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武(1890~1970),义和镇王集村人,开明士绅。 王香武出生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逃荒要饭,当长工,贩鱼虾,难得温饱。近20岁时,借亲戚80吊钱,到西双河买了几亩荒地垦种。他勤俭精明,日子渐有起色。 1921年后,黄河在义和庄一带淤出大片好地,王香武举家迁到义和庄以东王家集村,一面开...[详细]
王维舟(1887~1970),原名王天桢,四川省宣汉县清溪人。川东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唯一见过列宁的老布尔什维克。青年时代参加辛亥革命和四川的护国、 战争。 1920年5月在上海加入朝鲜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被批准转入中共。因...[详细]
孙道粹,(1897~1970),字纯五,号养粹居士,上土市镇上土市村孙家湾人,1918年考入清华大学次年转入北京大学经济系。1923年毕业,在北京朝阳大学附中和京师第四中学任教员。1927年经中共党员高语罕推荐去南昌就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教育科科长,常与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切磋文史和考古学,继任北...[详细]
盛世才(1892-1970.7.13),原名振甲,字晋庸,号德三。中华民国陆军上将,政治家、军人。1892年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汉族旗人。他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乱世魔王,自1933年到1944年间全面控制着新疆的军事、政治,号称“新疆王”,唯我独尊。他把新疆政府和共产党、国民党合称为“中国三大...[详细]
倪自立(1932-1970) 籍贯河南省开封市。1949年7月参加革命。195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书、参谋、副处长、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曾荣获云南省大理苗族白族自治州“模范党员”称号。1970年9月在云南省下关市因公牺牲。时任零四二五部队军务处副处长,大理县革命委员会主任。事...[详细]
李为涟(1866—1970)李为涟,号文漪,新余市水西镇白水塘村人。家境贫寒。18岁时,一面在村里设私塾,教蒙馆;一面刻苦自学,奋发上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附生。1907年他21岁时官费留学日本。1908年—1910年入日本普通中学,1910——1914年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15年—19...[详细]
李铁民(1906—1970) 又名锡元、乾三。应城城台乡李家湾人。1921年就读于武汉中学,后转入上海惠灵英文学校专修英语。1925年修业期满,考入上海持志大学政治系学习。“五卅惨案”发生后,参加上海学生会。次年初,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持志大学党支部书记,从事 工作...[详细]
林香才(1917.12~1970.10),曾用名林正启,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县(今澄海区)东里镇明德村人。1937年在澄海南砂乡参加“青抗会”,积极进行抗日救亡工作;194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任中共澄海南砂党支部书记;1949年2月至1950年11月任澄海苏北区武工队长、中共澄海县苏北...[详细]
李济林(1892~1970)安国西章令村人。自幼家境贫寒,成年后以扛长工为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地下交通员。1947年新保安战役前,年过五旬的李济林报名支前未批准,他只身赶到支前民工团驻地,硬抢了一副担架。每逢行军,他一路上总拾一大捆柴草,到宿营地后抢着为民工、伤员烧洗脚水、做饭。战...[详细]
李丙炎(1898~1970)字惠南,别名津南布衣、文古山房主人等,庆云县李店村人,画家。李丙炎自幼喜爱绘画,立志自学,由《芥子园画谱》入手,遍临历代名家作品,山水、花卉无所不工,尤以山水画见长。中年时,李丙炎在天津塘沽一带谋生,曾在一家画店装裱书画,从而饱览名家作品,眼界大开。中年后,李丙炎回到...[详细]
廖胜敬(1915.1-1970),出生在万源市石塘乡长田坝村廖家老房子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廖祖顺(1957年12月15日万源县人民委员会批准为烈士),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母亲胡氏出生于农民家庭,勤劳俭朴。廖胜敬六岁时,母亲因病无钱医治离开人世。一家人靠租种的一亩水田、两亩旱地无法生活,于...[详细]
何明清(1897~1970)原名凯瑟琳·霍尔(KathleenHall)。女。新西兰人。耶稣教徒。1922年被新西兰圣公会派到中国,先在北京、山西等地传教行医。5年后调往安国博爱医院任护士长并负责行政管理工作。此间,她举办过两期护士培训班,培训出60名女护士。 1938年,她到唐县、曲阳交界...[详细]
谷万川(1905~1970)望都谷家村人。出生于清末秀才家庭,读完私塾后考入城内第一高小。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在童年时代听来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他整理出35篇童话,成《大黑狼的故事》一书。由周作人作序,1929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成为一时名作。 ...[详细]
郭任远(生于1898年,逝于1970年8月14日),广东潮阳县铜钵盂村人,早期激进的行为主义者。郭任远在20世纪20年代挑起了关于本能问题的论战,轰动了美国心理学界。此后他提出心理学应该以人类或动物的行为或动作为研究对象,坚决主张抛弃心理学中一切主观性的名词术语,被称为“超华生”的行为主义者。 ...[详细]
顾大川(1909~1970)原名谷大川。完县(今顺平)南神南村人。保定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今北京)做小学教员,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先后任党支部书记,中共北平市文化委员会委员、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相继任中华...[详细]
符桂森(1899~1970),黎族,白沙乡儋州村人。兄妹4人,他排行老大。7岁丧母,家境贫穷。父亲向地主王亚福借了6称(每称约50公斤)稻谷,限定3年还清,否则以一头水牛抵偿。他年仅7岁就被迫到王家放牛,一直干了3年零3个月。一年除夕,王亚福说他父亲还欠债,派两个家丁将他的父亲抓去毒打,并要他继...[详细]
戴铭巽(1903—1970),号凝之,江苏镇江人。1924年毕业于上海商科大学即国立东南大学商科,1929年留学英国,先后就读于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和爱丁堡大学商科,1931年获商学学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受聘担任武汉大学经济系特约讲师,次年秋季晋升为专任教授。主讲簿记学、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他...[详细]
戴桂蕊(1910─1970)湖南湘乡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国20年(1931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机系,民国25年赴英国皇家学院研究班深造。建国后,历任湖南大学工学院院长,华中工学院内燃机教研室主任、教授,吉林工业大学教授、科研处长,镇江农机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等职。曾与北京农机所合作研制世界...[详细]
陈源(1896—1970),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字通伯,笔名陈西滢。江苏无锡人。 学习经历1908年考入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附小读书。1921年留学英国读中学,先后在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主要事迹1924年在胡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