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幸熙

[公元1924年-1977年]

幸熙为[公元1924年-1977年]

  幸熙 (1924—1977) 男,舞美设计。原名赵之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赵家坂村。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自幼爱好美术。1939年入绍兴私立觉民美育院学习美术。1941年进入上海南林丝织厂当练习生。1944年进入上海千里绸庄搞织物纹样图案设计,并利用业余时间在雪声及东山越艺社先后担任装置设计、宣传工作及风俗顾问。1950年4月12日参加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上海越剧院前身)任舞美设计。1952年,任华东戏曲研究院艺术室美术组长。1955年,进上海京剧院任美术组长、艺术室副主任、工场主任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任中共上海京剧院党总支副书记。1970年,调入上海五七京剧训练班负责行政领导工作。自1950年以来,主持或参与舞台美术设计的剧目有40多个。主要作品有:越剧《北地王》、京剧《杨门女将》、《淝水之战》、《野猪林》、《白蛇传》、《红色风暴》等剧的布景设计,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春香传》等剧的服装设计。布景设计具有浓厚的装饰性,风格多样,在戏曲服装设计上,提倡注重历史风俗、人物特点,同时又符合现代审美观。对戏曲服装的纹样研究更深,为越剧服装的创新贡献尤多。曾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舞台美术设计奖。多幅作品在’89上海国际舞美艺术节上展出。在戏曲现代戏的服装设计上也作过认真的探索,有一定成就和创见。发表有《戏曲服装设计》、《戏曲现代剧服装设计》等多篇著作。1958年后在上海戏剧学院兼任戏曲服装课教师。1955年至1972年,曾先后随上海越剧院、上海京剧院、青年京剧团、中国戏曲艺术代表团、上海舞蹈学校等单位,多次出访苏联、东欧诸国和朝鲜、日本等国家及香港。生前久有编纂“中国服装史”的大志,早就着手搜集资料,可惜在“文革”中散失。1974年,又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重新查阅和搜集资料,直至临终已积累了这方面的大量照片和文字资料。上海市文化部门的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成立了“中国服装史研究组”,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相关院校:

上海戏剧学院

同年(公元192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