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兴德 (1906—1967)淄博市淄川区张庄乡大马陵村人。 省林业劳动模范。1951年被选为村造林委员会主任、林业队长。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1300亩荒山上种植各种用材树、经济树达29万余株,纯林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24%, 使大马陵村成为市级林业生产先进单位。他多次被评为区、市...[详细]
王祝晨 (1882~1967) 名王世栋,字祝晨,因其体态胖大,意志坚强,绰号“王大牛”,1882年出生。齐河县安头乡王举人庄人。是山东教育事业的先驱者、民国初年“山东四大教育家”之一。幼年读私塾,智力超群,博闻强记,有神童之称。1902年中秀才,1903年考入济南书院。1904年考取山东师范...[详细]
王太东(1891—1967)莱芜县北柳子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行医60年,医德高尚,在莱芜、临朐、沂源等地享有盛誉,编著有《重订胎产方书》《丸散良方》《四诊要决》《女科要旨》等。曾当选为沂源县第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于1967年去世。 ...[详细]
王树芝(1911—1967)沂水县胡冈岭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沂水县乡长、区长,沂北县县长、中共沂北县委书记、莒沂县委书记等职。1952年后历任洪山煤矿党委书记、淄博市劳动局局长、淄博市副市长、淄博市革命委员会常委等职。 “文革”中遭破孩,1967年11月去世。1978年7月,中共...[详细]
全国军属模范 王水莲,连江县马鼻尖墩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出生于贫农家庭。16岁时嫁给透堡乡杨孝知为妻,生有3子。1924年杨孝知去世,王水莲一边操劳家务,一边做杂工养家糊口,还省吃俭用送次子杨而菖读书。 杨而菖在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9月,初中毕业后到官岭...[详细]
王士栋(1946—1967)泰安县季家庄(今属泰安市岱岳区)人。山东省军区一等功臣、 革命烈士。出身于贫农家庭。1966年3月入伍,为省军区独立一师一团二营战士,担任警卫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的任务。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刻苦钻研军事技术,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制服正在田...[详细]
王伯谨(1913—1967)原名王敬传,字伯谨,曾用名朱涛。阳谷县王营村人。1933年考入阳谷县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在阿城县立第三高级小学任教师。193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历任中共阳谷县西北组组长、第三区区委书记、县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县委副书记等职。参加筹建了谷山游击队、八路军...[详细]
田耕莘(1890—1967)字聘三。世界基督教公教第一位中国籍枢机主教。阳谷县张秋镇人。1901年领洗入教。1904年—1916年先后在阳谷坡里庄小修道院、大修道院研读。1918年晋铎,在阳谷、汶上、巨野、单县、诸城、范县、鱼台等地传教。1929年入圣言会。1931年到嘉祥、郓城等地传教。193...[详细]
孙子玉(1894—1967)文登县(今文登市)文城三里河村人。1923年在文城创办女子小学任校长。1927年加入国民党,任文登县教育局长。1932年任省立第七乡师总务主任,1937年后参与抗日工作。1940年后历任县抗敌协会主任、胶东行署参议会副参议、司法处处长等职。1950年任省高等法院民事庭...[详细]
孙沈波(1926—1967)女。邹县人。1946年春考入冀南艺术学校,1947年参加冀南文工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多出戏剧的演出并饰重要角色。1951年后到保定速成中学学习,1956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分配到河北省-工作。1959年调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支部书记。“文革”中遭破孩,含...[详细]
邵力子(1882—1967),绍兴陶堰乡(今陶堰镇)邵家漤村人。初名景奎,字仲辉(取义“奎壁连辉”),进校时,改名闻泰,任《民立报》时,笔名力子。初读《论语》、《诗经》,11至15岁在家研读完《康熙会稽县志》、《嘉庆山阴县志》、《道光会稽县志》、《绍兴府志》、《会稽先贤传》、《会稽后贤传记》等绍...[详细]
邵德孚(1897—1967)沂水县后马荒村人。1917年肄业于临沂-中学,后到沂水当小学教员。 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翌年4月,任中共沂水支部委员,以国民党沂水县党部宣传部长的公开身份为掩护,秘密组织农民协会, 开展农-动。1929年5月,中共沂水县委遭破坏,负责...[详细]
曲月伦(1944—1967)掖县(今莱州市)埠后村人。1962年入伍。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伍期间,曾舍身救险。1967年8月,奉命运输战备物资到西藏,不顾个人安危从帕龙山塌方处进入险区,不幸发生山崩遇难。所在部队为其追记一等功,-授予曲月伦等10烈士“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详细]
钱振帮(1892—1967)费县小探沂村人。1955年任农业社社长后,带领群众深翻整地,改良土壤,打井浇地,同时成立运输队、装卸队,改善了生产条件和社员生活,使全村人均口粮达到250公斤,工值达0.8元。1958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
钱同高(1888~1967) 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武进人,是常州市著名的儿科医生。其祖先自明末起,就在常行医,代有名家,到钱同高时已历十世。他从光绪二十九年随父习医,秉承家学,深究诸家方书,博采古今学说,在光绪三十四年开始应诊。先在西门敦仁堂,后迁城中化龙巷,由于医术精湛,为人...[详细]
潘光旦(1899-1967) 原名潘光亶,字仲昂,笔名光旦。江苏宝山县人(今属上海市)。著名的社会学家。1913-1922在清华学校学习。1922年赴美国留学,先在纽约普夏州哈诺浮达茂大学主修生物学,1924年获学士学位。1925-192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修动物学、古生物学、遗传学...[详细]
宁祥雨(1909—1967) 字瑞霖。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平度宁家村人。宁祥雨19岁到牡丹江谋生,22岁返乡当“货郎”,并学中医,习针灸。1940年再度离乡,背着一个“丝绸包袱”只身闯“南洋”。此后便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侨居,常以针灸为人治病,逐渐成为当地华侨中的知名人士。 1945年日本投...[详细]
孟宪承(1899—1967),江苏武进人。现代教育家。早年毕业于上海的南洋公学中院和圣约翰大学。1918年留学美国,入华盛顿大学专攻教育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后又赴英国,在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回国后以毕生精力从事教育工作,献身教育事业。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局...[详细]
吕尹波(1921—1967) 曾用名吕泽、博泉、韧博。平度吕家集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平西县党组织发起人之一。1940年任胶东《大众报》社部长,后历任鲁中前线记者团团长, 新华社鲁中分社记者、主编等职。1946年1月任济南军调部记者团团长。解放战争期间长期兼任张鼎丞司令员的政治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