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子桢(1875~1960),汉川田二河镇人。 匡子桢,谱名裕祥,号伏枥生,1875年11月11日生,匡厚生的三弟。湖北省汉川县田二河人。清末秀才。1906年赴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加入同盟会。 回国后,曾在吉林边务巡警学堂、天津交涉学校、陕西省立职业学校任国文教员,烟台鲁军司令部执法官、...[详细]
霍如海(1917~1960)男,汉族,陕西清涧人。在青海平叛第一线牺牲的我军最高级军官。 霍如海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就给地主放羊。父亲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曾任赤卫队队长。1934年秋,父亲外出,哥哥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活活打死。1935年1月,从小受过革命熏陶的霍如海,毅然参加了工农红...[详细]
段廷珪(1873—1960),初名段荣华,学名段兴黉,号碧江,晚年自号庸庵老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八日生于兴宁县(今资兴市)寥江市。父亲段平熙,靠替人做雇工维持家计。后来稍有积蓄,便自租一个小店面,以染布为营生。段廷珪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他自幼天资聪慧,刻苦好学,就学...[详细]
董英斌(1894—1960)字宪章,辽宁沈阳人,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军官教育团中将教育长,国民革命军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 个人履历 董英斌先后毕业于奉天陆军小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后入孙岳部服役。 1926年,国民军三军失势,利用东北人的身份转投奉军,192...[详细]
陈谊诚(1873-1960),原名善均,祖居郴州城区,与民国初年国会议员陈九韶先生系属同宗。陈谊诚中年在家,无所施展,乃赴长沙,另谋生计。无意中得财神爷青睐,以一元购彩票,获中头彩,骤得银洋一万元。陈珍惜这第一桶金,谋划以此再作活动。 清末,湖南省创办官钱局,民国元年(1912)改为湖南银行...[详细]
安奈林·比万(AneurinBevan)(1897-1960年),英国政治家,左翼工党在国会的领袖。英国BBC评选的英国100位名人中的第45位。贝文出生于威尔士的一个煤矿区,13岁时开始在矿井给挖煤工人当助手,后来成为工会的积极分子。在伦敦劳工学院学习两年后进入政界。1929年,他当选为国会议...[详细]
郑伯川(1885~1960),原名铭睿,来安县人。 郑伯川幼年开始读书,22 岁考中秀才,废科举后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求学,毕业后受聘任教于武昌高等师范(今武汉大学)。民国15 年(1926 年),他应家乡人士邀请回乡办学,先后任教员、督学及教育局局长。民国18 年至民国26 年,又先后担任安...[详细]
赵旭程(1922~1960),字云庄,火厂坪龙环村人。6岁启蒙,后读经史,览诸子,喜作诗联。民国29年(1940),入偕进读初中,32年春入安江高级农业中学。民国34年秋,任教偕进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是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发动开明士绅捐募粮食柴草支援过境的解放军...[详细]
(1919-1960),女,西平人,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艺名“大宝贝”。张秀卿是越调的泰斗级人物。她主演《三哭殿》中的唐王李世民, 一个飘然出场亮相,其仪表的庄重,举止的潇洒,就能博得观众的喝彩,再加上她那说中有唱,唱中带念的唱做艺术,向被誉为越调的“盖河南”。 张秀卿曾和越调表演艺术...[详细]
张立卿(1887~1960) 名庆豫,字立卿,本县人。童年就读于毛班香私塾,后参加乡试为副贡。1905年东渡扶桑,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在东京参加中国同盟会,在留学生中开展反清革命活动。1906年秋,与三原同乡陈之硕、徐应庚、茹欲进、张景秋等参与筹备成立同盟会陕西分会。回陕后和井勿幕、胡景翼等...[详细]
袁蔚文,字采华,重固乡章堰人。毕业于上海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旋任本县小学教职。民国7年(1918年),青浦县成立童子军时担任总教练,历时8年,每次会操,都指挥得有条不紊。次年秋任县甲种师范讲习所教员,后调任县乙种商业学校校长,注重联系实际,在学校开设商店由学生实习。12年8月,改任县立初级中学校长...[详细]
徐景胜(1926~1960)庐江县矾山镇人,中共党员。 庐江矾矿煎矾生产玉长。他每年比别人要多干活600 个小时,所产明矾均为一级,为多出口明矾做出了贡献。1958~1959 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出席全国劳动模范群英会。周恩来总理亲手赠纪念册1本。同年(公元1926年)出生的名人: 朱玉伦...[详细]
王子度,名崇仪,民国10年(1921)出生于遂宁县河沙乡。早年丧母,父克明为河沙乡袍哥舵把子,王姓族长。兄子先系川军刘文辉部团长。 子度小学结业后,常住成都其兄子先军中。当时,中共地下党员王叙五在子先部作文书,学识过人,被子先延为子度之师。叙五以马列主义潜育子度,子度亦诚心受教,在其影响下,...[详细]
王永春(1895—1960) 男,演员、科班教师。原名黄杏春,浙江省嵊县长乐贵门乡人。家贫如洗,辍学耕耘。15岁拜男班名须生王凤祥为师,改名王永春(从师姓,寓永葆青春之意),学唱小歌班。初工老生,后改小生,唱“南调”,属“南派”艺人。从艺不久,即因唱腔清越,台风潇洒而崭露头角,与名旦白玉梅合作...[详细]
王缵绪(1885~1960),字治易,号厔园居士,西充县观音乡-宫村人。幼年受业于某举人,考取秀才,喜书法,作律绝,好收藏图籍。1908年,他考入四川弁目学堂,与鲜英、刘湘、杨森同学。毕业后任新军第十七镇第三十三混成协队官,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任营长,1916年任陆军第十六师团长。1919...[详细]
舒新城(1893~1960年) 舒新城,原名玉山,学名维周,字心怡,号畅吾庐,曾用名舒建勋,湖南溆浦人。15岁入学溆浦县立高等小学,20岁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民国6年(1917年)毕业后,在长沙兑泽中学、省立一中及福湘女学等校任教务主任。民国10年任吴淞中国公学中学...[详细]
卢炳容 (1925—1960) 男,作曲。浙江永康人。自幼酷爱音乐,尤喜戏曲音乐。1942年毕业于浙江省立湘湖师范简易师范班,在东阳简易师范教书。1944年为学习音乐,入省立锦堂师范及湘湖师范音乐班深造。1946年考入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4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到上海崇明县北堡初中任音乐...[详细]
李文卿(1887~1960) 名秉璋,李雨田之三子。少年立志反清灭洋。初就读于陕西陆军小学堂,后入湖北陆军中学堂,参加辛亥武昌起义。袁世凯窃国后,李回三原从事反袁逐陆(建章)活动,1918年1月,出任陕西靖-右翼总司令胡景翼部参谋长。靖-统一改编后,李任胡景翼第四路参谋长及陕西靖-卫戍司令;...[详细]
刘仲荻: 1906年1月22日—1960年12月20日,又名刘辉联、字崇逖,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生总队上校大队长、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9师参谋处处长、第13军参谋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兼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第二组组长、黄埔军校西安分校(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教导总队总队长、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