连长,红三军团特科队队长,炮兵营营长,红一军团炮兵连副连长,小炮连...[详细]

胡耐安 [公元1899年-1977年]

  • 胡耐安(1899—1977),原名有祉,字耐安,别署园,60岁后号叟,70岁后署乐翁,泾县溪头村人。胡耐安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勤奋好学。及长,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1923年秋,回国探亲休学一年,后由湘入粤,任湘军总司令部秘书。一年后仍赴日本续学,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奉召回国服务。 ...[详细]

何嘉惠 [公元1907年-1977年]

  • 何嘉惠(1907~1977) 广东新会人。民国10年(1921年)在上海味雅酒楼学烹调技艺,后任该店厨师;继在海珠、金龙、美雅等酒家为厨师,积30多年的实践经验,于1957年、1958年参加《上海名菜谱》和《烹调讲义》的编写工作。1959年起为美心酒家掌勺。1963年被评...[详细]

贺大增 [公元1906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贺大增(1906---1977) 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一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三团营政治教导员,第二三四团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二团政治委员,新四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