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林茂源 [公元1919年-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林茂源,(1919—1972)江西省泰和县人。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三军第三十八师一团青年干事,军委外交部技术书记。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驻云阳办事处机要科科长,太原办事处机要科科长,中国人民抗日...[详细]

厉鼎璋 [公元1892年-1972年]

  • 厉鼎璋(1892--1972)中将。字幼岩,江苏扬州人。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炮科毕业。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1军炮兵团长,1929年10月任第56师167旅副旅长,1935年12月任第56师副师长,1939年9月任第56师代师长,11月叙任陆军少将,1940年2月任第56师师...[详细]

雷殷 [公元1886年-1972年]

  • 雷殷(1886—1972) 原名雷凯泽,字渭南,民国初年被袁世凯通缉时改名雷殷。邕宁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大塘甲峰书院学习,三十二年考入南宁府中学堂,三十四年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在桂林入地方自治研究所工作,继入广西法政学堂就读。辛亥革命爆发后,发动学生和军人力促广西独立,...[详细]

荆蔚芝 [公元1933年-1972年]

  • 荆蔚芝,女,灵宝县人。1933年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幼年,读书勤奋,成绩优异。1952年从灵宝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陕师附小教书。后调张茅小学任教导主任。 1962年,她在张茅小学任教导主任时,身患重病,但仍主动兼任毕业班语文课。在教学中,她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原则,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一度...[详细]

江谦吾 [公元1888年-1972年]

  • 江谦吾(1888—1972),原名江鸿钧,字谦吾,祖籍安徽凤阳县,幼年随父寄居镇江。17岁考入安徽省武备学堂,毕业后在南京新军赵声部任排长、左队队官。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声为两江总督端方疑忌撤职,江亦被免职,去皖于冷遹部任前队队官,参加次年11月熊成基领导的安庆起义。起义失败后,远流成都...[详细]

胡溱魁 [公元1911年-1972年]

  • 胡溱魁(1911~1972),东沟乡高行人,胡氏妇科第十八代传人。自幼从父习医,壮年医术益精,远至江西、四川、黑龙江等省病人,闻名咸来求治。1953年在高桥区首创收费低廉的普通门诊,为低收入病家服务,受到卫生局的称赞。同年参加黄浦区卫生局举办的“中学西”进修班,临诊糅合中西两法,使妇科病治愈率更...[详细]

黄光华 [公元1892年-1972年]

  • 黄光华 (1892-1972抗战名将) 中央军嫡系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家住广西桂林,出生地安徽凤阳。保定军校二期毕业。1911年辛亥革命时南下,任南方革命军第一军讲武堂教官。1917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自排长积功升为师长。1924年7月任黄埔军校教官,1933年3月参加...[详细]

阙汉骞 [公元1902年-1972年]

  • 阙汉骞(1902—1972年),字拨云,湖南省宁远县清水桥乡阙家村人,中学毕业后上过法政学校。1920年投笔从戎,考入武汉教导团,加入国民党,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历任国民党军队连、营、团长、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副军长、军长、广州警备司令、浦东兵团司令等职。曾以战功获国民党云麾勋章、宝鼎...[详细]

郭奇 [公元1910年-197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郭奇(1910年~1972年) 又名郭成金、郭成星,范县白衣阁郭庄村人。曾就读于濮县高小、聊城初中、济南高中。17岁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读书,1928年参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团,研究中国革命、中国红军和苏维埃以及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之后参加社会科学研究班,不久参加了反帝大同盟。郭奇在大学放假回家时...[详细]

高树勋 [公元1898年-1972年]

  • 高树勋(1898-1972),字建侯,河北盐山人。出生贫苦。18岁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他为人正直,作战勇敢,因屡获战功,后荣升师长。1930年,高树勋的部队被收编为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当1931年他的部队被派到江西对红军进行“围剿”时,高逐渐看清了国民党的反动面目,思想起了变化,毅然决然地脱离国民党...[详细]

高绍程 [公元1904年-1972年]

  • 高绍程(1904~1972),字景颐,开封市人。开封京剧名票。高绍程少年聪敏好学,拜焦俊陈学习书画,和大梁张贞一齐揣摩书法。常同好友钻研曲艺,如洛阳调、南阳大调都能自弹自唱。曾成立"悟雅奇幻术社",聘大魔术师尤海仙为顾问,在喜庆年节时演出供人欣赏,轰动一时。 高因听京剧唱片有感,遂结交名演员...[详细]

杜继曾 [公元1896年-1972年]

  • 杜继曾(1896~1972.5),字省吾,别字省物,河南省杞县北万寨人。寓居开封,生于官绅之家。幼读家塾,继入官立高等小学、中学,学习勤奋,追求进步。"五四"运动中在开封与各校进步师生一起-,声援北平学生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入国立北平高等师范学堂,1921年12月12日参加北京学生--,反...[详细]

董策成 [公元1908年-1972年]

  • 董策成(1908—1972) 又名董金书,凤翔县糜杆桥乡董家头村人。民国27年(1938),在凤翔秘密建立了一支200余人的抗日力量,后撤至乾县参加了毕梅轩二五补训处,任一团一营营长。民国27~30年(1938~1941)赴中条山对日作战。民国32年(1943)5月,所部被编为陕西省...[详细]

丁全福 [公元1902年-1972年]

  • 丁全福(1902~1972),回族,开封市人。自幼习武,身体魁梧,力大无比。二三十年代与弟全玉(号汉章)在河道街路南(今人民医院对面),开青干果行,以卖水果、瓜子为生,全玉坐店经营,全福挑担走街串巷叫卖。1933年10月,赴南京参加中华民国第五届运动会,获测力项目第一名。1935年10月,代表河...[详细]

邓展南 [公元1897年-1972年]

  • 邓展南 (1897—1972年)广东省顺德龙山乡人。14岁随父经商,30年代初,随父亲邓略伯到北海,在珠海中路开设“大益盛”布疋店,后由邓展南继承,还兼开金铺一间。商店讲究门面装璜,对顾客礼貌迎送,是北海最先树起文明经商旗帜的商店。 清末民初, 北海商场火灾频仍。民国2年 (1913年) ...[详细]

陈智新 [公元1912年-1972年]

  • 陈智新(1912—1972) 字悟生,千阳县城关镇东大街人。民国22年(1933)毕业于西安中学。民国24年(1935)开始学医,并升任千阳县卫生助理员,专司种痘防疫工作。公务之余,在自办诊所坐堂行医,深谙医道,尤长中医内、妇科,名闻遐迩。民国37年(1948)任千阳县卫生院院长,致...[详细]

陈照丕 [公元1893年-1972年]

  • 陈照丕(1893—1972.12.30)字绩甫,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十八世。他21岁时到甘肃、河北等地教拳,1926年返家。是年,温县成立国术馆,他和其三叔陈发科担任教习。1928年秋,北京著名药店同仁堂东家乐佑申和乐笃同兄弟托人聘师陈家沟,族人公推其前往。 陈到北京后,河南同乡会的清末翰林李...[详细]

陈寅生 [公元1899年-1972年]

  • 陈寅生(1899~1972年),漕泾乡东海村人。务农为业,兼事近海捕捞。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漕泾二十七军八〇师二三八团九连指战员,水上作战演习时,遇风暴失踪。他受部队-之聘,与另一位船老大驾舢舨,带领战士找遍了近海10多个小山,历时6天未获消息。此时,浙江镇海发来电报,得知九-...[详细]

查瑞龙 [公元1904年-1972年]

  • 查瑞龙(1904~1972年) 查瑞龙,浙江定海人,出生于上海闸北陆家宅。性好习武,民国9年(1920年)入精武体育会,师从刘百川、任志傲等国术名家,练拳术和武功,并租借中兴路上一处场地,发起组织“国育武术研究会。” 查自幼苦练石担石锁,创造难度高,极惊险的“五花飞石”等近40...[详细]

蔡振 [公元1889年-1972年]

  • 蔡振(1889~1972年),又名毓中,字亮工。朱泾镇人。民国9年(1920年)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今河海大学前身)毕业,投身于水利事业。民国18年起先后在导淮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等单位任技正。民国22年黄河决口,参加堵江复堤、导淮入海和苏北滨海区整治等工程。抗战时期,导淮委员会迁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