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达元(1905—1976) 原籍香山县,出生于上海。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外语系。民国19年(1930)赴法国留学。1934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回北平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兼系副主任。1976年3月24日病逝。著有《法国文学史》、《法语语法》,译...[详细]
韦卓民(1888—1976)生于广东中山县(今珠海市前山镇翠微村)一个茶商的家庭,少年时入私塾读经史,勤奋而聪慧。一九○三年,15岁随父来武汉,自费就读于武昌文华书院备馆(书院有正馆备馆之分,前者为大学部,后者为中学部)。一九○六年,革命团体“日知会”在文华活动频繁,他经常听“日知会”举办的演讲...[详细]
韦悫(1896—1976) 原名乃坤,笔名普天,别号捧丹,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9月15日出生于香山县前山翠微村(今属珠海市)。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曾参与刺杀清廷广州将军凤山而被通缉。辛亥革命后,愤于袁世凯-窃国,1913年参加讨袁之役。...[详细]
谭真(1899—1976) 字全甫,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9月26日出生,香山县金鼎那洲(今珠海市金鼎镇那洲村)人。筑港工程和航道专家、教育家。父亲是铁路工人,从小随父亲在外生活,最后定居天津。1911年入读天津南开中学,1913年考入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称唐山工程学院)土木系,1...[详细]
谭华初(1904·5—1976·11),本市龙江乡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第一期南京步兵学校校官班,以后又毕业于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曾受训于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二期。先在国民党军中任排长,1938年在国民党28师任营长,随师长董钊开赴山东邳县三捷庄同日军作战17昼夜,损失严重。徐州被日军占...[详细]
秦显文(1882~1976) 字子明,本县喜神乡人。民国12年(1923),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林学系,先后任农商部第一林业试验场技术员、广西建设厅技士、河北实业厅技术员、陕西建设厅技正专员、国立西北农学院林场主任等职,著有《中国黄土高原育苗造林试验》等论文。29年(1940),他任陕西黎坪垦区管...[详细]
彭克猷(1890—1976年),原名靖卿,本县五云镇黄京埔村人。1905年,在五经富道济中学读书。1912年,彭克猷考入五经富福音医院学医,1917年毕业,先后在福建上杭和河婆教会医院当医生。1921年,他发动华侨捐款,在河婆创设中华医院,自任院长。1925年,东征军在河婆与军阀陈炯明部作战,中...[详细]
梅培基(1916~1976),广东顺德人。少时在上海读中学。民国26年(1937年)考入陕北国民西北水利专科学校。新西兰友好人士艾黎先生写信要他到粤北协助创办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工合”),他为了发展中国工业,抗日救国,于民国28年(1939年)毅然来到粤北,开始机械工业创业活动。并担任东...[详细]
马柳庭(1886-1976年),原名文英,号桐杆,陆丰县东海镇人。1906年就读于广州教忠完全科初级师范。马柳庭在学期间,暗中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宣统三年(1911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初四日),马柳庭尚欠一学期可完成五年制的学业,按邓铿函,从穗抵香港。邓铿授以“速回陆丰组织民军,准...[详细]
吕兰(1900~1976) 女,商州人。本姓蔡,幼时家境贫寒,父母无力抚养,将她给了一姓吕的人家。民国29年(1940),丈夫被豪绅恶霸破孩致死,自己又被陷害投入监狱年余。出狱后,她同两个儿子沿路乞讨,前往西安,在八仙庵附近赵家坑一处破窑内栖身,靠做零活度日。 民国30年(1941...[详细]
李悦义(1906—1976),字君达,河源县城人,幼年随父去广州读书,民国12年(1923)于广东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随后就读大学,获国立中山大学第一届法学士,法国国立巴黎大学法学硕士,法国国立帝雄大学法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员。他在中小学时代,学习成绩优异,即为师友所推崇。在...[详细]
李霞波(1906~1976) 原名发国,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堰口乡南坝村人。民国15年(1926),毕业于汉中联立中学,后考入西安中山学院党政训练班,继入中山大学文部预科及华南大学经济系。 18年春,转入吴淞中国公学部历史系学习,参加“反帝大同盟”,负责吴淞区的工作,并在校内组织“新...[详细]
刘子奇 (1900—197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00年10月生于贫寒家庭。幼年丧父,8岁即到一家织布厂当学徒。1926年8月北伐军进入浏阳后,积极参加农-动。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4月参加浏阳游击队,任...[详细]
刘霞举(1885~1976) 刘凤翔,字霞举,以字行。清光绪十一年六月生于本县城关。自幼聪颖,好学不倦。21岁为府学生员(秀才),初露头角,名重当时。由县儒学送入高等学堂学习,宣统二年毕业,以优等成绩奏奖拔贡生。民国2年(1913),陕西省招收公费留洋学生,霞举应试被录取,分配留学日...[详细]
刘文辉,西康省主席兼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24军军长、西康军管区司令,中将加上将衔。他是爱国将领,四川军阀之一,从军从政一生,雄心壮志,经历刀光剑影;晚年回归平淡,他教导子嗣“搞政治没意思”。他作为一个开明绅士,处处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土改时期,曾在一次大会上表态说:“我以前是大地...[详细]
林如稷 (1902~1976) 四川资中人。1924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历任北平中法大学教授,国立四川大学、光华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国语文系教授、系主任,华西大学教授,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成都市文协副主任,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协常委,四川省文联常委。192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详细]
林澜(1920—1976),澄海县上华镇下窖村人。民国27年(1938)参加中国共产党。他一生与潮剧结下不解之缘,并为潮剧扩大对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潮汕文工团团长、广东潮剧团团长、广东潮剧院副院长等职。先后与人合作创作了《辞郎州》、《风雨三迁》、《打洞豪歌》、...[详细]
劳君展 (1900—1976) 新民学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 原名启荣,湖南省长沙县人,女,1900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青年时代就读于长沙周南女校。五四运动期间,任长沙 宣传部长,创办《女界钟》杂志,加入毛泽东创建的新民学会。1919年秋考入上海东南大学。同年底,赴法国勤工俭...[详细]
姜齐贤 (1905——197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卫生部部长,国家农垦部副部长。 湖南省湘乡县(今娄底市)人,1905年1月28日出生于湘乡县娄底镇一个小商人家庭。1925年湖南湘雅医院护士学校毕业后,任湘军第三师十二团一营军医。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任中校军医处长。19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