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1893.6.21-1964.5.2),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入汉姆林大学、哈佛大学深造,获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详细]
斯行健,古植物学家 1901年3月11日生于浙江诸暨。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1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4年7月19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我国古植物研究的先行者。描述古植物3000多种,创...[详细]
庞俊 (1895-1964年),祖籍重庆市綦江县,字石帚,室名养晴室(有《养晴室诗录,词录》等)。早年肄业商业学堂,以贫辍学。后为塾师,并勤奋自学。1924年后,历任成都高等师范学院教授、成都师范大学教授、华西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光华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四川大学教授等职。解放后,仍任四川大...[详细]
刘骥 (1887-1964):字菊村,钟祥郢中人。1905年考入湖北高等小学堂,以后转入东三省讲开堂毕业,任过新军第二十镇下级军官。1911年,随新军第二十镇在滦洲发动武装-,响应武昌起义。1912年,任湖北都督府参谋。 1913年,刘骥考入北京陆军大学第...[详细]
李康年(1898~1964),曾用名李良康、李左之。浙江宁波鄞县人。父李国盘系清末秀才。李自幼从父课读,文章书法有成。民国10年(1921年),进宁波棉业交易所任秘书。民国18年,在上海中国化学工业社任总务科长。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受民众爱国抗日、-运动的影响,建议并取得方液仙的支持,联络...[详细]
靳树梁,(1899.1.1-1964.1.1),冶金学家。河北徐水人。192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东北工学院院长、教授。参加拆迁汉阳和六河沟钢铁厂至大渡口,以及组建威远钢铁厂。1943年因改进高炉炉顶布料装置获中国工程师学会论文奖,并先后获几项发明专利。1949年后,在恢复鞍钢和本钢生产中,深入实...[详细]
晋德明(1915--1964)生于裕溪口一个贫苦家庭,18岁起在裕溪口码头做抬煤工,长期过着挨打受骂的苦难生活。芜湖解放后,翻身成了主人,先后入裕溪口搬运办事处,加入搬运工会,转入芜湖港务局后,当过装卸工、二大队小队长、大队副等,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直到逝世的十多年工作中,勤勤恳恳,...[详细]
奚国光(1906--1964),名居洁,号枕流,芜湖县陶辛人,地方知名士绅。 奚6岁开始启蒙教育,1919年考入芜关中学,后就读武昌私立中华大学,加入国民党,参加武汉读书会,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1927年,因不能返校辍学,经亲戚引荐任芜湖县农协委员及教育局委员、督学、股长、陶辛圩实验区副主任...[详细]
顾南群(1892~1964年) 字泽民。江苏启东人。毕业于日本爱知医学专门学校。民国6年(1917年)回国,次年创南洋医院与南洋医科专门学校,任院长和校长。民国27年6月,迁尚贤堂(今金陵西路淡水路口),并创建南洋高级护土职业学校。抗战初,率员为大世界收容所难民免费...[详细]
丁颖(1888~1964),字竹铭,别名君颖,广东高州人。 丁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生活在贫困的农村,目睹农民受压迫剥削的痛苦,激发其学农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的理想。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丁考入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就读。民国2年(1913年),考取日本公费留学...[详细]
曾俊臣(1888-1964),号正然(原名臣勋,字云安),威远县百胜乡(今东联镇)人。他幼年时,家道中落,寄居自流井外祖父家。9岁进盐井当学徒,20岁派做泸州庄客。1912年,曾俊臣在泸州开始独立创业,自营“荣记粮店”。1914年在泸州开设“大餐楼”酒馆。1920年投资经营“复兴荣”盐号,...[详细]
臧玉洤(1901—1964)河北完县人。医学家。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专长神经解剖学,对比较神经学有重要建树。曾积累大量切片和标本,为培养中国神经解剖学人才做出突出贡献。著有《神经解剖提纲》、《中枢神经传导通路》、《脑脊髓切片图谱》等。编译有《神经系统演化历程》、《人类神经解剖学...[详细]
王淑兰(1896—1964),湘潭韶山人,中共党员,毛泽民(毛泽东弟弟)的第一任夫人。 1945年5月,王淑兰同中共地下党员范卓(汝城人,1889—1974年,曾任临武县委书记、郴州行署副专员)一道,从桂阳步行到临武,自己谋生,做党的地下工作。当时,二老都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一天,王淑兰和...[详细]
王平陵(1898-1964),原名仰嵩,江苏溧阳人。作家。一师毕业后,曾在多所中学、大学任教。1920年发表小说《雷峰塔下》。曾主编《时事新报·学灯》,任《中央日报》、《大道》、《清白》主编,后主持《文艺月刊》,鼓吹民族主义。1949年去台湾,任中国文艺协会常务理事,主编《中国文艺月刊》等。著有...[详细]
寿振黄,字理初,1899年2月4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祖籍河南省,祖辈迁居浙江省,在诸暨定居。祖父寿德元在清末战乱中颠沛流离,家破人亡。战乱后做小生意维持生活。父亲寿萼庭两眼高度近视,臀部及左腿跌伤而骨折,勉强可以走路,在村里教私塾。辛亥革命后改教小学,不久便去世。靠他母亲东挪西借,勉强维持生活。...[详细]
銮披汶·颂堪陆军元帅(拼作Phibunsongkhram、Phibul Songkhram或PibulSonggram,1897年7月14日-1964年6月12日)泰国总理(1938年—1944年,1948年—1957年)1934年9月22日-1944年8月5日、1947年11月8日-1957年...[详细]
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1894年11月26日—1964年3月18日),美国应用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在电子工程方面贡献良多。他是随机过程和噪声过程的先驱,又提出了“控制论”的一词。 六岁那年,维纳有一次被A乘B等于B乘A之类的运算法则迷住了。为了设法弄清楚,他画了一个...[详细]
陆匡文(1892~1964)名焕,号曾陶、陶庵。广东信宜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08年加入同盟会,为同盟会信宜会长。 陆匡文,名陆焕,号曾陶,又号陶庵,1892年出生,水口镇水口村人。1908年入高州崇实中学读书,组织“雄辩学社”,与林云陔等交往极深,遂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与...[详细]
李披芳,名文定,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蓬溪县城人。1924年毕业于南充中学。次年,到江津县任21军司令部书记官和军需官。1926年部队换防重庆,他亲眼看见军阀刘湘在“三·三一”惨案中的血腥罪恶,不耻为伍,毅然离部队返蓬。 1930年后,任县女小、女中及师范班教师。1935年任县贫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