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翟德贵 [公元1921年-1961年]

  • 翟德贵(1921年~1961年) 艺名春喜,濮阳县郎中乡翟寨人。东路平调戏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普通农民家庭。11岁参加濮阳县"大公团",拜平调艺人刘歧山为师。初唱花脸,因喊腔用力过度,落下仰脖毛病,后改唱红生,因仰脖助声被誉称"仰脖红脸"。16岁以独角戏《罗成显魂》初露头角,成为"大公团"唱红脸...[详细]

陈树勋 [公元1874年-1961年]

  • 陈树勋(1874~1961),字孔言,号竹铭。广西岑溪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入梧州府梧州书院学习;二十九年考中进士,三十二年任翰林院编修。曾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 (1910年)当选为广西咨议局议长,民国元年(1912年)12月任广西民政司司长;7年后任苍梧道道尹,梧州中关监督, 广西参议会...[详细]

陈树修 [公元1884年-1961年]

  • 陈树修(1884~1961年) 陈树修,湖南益阳人。清代秀才,四代中医世家,少年秉承家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入太医院实习。清宣统三年(1911年),任医学文献考察员。民国3年(1914年),任广东龙门县县长。民国16年,来沪开设诊所。民国24年,任中央国医馆理事。民国36年,被...[详细]

陈金山 [公元1897年-1961年]

  • 陈金山(1897~1961),句容袁巷戴庄人。从小帮工,喜唱花鼓戏。1913年拜广德“李猫子”戏班班主李志荣为师。1917年登台演出。主演过除旦角外的小生、老生、大小花脸,在句容南乡、溧水、溧阳、江宁、高淳、金坛等地农村颇受群众欢迎。因戏艺高超,唱功出名,曾有花鼓戏的“梅兰芳”和“戏王”之称。在...[详细]

朱公谨 [公元1902年-1961年]

  • 朱公谨(1902—1961),字言钧,浙江余姚人。1919年考取清华留美预备生,1921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获数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在多所高校任数学教授。1946年起任交通大学数学教授,讲授“微积分”及“变分学”。1957年至1961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数学教研室主任...[详细]

周余三 [公元1905年-1961年]

  • 周余三(1905—1961)临朐县人。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济南市立一院副院长,济南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为济南市儿科专家。1956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 ...[详细]

赵泮馨 [公元1884年-1961年]

  • 赵泮馨(1884—1961)文登县(今文登市)河北村人。民主人士。曾任县立高等小学校长、乙种商业学校校长等职达24年。1911年加入同盟会。“七七”事变后,曾被各界公推为代理县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山东省文史馆馆员、省人大代表。精于书法,尤工草书,能诗善文,著有《古风集》《文登辛亥革命史略》等。...[详细]

杨积慧 [公元1927年-1961年]

  • 杨积慧(1927—1961)蓬莱人。全国劳动模范。14岁入青岛光际大戏院当放映练习生。 1946年8月到青岛华发电料行做实习电工。20岁时,任青岛真善美电料行电工兼副经理。1953年在青岛中国影剧院工作期间,研制成功同期马达整流器。同年,调至济南,在山东省电影公司工作。1958年,开始研制550...[详细]

杨鸿盛 [公元1887年-1961年]

  • 杨鸿盛(1887—1961)武城县祝官屯乡冶庄人。1949年带领群众组织互助组,被推为组长。同年又成立了武城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1952年荣获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农业劳动模范奖章。1961年病逝。 ...[详细]

薛定谔 [公元1887年-1961年]

  •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概率波动力学的创始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量子物理学之父。在固体的比热、统计热力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最重要的成就是创立了波动力学,提出着名的薛定谔方程。 埃尔温·薛定谔 英文名: Erwin ...[详细]

吴逸志 [公元1896年-1961年]

  • 吴逸志(1896—1961),名福胜,号锡祺,字学行,广东省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柏林大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广东国防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1937年4月1日晋升少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九战区前敌参谋长,1939年7月...[详细]

王亚凡 [公元1914年-1961年]

  • 王亚凡 (1914~1961) 原名正雅。河南内乡人。中共党员。学生时代参加“一二·九”运动,1939年后在剧团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曾任演员、导演、剧团负责人,先后在部队和中国作协从事行政、外事和党务工作。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王亚凡诗抄》,组诗《第一次航程》、《朝鲜见闻》、...[详细]

孙玺凤 [公元1892年-1961年]

  • 孙玺凤(1892—1961)字鸣岗。高青县元河乡洼里村人。国务院法制委员会办公厅主任、经济法律委员。1919年毕业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后考入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曾留学法国,获法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任山东省政府参议员,军法处副处长。1936年4月,被南京政府任命为威海卫专员公署专员。上任后...[详细]

宋纪方 [公元1911年-1961年]

  • 宋纪方(1911—1961)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宋家坨人。世代租盐滩晒盐为业。他为人正直,乐助乡邻,深受村民拥戴。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村党支部书记。1952年,他带头组织11户盐民成立盐农互助组。1953年秋,盐、农两业全面丰收,产盐4526担。1954年,该互助组发展成为全县盐区第一个生...[详细]

施北衡 [公元1893年-1961年,国民党陆军中将]

  • 施北衡,1893年出生,浙江缙云人。乳名汝福,原名机,字伯衡,后改北衡,国民党陆军中将。浙江陆军小学、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炮兵科及陆军大学第六期毕业。1916年,参加讨袁军事活动。1919年,入陆军大学第六期,毕业后历任浙江军官教育团教官、第一师炮兵营长、师...[详细]

沙可夫 [公元1905年-1961年]

  • 沙可夫(1903-1961),男,原名陈维敏,海宁新仓人。我国无产阶级艺术教育的开拓者、大众文艺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戏剧家、文艺理论家和翻译家。1926年赴法国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中共旅欧总支书记。回国后曾任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主编、中华苏维埃大...[详细]

潘世征 [公元1916年-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潘世征(1916—1961)湖南省宁乡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军医处卫生队队长,红六军团卫生部医生,第十七师野战医院医务科科长,军团后方医院院长,军团卫生部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详细]

栾鸣岗 [公元1887年-1961年]

  • 栾鸣岗(1887—1961)原名栾肇凤。淄博市博山区大街人。其祖父栾玉章为奉政大夫,其父栾尚桂精医术,经营“一元堂”药店名闻博山、莱芜等地。1931年取得山东省甲级中医职称。1946年创办“太元堂”药店。1956年后任淄博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他一生博览医学著作几百部,精通中医各科,对儿科、妇科...[详细]

罗卓英 [公元1896年-1961年,中国抗日第一将]

  •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7岁入乡塾读书,1914年毕业于该县官学,次年入大埔中学。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早年参加东征与北伐等役,由下级军官升至-第11师师长及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详细]

刘作廉 [公元1914年-1961年]

  • 刘作廉(1914—1961) 艺名刘森。即墨挪城刘村人。14岁投师学艺,工旦角。17岁开始登台,主要在青岛东镇大陆市场戏院演出。19岁崭露头角。他对即墨柳腔进行改革,将梆子、京剧和评剧等剧种的长处融于柳腔中,使柳腔得以丰富和完善。1956年成立即墨柳腔剧团,任团长,率团活跃在胶东半岛。他先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