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窦朝荣 [公元1891年-1960年]

  • 窦朝荣(1891—1960)嘉祥县大山头镇窦坊村人。幼年丧父,以乞讨为生。10岁被巨野大姚班收留。12岁始练功试唱山东梆子,20岁以唱红脸成名。1932年进金乡袁班,历时10余年,逐渐形成窦派艺术,名扬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1948年前后,转入鱼台梆子剧团,历时年余,又进济宁市胜利剧...[详细]

逯本荣 [公元1885年-1960年]

  • 逯本荣(1885—1960)聊城县刘营村(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八角鼓艺人。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从师于八角鼓艺人关化侠,弹唱俱佳。1938年,日军侵占聊城,逯本荣-回到刘营村,在极艰难的境遇中收徒授艺。在授徒、演出之余,还坚持业余创作。八角鼓传统保留曲目《憨小耍丈人》《要赔送》《老来难》...[详细]

白凤仪 [公元1882年-1960年]

  • 白凤仪(1882—1960)聊城县(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七七”事变后,在聊城一带组建抗日武装。1940年夏,所部改编为运东抗日游击大队,任大队长。1943年春,部队又改编为泰运军分区第三团,任团长。1945年转到地方工作。曾任泰运专署运昌货栈经理、 聊城县裁判委员会委员、聊城县0会长等职。先...[详细]

周震鳞 [清][公元1875年-1960年]

  • 周震鳞 (1875—1960) 中国同盟会会员,民国参议员,全国政协委员。 湖南省宁乡县人,1875年生。1894年中诸生。后考入武昌两湖书院,与黄兴同窗5年,志同道合,结为好友。喜读经史、兵法、地理,与谭嗣同等过从甚密,共同讨论救国方略。两湖书院毕业后回湘,与人创办宁乡师范学堂、宁...[详细]

郑开修 [公元1905年-1960年]

  • 郑开修(1 905一1960),笔名铁马,澄海县莲下镇潜溪村人。历任泰国《国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周刊》、《中原报》电讯翻译、副刊及主笔等职。著有《梅子杂感集》、《玫瑰厅》等书;尤工于诗词,著有《铁园遗诗》一集。曾出任泰国潮州会馆第十二届主席。 潜溪村 潜 溪 南宋初...[详细]

郑桂兰 [公元1921年-1960年]

  • 郑桂兰 (1921—1960)女,新铺湾乡余家沟村人,共产党员。曾任中共余家沟大队支部书记。1952年,带群衾种杜仲、核桃树三十亩。1957年购回玉米良种数十公斤,平均亩产500公斤。1958年,倡导修集体猪圈11间,养母猪、净猪120多头,为集体和贫困户养猪提供了仔猪和种猪。并将省发给的50元...[详细]

张世珍 [公元1904年-1960年]

  • 张世珍 (1904~1960),字伯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于留坝县城关镇。早年毕业于汉中联立中学,曾在军阀吴新田的第七师当过参谋、副官等职,为国民党员,并参加过复兴社。中华民国12年(1923)回留坝任东关小学校长。民国14年(1925)任留坝县教育科长,将东关小学的数十石课(粮食)提...[详细]

俞鸿钧 [公元1899年-1960年]

  • 俞鸿钧(1899—1960),新会县荷塘镇三丫区塘坦村(今属蓬江区)人。民国4年(1915年)于上海民生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校任《约翰声》报总。民国8年(1919年)毕业后留任助教,并在中学部授课。后任英文《大陆晚报》记者。民国16年(1927年)初,广州国民政府迁武汉,俞任外交部...[详细]

吴子修 [公元1894年-1960年]

  • 吴子修(1894~1960) 男,名天爵,字子修,四川渠县人,荒年随父移居本县渔渡坝。吴自幼好学,才思敏捷,18岁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长期为生计奔波。中年从教后,逐渐好医,继承先父志向,恪守“一以刻苦博览,二以存仁修善”信条医术精湛,医德尤佳,对一些贫苦农民,吴往往免费就诊。解放后,吴子修被推...[详细]

泾渭 [公元1900年-1960年]

  • 泾渭(1900—1960) 曾用名其猛、鼎。香山县人。民国16年(1927)考入广东航空学校。1929年毕业后参加过中原大战,任广东空军第二中队分队长?第一中队分队长,第六中队副队长、第七中队队长。1936年7月北飞投蒋(介石)。后参加抗日,曾任南京空军第二十九中队队长,广东航空总站站长、航...[详细]

王世和 [公元1899年-1960年]

  • 王世和(1899~1960),浙江奉化溪口镇人。蒋介石第一任侍卫长,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蒋介石之侄。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中央训练团将校班毕业。 王世和,1924年春到广州,任广州大元帅府警卫队卫士。同年4月由戴季陶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由蒋介石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1925年...[详细]

唐伯球 [公元1891年-1960年]

  • 唐伯球 (1891-1960) 湖南省参议会议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实业家。 湖南省桃源县人,1891年3月生于桃源县漆河乡一个秀才之家。先后就读本县高小、长沙明德中学。湖南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冶金科毕业后,从事工矿事业多年。 他是一位著名的实业家。1916年后,任衡阳甲种工业学校...[详细]

潘恩隆 [公元1924年-1960年]

  • 潘恩隆(1924年~1960年),乐平沙头村(今属南海官窑)人。一家十口全赖父亲做木匠维持生计,境况艰难。恩隆只念一年小学,便受雇富家牧牛。1930年,全家迁往广州,以制碱水为业。1938年日军南侵,复返乡居。1939年6月,加入广州市区游击二支队为战士,时方15岁。民国30年(1941年)7月...[详细]

马师仁 [公元1883年-1960年]

  • 马师仁(1883-1960年),字柱垣、乐善,生于海丰县城。幼从其三兄、海丰名中医马紫卿学医,聪颖勤奋,潜心研究,深得马紫卿真传。年轻时到陆丰县潭涌墟开药店,旋在陆城开设诊所,一生行医,他精通脉理,医术精湛,药到病除。潭西镇港阳乡林某患伤寒,药服即吐。马师仁即指导病家,列数炉煎药,连吐连服,终使...[详细]

陆吟舫 [公元1890年-1960年]

  • 陆吟舫(1890年~1960年),原名咏高,金本竹山一甲村人。父为乡村塾师,舫幼随父读。15岁往香港谋生。初为童役、店工,以勤劳俭省,积得小资,开设小肆。因经营有术,不数年开设洪昌、万昌两家大百货店。从1940年起,历任旅港三水同乡会董事、主任、主席、监事长、顾问、名誉顾问凡20年。民国30年(...[详细]

罗扬清 [公元1895年-1960年]

  • 罗扬清(1895-1960年),号文川,曾用名罗齐,三区青山乡龙运岗(今属春湾镇)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民国15年(1926年)夏,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法律系。在大学读书时,信仰孙中山的-和三大政策,民国13年春,由郑寿华介绍参加国民党。参与学校左、 学生争论,思想转向左派,于同年...[详细]

罗君佑 [公元1897年-1960年]

  • 罗君佑 (1897-1960)广东南海人,自小随父学医,在广州排巷开业。 民国 18 年 (1929) 迁居乐昌,先后任广同赠医局和仁生堂中医师,并兼任乐昌中西医师公会理事长、县慈善-董事、地方法院看守所中医师、中医师公会理事长等职。解放后,1953 年罗君佑被聘为乐昌人民医院中医科医师,先后任...[详细]

罗根泽 [公元1900年-1960年]

  • 罗根泽 (1900~1960) 河北深县人。1929年毕业于保定河北大学中文系,后又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燕京大学中国研究所。历任河南大学、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保定河北大学、北京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城固西北联合大学、重庆南京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兼职...[详细]

罗材儒 [公元1887年-1960年]

  • 罗材儒(1887-1960年),女,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1960年病故,终年73岁。 祖籍中南乡大铛湾五座屋村,后到春城定居。青年时期,在革新思想影响下,冲破“三从四德”,“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束缚,到外地求学,毕业于广州私立体育学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黄其桢结婚...[详细]

刘振声 [公元1883年-1960年]

  • 刘振声(1883 — 1960年),本名刘庆顺,字振声,早年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到到天津静海县,后终生未返回故乡。在此期间,刘振声结识乐亭县一位姓刘的老板,并认做义父,在义父的引见下,光绪22年(1896),霍元甲,收为弟子,并将“传内不传外”的霍家拳传授给他。刘振声带艺投师,其实就是陈真的原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