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平(1906—1971)原名李子升。滕县(今滕州市)羊庄镇赵庄人。20岁到上海法租界以巡捕为职业作掩护, 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委任为上海法租界华捕地下党支部书记兼中共江苏省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1933年4月6日被捕入狱。 1937年8月,国共统一战线形成后获释,...[详细]
荆象海(1920—1971)桓台县人。曾任济南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区副主任。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济南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施工员、工区副主任等职。1958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1971年去世。 ...[详细]
侯金镜 (1920~1971) 北京人。中共党员。1939年毕业于陕北公学分校。历任晋察冀联大文工团干事,冀西阜平抗联会宣传部副部长,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副团长,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科长,《文艺报》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党组成员。长期从事文学组织、文学工作,并多年从事文艺理论批...[详细]
郝福云(1880—1971)艺名“六丑”。东明县郝桥村人。大弦子戏演员。13岁学戏,工丑行。出科后参加滑县大弦子戏班,在豫东、豫北和鲁西南地区演出。后参加定陶县曙光剧团。他嗓音洪亮,吐字清晰,尤以道白见长。表演泼辣细腻,幽默风趣,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代表剧目有《借靴》《张大德...[详细]
韩寿臣 (1904—1971)号鹤松。安丘市人。193 6年,在董家王封村组织训练民团,又在牟山观主持第一乡农学校,主管军事训练。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地方自卫队和乡农学校的部分学生为骨干,成立了抗日游击队。1938年游击队编入厉文礼部, 他任十团团长。1943年2月,厉文礼公开投降日军后,他任伪鲁...[详细]
傅东华 (1893~1971) 浙江金华人。1912年毕业于南洋公学。历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译,浙江省东阳县立中学英文教员,北京高等师范英文讲师,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月刊执行编委,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书局《辞海》所编审、《辞海》(语词部分)主编。1913年...[详细]
董汝勤(1910—1971)女。安丘市人。1927年在济南文美中学求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任团支部书记。1929年在青岛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之后,历任中共青岛市委秘书、秘书长,北平市革命互济会主任、冀中区十地委宣传部长、中共霸县县委书记、中共冀中区委第一地委书记等职。解放后历任北京市民政...[详细]
董风云 (1903—1971)沂源县鲁村镇鲁村四村人。省农业劳动模范。1945年4月起,在本区任调解委员。1946年任村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莱芜战役前夕,带领群众为部队筹措粮草。同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时, 任难民队队长,带领南麻、鲁村、张庄、黄庄、燕崖5个区的群众向黄河北转移...[详细]
崔振华(1921—1971)高青县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在垦区抗日根据地担任领导工作,为建设垦区根据地做出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共晋云县委书记、中共丽水地委组织部长、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温州市委-等职。 ...[详细]
曹克明(1903—1971)原名曹世德,字克明。诸城县(现为市)人。1927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被安排到中共山东省委工作。1929年4月调任中共青岛市委常委, 5月代理青岛市委书记。7月2日中共山东省委遭破坏,经团省委和中共青岛市委商定,由曹克明、党维蓉、徐宝铎3人组成中共山东省临时...[详细]
毕鸣歧 (1902—1971)字凤岗。利津县毕家嘴村人,著名工商业家。9岁起读私塾6年。1921年,入济南德育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沈阳礼和洋行、福茂洋行、张家口华德洋行和上海德孚洋行任翻译、文书、华人经理等职。他早年同中共地下党员王华庭有联系,并做过对革命有益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人民政...[详细]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发出了开展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天津富商毕鸣岐率先捐献飞机1架,带动天津市民主建国会和工商业联合会的会员捐献飞机5架,并以华北人民赴朝慰问团副总团长的身份赴朝慰问。 毕鸣岐是山东利津毕家嘴村人,出身贫苦。他先作洋行的职员、买办,尔后随着经济实力的...[详细]
朱务善 (1896—1971)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科学出版社副社长。 湖南省津市人,1896年生于津市一个晚清秀才家庭。少时在津市大成高等小学读书,后考进澧州中学堂,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喜《饮冰室文集》、《新民丛报》等,从中吸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1919年4月...[详细]
周玉成 (1904——1971)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总后勤部副部长。 湖南省祁阳县人,1904年3月15日出生于祁阳县一个贫苦人家。1920年入湘军当兵。1926年1月投身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一师,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7月22日参加由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28日即由连队-表罗立...[详细]
周鲠生 (1889——1971)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外交部顾问,法学家。 湖南省长沙县人,原名周览, 1889年生。早年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先学实业,继攻政治经济学,加入了同盟会。1909年回国。1913年,与好友杨端六等在汉口创办《民国日报》,并任,抨击军阀专横,反对...[详细]
赵兰芝(1927—1971),女,曾用名赵玉兰。山东省定陶县封庄人。 赵兰芝25年(1936)进入山东省曹县科班学戏。在三年学艺中,早起晚睡,挨打受气,吃尽苦头。29年(1940)进入成县三义堂戏班。31年(1942)回到原籍定陶县长盛戏班。期间,饱尝了旧中国卖艺人的苦难与辛酸。一次...[详细]
赵恒惕 (1880——1971) 湖南省省长,湘军总司令,台湾“国民政府”资政。 湖南省衡山县人,1880年12月25日出生于衡山县白果镇赵家湾。少年在家读书,后入湖北方言学堂。1903年赴日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先后加入黄兴组织的革命同学会和孙中山领...[详细]
张经武 (1906-1971) 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中共中央-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人,1906年7月15日出生于酃县沔渡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三师范。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冬进入中央苏区,先后任红军...[详细]
曾涤 (1913-1971)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共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3年4月出生于浏阳县山下乡桥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参加农-动。马日事变后,参加了中共浏阳县委组织的农军攻打长沙战斗,任敢死队队长。后又多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