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人物

杜继曾

[公元1896年-1972年]

杜继曾为[公元1896年-1972年]

  杜继曾(1896~1972.5),字省吾,别字省物,河南省杞县北万寨人。寓居开封,生于官绅之家。幼读家塾,继入官立高等小学、中学,学习勤奋,追求进步。"五四"运动中在开封与各校进步师生一起-,声援北平学生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入国立北平高等师范学堂,1921年12月12日参加北京学生--,反对北洋政府与日方谈判山东问题。1924年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
  1926年1月杜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18日,在北京参加李大钊组织的万人-,反对帝国主义公使团最后通谍,声援国民军-大沽口。事后由中共北方区委派任中共哈尔滨特委秘书,在牡丹江、宁安、海林、穆棱和五虎林金矿等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动群众"求生存,护国权,御外侮",秘密发展党员,创建中共吉林、关东两县党支部。1928年春,杜乔扮劳工偕妻莫氏到旅大工作,3月15日被日本宪兵队以共产党嫌疑拘捕入狱,莫氏寄押拘留处,乘机逃脱。后经中共地下党组织营救,莫氏出3万元赎金,于1935年9月15日将杜赎释返汴。10月任教开封私立梁苑女中,12月21日参加开封师生声援"一二·九"北京-的--。
  1936年他回到杞县,次年3月中国河南工委书记刘子久来杞给他恢复了党籍,指示他在杞恢复发展党员和进行革命活动。5月,国民党河南省党部执行委员薛剑光借浚杜庄河为名,欲以邻为壑下淹田程寨等十余村。他和中共党员张海峰等发动和领导田程寨等地群众与之斗争,挫败薛之阴谋。1937年秋,全县遭受水灾,他联合各阶层知名人士一百多人,向国民党杞县当局呼吁免粮赈灾。
  "七七"事变后,中共河南省工委指派杜与张海峰、袁青到陕西三原县云阳镇"河南地下党员干部训练班"学习。8月,张、袁留陕,杜返杞。9月,在杞县私立大同中学秘密建立中共杞县县委,杜任书记,吸收段佩明入党,与段在县城东门大街私宅办长期抗战免费补习学校,招收高小毕业失学贫苦青年二十余人补习初中语文、数学,进行抗日救亡教育。不久,补习学校与大同中学合并。1938年1月,杞县成立各界民众抗敌(日)后援委员会,国民党杞县县长谢随安任主任,杜、段与各界知名人士18人为委员,2月,中共杞县县委扩建为中心县委,杜任宣传部长。5月底,杜随中共杞县中心县委书记王静敏率大同中学部分师生四十余人到杞南赵村参加中共豫东特委书记吴芝圃领导的抗日武装。6月3日日军陷杞,杜等奉命联络地方各派武装,召集李广居、曹得林、刘悦亭等72支武装首领于赵村共商抗日救国大计。此后,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将杞南程庄李广居七百余人收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三团(代号汉阳)。
  1939年4月,杜任中共睢杞太特委组织部长兼睢杞太大队参谋长,两次取出其县城汇丰永商号本息四千余元为部队购买0弹药。1940年8月,杜在杞南谷熟岗与日军作战中被俘,辗转关押于日伪开封监狱,后经党组织营救及其亲友保释在家(开封)。不久,乘机出逃鲁西解放区。次年10月任冀鲁豫区第二十二专署司法科长。1942年12月到苏皖区做文化工作。1944年秋,经苏皖区党组织审查恢复党籍。
  抗日战争胜利后,杜先后任中共哈尔滨市一区委书记、松江省方正县县长、松江省贸易局长、粮食局长,与国民党开展军事、经济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杜继曾历任江西省水利局局长、长江水利委员会处长、华东军区国防工程处工程师、河南省治淮指挥部副指挥、水电部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为长江、淮河的治理和黄河三门峡水力发电站以及河南省科学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杜将节省的1000元工资寄杞县赵村,照顾生活困难的烈属,并多次回杞进行调查研究,向中共杞县县委提出多项有益建议。
  "文革"中,杜受林彪、--集团破孩,1972年5月含冤逝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组织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