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人物

范文澜

[公元1893年-1969年]

范文澜为[公元1893年-1969年]

  范文澜,字仲云,号芸台,笔名武波、武陂,绍兴城区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1917年毕业后,任北大校长蔡元培私人秘书。1918年起,先后任教于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河南汲县中学、天津南开中学。1925年,任南开大学教授。“五卅”惨案发生后,参加天津反帝--。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负责中共南开学生支部工作,后因天津党组织遭破坏,失掉组织关系。“四·一二”-政变时,被天津当局通缉,得南开大学校长张柏苓协助,离津去北京。1927年下半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朝阳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等校任教授。1930年9月,被阎锡山作为共产党嫌疑分子被捕,经营救获释。1932年,任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国文系主任,次年秋任院长。1934年秋,因营救被捕中共党员再遭被捕,经蔡元培等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24人联名具保获释。1936年夏,任河南大学教授。1937年,在河南大学参加抗1938年,应李宗仁之邀,参加第五战区抗敌工作委员会,从事-工作。1939年9月,在河南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1月,范文澜到延安,任马列主义研究院历史研究室主任。1941年,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教研室主任,专门从事历史学研究,撰写了《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等专著,受到毛泽东高度评价。1944年5月,调中央宣传部工作。1946年冬,离延安赴晋冀鲁豫区工作,参加边区文教战线工作。1947年3月,先后任北方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等职。1949年9月,受中华全国社会科学工作代表会议的推选,参加了中国人民政协一届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范文澜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务委员,当选为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九届中央委员。
  范文澜毕生从事历史研究,是现代中国史学界为数不多的大师之一,对中国史学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古代史和近代史分期、汉民族形成、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农民战争、封建社会延续等均有独到见解。其《中国通史简编》是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初版于194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新改写,共出版一、二、三编,至隋唐五代,未及完成而去逝。所著《中国近代史》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开创著作。一生留下许多著作,收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79年出版的《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 (张显辉 整理)
同年(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