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木(1891~1969年),又名郭梦熊,字卓如,乳名以焯。清光绪十七年(1891)十月生于斜滩镇的一个书香世家。早年就读于福安三中及省法政学校。民国6年(1917)留日,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专科,获学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福建法政学校教员、省立第三中学校长。与当代名流陈绍珊、卢雁洲、高登...[详细]
高拜石 (1901~1969年) 字懒云,号般若,晚号芝翁,笔名南湖、芝叟、介园、难云。祖籍浙江镇海,闽县(今鼓楼区)人,家住杨桥巷口。民国10年(1921年),毕业于北京平民大学文科,在京与高伯奇合办《心声晚报》,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13年,返闽主持《民国日报》,自办《华报》、《毅...[详细]
傅东华(1914~1969)原名傅永录。民国三年(1914)出生于宜川县云岩镇曲州村一个农民家庭。十八年(1929)他考入云岩高级小学,受到学校校长赵正化(宜川地下党组织的宣传委员)的教育和影响,激发了爱国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二十四年(1935)2月,他参加了宜川县抗款义勇军,任第二大队副...[详细]
范文澜,字仲云,号芸台,笔名武波、武陂,绍兴城区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1917年毕业后,任北大校长蔡元培私人秘书。1918年起,先后任教于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河南汲县中学、天津南开中学。1925年,任南开大学教授。“五卅”惨案发生后,参加天津反帝--。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负责中共...[详细]
杜嗣尧(1900~1969),字少雄,店镇贺家沟村人。因家境贫困,童年失学,14岁才读小学,1923年考入绥德师范。曾参加反对校长高竹轩克扣学生的-斗争并取得胜利。1924年秋,共产党员教师王懋廷来到绥德师范,协助李子洲宣传马列主义,在学生中开始建立党组织,杜嗣尧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成立了...[详细]
段生福(1890—1969),樊学乡段新庄人,一生急公好义,修桥补路,坚持不懈,众皆感佩。民国33年(1944),曾出席三边分区群英大会,誉为甲等劳动英雄。 民国11年(1922),离生福家70多里的铁角城有一段脚户行走的大路被水冲毁,不好通行。他自备口粮、工具,花了100多个工,新开山路...[详细]
陈兴砚(1889~1969年) 陈兴砚,字体研,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生于永春县岵山。弱冠南渡马来亚槟城,20多岁转赴印尼雅加达。初当店员,后贩卖咸鱼及其他物资(违禁品)。嗣设立雅加达万源号出入口商行,后扩大为万源公司,经营土产和咸鱼出入口业。30年代,已有"咸鱼大王"之誉。发迹后投资房...[详细]
陈兰生(1898~1969),字敬存,笔名公弢,岐岭乡霞山村人。出生数月,父亲去世,家境日艰,但他自幼一心向学,勤习不辍,终于在亲友资助下修完福建省立九中学业。嗣后在厦门一家报馆做英文翻译,20岁,赴南洋谋生。从马来亚飘泊到缅甸,先供职教育界,不久被聘为《仰光日报》。从此便在该报工作,直到日军侵...[详细]
陈兰芳(1885~1969) 陈兰芳,广东东莞人。早年在莞城万益炮竹庄做伙计,后赴香港谋生,略有积蓄后回莞城创建陈泰记,生产烟花炮竹。清光绪三十四年,在九龙旺角首创广万隆炮竹行的叶兰泉,因年事已高,将广万隆全盘转让给陈兰芳。从此,陈便垄断香港炮竹行业,很快,他的炮竹远销到北美、澳洲、印度、南...[详细]
陈克桂,县城东街(今万贤街)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一月十四日生。少家贫,以沿街贩卖糖饼、水果补贴家庭。宣统二年(1910年)开始创业,初与好友合伙承包水果采销,几年后独自收购地产中药天冬等,运往浙江温州销售。民国21年(1932年),与罗雨川等合资兴办新宁轮船公司,购买80吨位福兴号木...[详细]
陈德良(1915~1969年),又名奕刘,泉州人,民国4年(1915年)农历十月生。父亲陈家谋是制花艺人,在梦粿巷(今花巷)开设晋发制花店。 陈德良14岁随父做纸花。16岁在泉州南门钱庄当学徒,后被老板解雇,只好再回家制花。遇旺季,夜以继日,拼命生产;淡季,捏小糕人、小动物及做蜡金鱼、走马灯...[详细]
蔡学团(1900~1969) 蔡学团,藤山下渡(今仓山下藤路)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祖父、父亲都是受雇于外国人的工人,家境贫寒。蔡学团小学毕业以后,靠亲戚资助入福州鹤龄英华书院读书。民国9年(1920)毕业后考入北平税务专门学校,成绩优秀,提前一年毕业,民国12年到厦门海关见习...[详细]
蔡维作(1921~1969年),又名蔡汉源、陈坚。民国10年(1921年)出生于晋江县石狮容卿村(今属石狮市灵秀镇),家境清贫。8岁入容卿小学读书,品学兼优。因家中劳力缺乏,完成初小课程即辍学务农。维作禀性刚强,是非分明,敢于反抗邪暴,干活伶俐勤快,熟悉各种农活。 民国26年秋,为逃避国民党...[详细]
安宇(1907~1969),崇安县岚谷际下人,先后就读于崇安县立高等小学和福建省立中学。民国16年(1927)7月,在福州省立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月底回到崇安,在陈昭礼、徐履峻主持下,参与组建中共崇安县特别支部,任宣传委员。随后在崇安县立高等小学任教,向学生宣传革命道理,发展进步学生加入共青团。...[详细]
朱凤豪(1899~1969年) 江苏宜兴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上海大同大学数理专科毕业,曾任江苏南通农科大学教师、江苏省立常州中学教师、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理科主任。解放后,任吴淞中学校长、杨浦区第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国数学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1959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详细]
张永河(1926.4~1969.5),河南省巩县人。1952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任开封市医药公司保管员、营业员、批发部主任、业务科长,公司副经理兼工会主席,开封中药厂党支部书记等职。1953年结合西药行业特点,推行西药商品分格定额保管法(一眼清放货法)和流水点货法,提高工效一倍多。1954年10...[详细]
张心澂(1896~1969) 字仲清,广西永福县人。北京译学馆毕业。抗日战争前,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会计长。抗战初回广西,任广西省政府会计长,兼广西会计人员训练所所长、广西省立桂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校长。解放后,曾任广西大学教授。1953年受聘为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 长期从事会计工作, 是...[详细]
张图书(1892--1969.12)乳名来,温县马庄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二儿子被恶霸马××开 打死,之后,全家八口人病饿死了五口。1947年土地改革时,张分到了土地,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6户群众进行农忙季节变工,以后又逐步把变工发展成常年互助组。 1951年,他种的“狼尾谷”亩产1...[详细]
张仁初(1909-1969),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09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