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马逢瑞 [公元1910年-1972年]

  • 马逢瑞(1910~1972) 字应芝,本县高家坪乡马家坪村人。 逢瑞于1925年在周家高级小学毕业后考入绥德师范学校,受革命薰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多次参加-。1928年4月井岳秀因害怕学生进行革命活动,将绥师解散,逢瑞回家务农,自动-。后又在吴家塔、周家等地任教师,期间加入复兴社和国...[详细]

李秀峰 [公元1917年-1972年]

  • 李秀峰(1917~1972年),又名贤萍。民国6年(1917年)10月19日(农历九月初四)生,晋江永宁(今属石狮市永宁镇)岑兜村人。民国21年12月,前往菲律宾谋生。 秀峰身居异域,心怀故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奔走呼号,征募寒衣,发动捐款,号召-,调查揭发奸商活动。民国27年4月,他参加...[详细]

刘志超 [公元1911年-1972年]

  • 刘志超(1911~1972) 刘志超,又名刘宏,玉田南洋村人,幼年随家迁福州南公园龙津街。在福州工业学校求学时就走上革命道路。民国15年(1926)8月,加入青年团。12月,转为中共党员,并任中共福州人力车支部书记。民国16年4月3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福州发生-事变,党组织遭破坏,志超与...[详细]

刘玉堂 [公元1909年-1972年]

  • 刘玉堂,辽县(今山西左权县)人,清宣统元年(1909)出生。幼时入私塾,民国15年(1926)高小毕业。民国25年,在辽县沐池乡柏峪、南冶等小学任教。 民国25年冬,辽县成了解放区。刘玉堂经陈布堂介绍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民国26年2月响应“牲盟会”号召,参加国民军兵官教导团,在太原受训4个月...[详细]

刘玉水 [公元1893年-1972年]

  • 刘玉水 (1893~1972) 刘玉水,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东岭镇东房村人。家庭贫苦。父刘亻马生,业裁缝,49岁去世。母张伴,96岁去世。兄弟姐妹8人,玉水居二。 玉水12岁即随父旅居集美。其时,山后村塾师辜宇庙,因谋生无路,投奔乡亲刘亻马生。辜见玉水生性聪颖,便主动充当业...[详细]

刘涌 [公元1914年-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刘涌(1914-1972)江西省兴国县五里亭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宣传队分队长,师直属队通信连长、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第四师十一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详细]

刘翠云 [公元1920年-1972年]

  • 刘翠云(1920~1972) 女,尚家山人。出身农家,因家境贫寒,15岁便嫁于人。1940年随夫到延安一所红军小厂织袜。1942年5月参加共产党。因工作出色,受到陕甘宁边区政府嘉奖。1947年入伍,担任护士工作。曾先后在陇东工农学习班、延安妇女职工学校和西安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她婚后不育,1951...[详细]

李士豪 [公元1900年-1972年]

  • 李士豪,字俊卿,诸暨盛兆坞李村人。1915年,在绍兴第五中学就读时,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丧权辱国廿一条的-。1919年夏,受五四运动影响组织参加了“国耻图雪会”,开展反帝爱国斗争。同年秋,考入浙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23年毕业后,回家。由于受《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和思想的影响,于1926年赴广州参加...[详细]

李馥清 [公元1898年-1972年]

  • 李馥清(1898~1972)女。名学菊,字馥清。陕西白水人。少时,就读于县立小学堂。1925年到西安,开始接触并阅读马克思著作和《新青年》《向导》等刊物。同年冬,由雷晋笙、王文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西安东九府街支部书记,参与西安妇女协进会领导工作。曾与王观政一起创办《陕西妇女》;组织西...[详细]

林任生 [公元1912年-1972年]

  • 林任生(1912~1972年),一名光炎,泉州伍堡街人,民国元年(1912年)生。9岁入私塾,14岁辍学在瓷器店当学徒。工余坚持刻苦自学,向上海邮订多种报刊,接受新思想。 民国21年,林任生到泉州溪亭小学任教。翌年参加中共泉州特别支部,负责城市工作。民国25年,中共泉州组织遭破坏,林任生被叛...[详细]

李居时 [公元1900年-1972年]

  • 李居时(1900~1972) 化名老和,大石坬 人。8岁帮父干家活,15岁起念过3年冬书,l8岁起种田、扳船,20岁跟堂兄李和时学习中医内科,为穷苦人除疾。 1934年,吴堡人民闹革命如火如荼,李积极参加,于本村建立村民委员会,他任主席,组织赤卫队,搞土地分配。1935年3月,薛文桂介绍他加...[详细]

李汉冲 [公元1908年-1972年]

  • 李汉冲,字鹏,谱名祥应,后改魁应。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上杭稔田乡官田村。童年在官田小学就读,后在县立中学毕业。 民国19年(1930年)考入上海私立持志学院攻读法律,中途因故休学返闽。21年7月,国民党十九路军入闽。此时,李经赖作梁介绍投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区寿年部任上尉...[详细]

廖政国 [公元1913年-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廖政国(1913—1972),河南省息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黄安独立团副连长、连长,红四方面-卫营连长、副营长,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营政治教导员,军委补充团营长、副团长、代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营长,江南人民抗日...[详细]

廖昌金 [公元1906年-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廖昌金(1906-1972)江西省上犹县营前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家乡的农民-,任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1931年7月参加上犹游击队,任宣传员、班长。后编入湘赣苏区红军部队,任红八军第二十三师副排长、排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详细]

蓝朝全 [公元1908年-1972年]

  • 蓝朝全(1908~1972年),畲族,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生于罗源西兰乡塘里村。4岁丧父,6岁母改嫁,朝全与祖母相依为命,艰难度日,16岁开始砍柴为生,供养祖母,祖母病逝后,迁居霍口乡后洋村。 新中国成立后,朝全积极参加土改运动,分到一份土地后,辛勤耕作,当年喜获丰收。1951年创...[详细]

凯墨·索南旺堆 [公元1901年-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凯墨·索南旺堆(1901—1972年),藏族,西藏拉萨人,原噶厦官员、藏军将领,后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他曾任噶厦色朗巴、噶谆,藏 本、当巴等职务。五世热振-摄政时,曾任噶厦札萨、仔康(财政局)总管。曾任1946年制宪-代表,并作为副团长率西藏代表团参加大会。1947年任藏军马基(司令...[详细]

霍静堂 [公元1893年-1972年]

  • 霍静堂(1893~1972) 陕西著名中医。名致远,字静堂。兄弟4人,排行第四,人称霍四先生。清光绪十九年二月八日(1893.3.25)诞生于清涧县城一个中医世家。祖父霍承珍,精于痘疹儿科;伯父霍冀州、长兄霍瑞堂,均系清末秀才、本县内科妇科名医。霍家自立益生堂药铺近一个世纪,名满乡里,有“功同良...[详细]

黄绿萍 [公元1899年-1972年]

  • 黄绿萍(1899~1972年),笔名李华、白羽、黄河、鲁女。永定人。民国11年(1922年)南渡缅甸仰光,在药房当文书兼任《仰光日报》记者。翌年回国,在厦门经营大南烟庄。民国15年,参加北伐。民国19年,应聘到汕头筹办《星华日报》,后返厦门任汕头《星华日报》、新加坡《星洲日报》及巴城、爪哇等地侨...[详细]

黄宏梅 [公元1895年-1972年]

  • 黄宏梅,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生于今周宁县岭头村一个贫苦农家。17家出嫁到屏南县岩后村,29岁时其夫病故,未曾生育,过继娘家侄女为嗣,后招赘周墩楼下岗人为婿。因生计艰难,女婿女儿迁回周墩,宏梅为支撑夫家门户,不愿随从,靠做针黹、种杂粮艰辛度日。 民国24年(1935年)春,中共屏南...[详细]

黄甘蔗 [公元1889年-1972年]

  • 黄甘蔗(1889~1972),大坪溪边学(今下寨乡建设村)人,家贫,童年即给地主当佃工,年过“而立”仍孑然一身,无奈只得入赘和一农家女结婚,婚后生6子,因生活艰难先后卖掉4个儿子。因此,黄甘蔗极为痛恨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老财,而对劳苦群众,则极富同情心。抗日战争期间,广东潮汕地区受日寇烧杀掳掠,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