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麟 (1892-1965),山东省济宁市人。早年在当地师范学校就读,后考入山东省膝县华北神学院攻读神学。1918年来到哈尔滨西门脸基督教信义会,从事传教工作。1927年哈尔滨基督教信义会教徒、工商界有识之士武百祥、赵禅堂等人发起了"自立"运动。他给予积极支持,同年7月3日正式成立"哈尔...[详细]
雷凑使(1901~1965年),女,畲族,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凤都乡冈头仔村的畲农家庭。因家贫,周岁即送与当地半山村肖茂昌为童养媳。民国33年(1944年)夫殁,她租佃几亩田以赡老养幼。民国35年,左丰美率游击队从闽中转移到闽东北地区,在南(平)古(田)(建)瓯边沿山区开展游击斗争。...[详细]
金少霞 (1932-1965.6) 金少霞,女,原名张春玲,辽宁省锦州市人。14岁于锦州大戏院投名演员金紫霞学艺3年。先后在承德、锦西、本溪、沈阳等地演出。1956年到呼兰评剧团挑梁演出,和其爱人小生演员田雨春联袂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面桃花》、《孔雀东南飞》、《小女婿》等,场场爆满...[详细]
江朝宗,字念初,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6)生。福建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就读于省立建瓯乡村师范学校特科,民国20年(1931)毕业,历任建瓯县立建治小学、南库小学、西门小学及水吉中心小学等校校长及民办曙光中学、火星小学教员。执教35年,终生从事教育工作。 朝宗崇奉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详细]
霍祝三(1879~1965)原名居华。陕西绥德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绥德中学堂,三十三年(1907)毕业后在家乡办私塾,宣统二年(1910)在义合两等小学堂任教,后任校长。 辛亥革命后,霍拥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在农村宣传新思想,1924年冬,李子洲在绥德省立四师点燃了革命火种,义...[详细]
黄省三(1882~1965) 黄省三,名思省,广东番禺人。幼时随父习医,17岁学成,行医故里。清宣统元年(1909)迁居广州南关西横街,设“黄崇本堂”医寓,诊务极旺。民国13年(1924)赴港,在跑马地礼顿山道继续执业,驰名省港澳。 建国后,他向往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建设,应广东省人民政府...[详细]
黄琬(1885~1965年) 黄琬,字孟奎,原籍南安县六都(今属洪梅乡)。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于福州田□状元埕泉泰茶栈内。其四伯为清末武状元黄培松,其祖父贻琴、父亲伯均为当时名人。 黄琬幼师林琴南,就读苍霞精舍。后移读福州仓前山英华书院,修习8年零4个月英文,毕业后就读北洋大学...[详细]
龚礼逸 (1902~1965年) 名纶,号习斋,以字行。侯官县人,家居城内。祖父龚易图,工诗,善书画,能篆刻,筑大通楼,藏书5万卷。龚礼逸早年临摩祖父墨宝,续学唐李北海《岳麓寺碑》,后专魏碑。礼逸由帖入碑,主帖求变,集碑学帖学,溶入个性,从中悟变。50年代,在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山水...[详细]
龚连山 (1917-1965年)四川省宣汉县人。1933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四方面军第四军。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参加多次战斗,两次负伤,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抗战胜利后,调延安中央党...[详细]
高步仁(1907—1965) 本县槐树岔乡好地坬村人,出身贫寒农家,少小在家务农。1933年参加红军,与共产党员拓嘉祯等人在靖边、横山、安定(今子长)等县交界处从事武装斗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秋创建陕北工农红军第十游击支队,步仁任支队长,拓嘉祯为政委。1935年初在陕北苏区...[详细]
傅秉常(1896~1965) 傅秉常,原名耿衣裳,祖籍广东南海九江人(后迁佛山)。10岁随父赴香港。先后就读于育才书院和圣士提反男中学,继入香港大学工程系读书。民国5年(1916)12月毕业,旋即在圣士提反男中学任教。民国7年任广州军政府总务厅印铸科科长,后赴沪,任职于上海沪杭铁路局。翌年任...[详细]
冯友石(1889~1965)原名良品,字幼石,后改为友石。陕西长安人。19 05年考入陕西第一师范学堂(优级班),各科成绩优异,尤喜美术绘画,得日籍美术教习松吕正登、足立喜六等器重,特为指导素描、油画和水彩画,得西洋画之法理。1910年毕业,即与友人马开臣参加反清活动。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详细]
方玉莲(1874~1965) 方玉莲,女,广东开平人。出生于贫苦农家,嫁与本县西成村周姓村民之后,仍在农村种田。她性良善,乐于助人,常出钱出力办公益事。 民国27年(1938)10月,中共广东西南特委在开平成立,特委领导人常借周家隐蔽活动,妇委委员周志筠也寄住她家。方受到影响教育,逐渐明...[详细]
方莹 (1889~1965年) 字琇若,闽县人,父辈由宫巷迁居朱紫坊。先后就读闽县高等学校、北京闽学堂、上海南洋中学。民国2年(1913年),考入吴淞商船学校高等班;民国4年,转入南京海军 -学校。民国7年毕业,任“海筹”舰航海候补员。民国11年,历任“建威”军舰-官、“普安”运输舰上尉...[详细]
杜衡(1907~1965)又名杜振庭、杜振清、杜励君。陕西葭州(今佳县)人。1925年在绥德省立四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共青团绥师特支组织干事、共青团绥德地方执委会宣传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石谦部队做 工作。1927年到西安,先后担任中共西安第二部委书记、陕甘区执委会候补委员、陕...[详细]
董义芳(1902~1965年),原名董添木,泉州南门米埔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民国4年(1915年),董义芳进南安县岑兜村福庆兴高甲科班学戏,拜著名师傅陈坪为师。 董义芳学戏之初连龙套脚色亦难承担,被称为“放尿角”。董义芳决意发奋,每日凌晨到野外练唱腔,夜晚在月下练台步;饰演杂...[详细]
崔岳瑞(1896—1965),字跃坤,红柳沟镇卜掌村人。幼年牧羊,曾读过两年私塾。 岳瑞21岁时,嫂患脚漏病,父请巫神作法,让他伺候巫神至本村庙堂提拿作崇的凶神恶鬼,结果鬼神未见,病人依旧。嗣后,复陆续请巫神驱邪,请了几个巫神都无效,迁延3年,人死财尽。岳瑞目睹巫神骗财害命诸端恶迹,深信人世...[详细]
储茂章(1892~1965) 本县双河口人,民国八年(1919)随父储春庆迁居西乡私渡河务农,并在当地娶妻。二十一年(1932)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西征进入陕南,储茂章因-返紫阳避居月余再至西乡,经 陈定乾介绍,于次年初参加川陕边区游击队,并在马儿崖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担任游击队长...[详细]
陈胜志(1920~1965) 又名刚娃,十里乡薛家沟口人。父母早丧,家境贫穷,十二岁时,到箱主王德朝的汉调二簧班学艺,初习生角。首次扮演《扫雪》戏中的丁生,动作逼真,催人泪下,荣获银牌。十五岁后改习净角,在名净大师吕庆华教导下,苦练唱、念、做、打四功,噪名益进。素以扮演《出五关》、《空城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