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洪水 [公元1906年-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洪水(1906~1956)原名武元博,又名鸿秀、阮山。越南人。1925年来到中国,入黄埔军校学习,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了中国的北伐战争。1927年春夏,国民党新军阀叛变革命,他认清了中国革命的真正敌人,毅然脱离国民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12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因...[详细]

黑志德 [公元1913年-1956年]

  • 黑志德(1913~1956),赵家河乡古州村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革命活动,第二年转为中共党员。黑志德参加革命后,历任中共宜川特派员,宜川抗日义勇军指挥,红宜县政府主席,西北抗日反蒋大同盟组织部部长,陕甘工委白区工作部部长,富县、宜川抗日救国会主任,中共固临县委...[详细]

高云览 [公元1910年-1956年]

  • 高云览(1910~1956年),著名记者、作家。本名高怡昌,笔名健尼、耶鲁、法鲁、高友庆,同安县嘉禾里人。 高云览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在家自学,并开始习作投稿。民国15(1926年)在中共地下党员陈三民资助下赴沪就读上海漳泉中学,并在其启迪下参加革命活动。翌年由该校校长李鼎新介绍加入中国共...[详细]

甘乃光 [公元1897年-1956年]

  • 甘乃光(1897~1956) 甘乃光,字自明,广西岑溪人。民国11年(1922)毕业于岭南大学经济系。 民国13年夏在黄埔军校任英文秘书兼政治教官,8月,代理国民党中央实业部长。民国14年初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9月任查办电报局委员会及查办粤汉铁路委员会委员,10月任预算委员及调查广东大...[详细]

陈奇 [公元1910年-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陈奇,(1910—1956),河南省罗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25师排长,连长,营长,27师营政治教导员,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一团副团长,二团团长,蒙南支队支...[详细]

陈坪 [公元1884年-1956年]

  • 陈坪,又名陈仔坪,清光绪十年(1884)生于南安石井苏内。其父陈谱盘为提线木偶艺人,世称“嘉礼盘”。陈坪13岁到石井镇岑兜村“福良兴”高甲戏科班学戏,拜洪三天为师,初学苦旦,继学老生,后攻男女丑,并学会鼓板等打击乐。陈坪对各行当的表演及文武场面均很精通,尤以演女丑最为著名,他演出的主要剧目有《荔...[详细]

陈恶 [公元1934年-1956年]

  • 陈恶(1934.8~1956.3),东山县城关(今铜陵镇)人。1956年在鹰厦铁路建设工地上,为营救遇险的舵工而献身。 陈恶出生于一贫民家庭,6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他上山捡柴禾、下滩拖渔网、做童工杂活来帮助哥哥维持家庭生活。 195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东山岛后,他进一家打铁店当...[详细]

蔡兴运 [公元1915年-1956年]

  • 蔡兴运(1915~1956) 字善杰,茶房西对峪人,童年耕地卖柴,后被常备队拉去当兵。民国二十六年(1937),中共商洛工委书记王柏栋回乡开辟工作,兴运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参加惩办-顽固分子谢孝廉和冯麟生的战斗。嗣后,在留仙坪化装侦察时被捕,五天五夜受尽拷打,只字未吐,后在张孝仓暗助下...[详细]

卜乾生 [公元1904年-1956年]

  • 卜乾生 (1904-1956),又名卜元,卜家村人。1926年在三原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3月,受淳化县长邀请,回县做农-动工作,与仙登伦、刘宗章等人在润镇创建西区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团,并任自卫团团长兼农协负责人。7月,因国民党军队破坏,农民协会和自卫团解散。1928年初,在方里第二高小任...[详细]

张炳炎 [公元1880年-1956年]

  • 张炳炎,陕县西李村乡张家坡人。1880~2月16日生。清末附生,著名医生,陕县首届政协委员。他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曾参加汴京(今开封)科举考试,晋为附生学位。壮年时,以教书糊口,兼行中医。1936~,同他人在李村开设"泰和祥中药店",以行医为职业。由于他医术高明,服务热情,陕县、渑池、洛宁交界...[详细]

杨联甲 [公元1889年-1956年]

  • 杨联甲(1889—1956) 宝鸡市渭滨区高家村乡桑园铺杨家场人。宝鸡地区著名书法家。自小好学多艺,高级警官学校毕业。历任民国政府陕西省 厅东、南两区 署署长、宝鸡县 局书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副官,宝鸡县第一、二高等小学武术教员、省立一中中山中学教员、宝鸡县农会理事长。解放后任乡...[详细]

王和 [公元1880年-1956年]

  • 王和(1880—1956) 兽医,岐山县曹家乡鱼龙村人。行医50余年,驰名百余里。他能根据病畜的毛色、行走和叫声诊病。火针、中药兼施,擅长土单验方,以祖传丝瓜络汤加减施用,常获奇效。一毛驴患肚底黄,他用火针和醋炒麦皮擦敷治愈。一马尚在远处,他隔沟目测已知其患寒病。一骡尾骨发肿,他用...[详细]

柳诒徵 [公元1880年-1956年]

  •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号劬堂。又号山髯。7岁丧父,与母、姐住外祖家。16岁考中秀才,设馆授徒以维持家庭生活。后由陈庆年介绍到缪荃荪创办的江楚编译局任助理。 光绪二十八年(1902)随缪荃荪到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在南京与茅谦、陶逊等办了田益小学堂,成为南京第一所新...[详细]

宋则久 [公元1867年-1956年]

  • 宋则久(1867-1956),又名寿恒,天津人。民族资本家。1867年出生于一个钱庄小商人家庭。 1874年入私塾读书。1882年被送入义德泰布庄学徒厂,1899年担任了天津屈指可数的大绸缎庄—“敦庆隆绸锻庄”的经理,充分显露了他卓越经营商业的才能,使该号营业畅旺,誉冠全津,每年的贸易额达三...[详细]

苗青云 [公元1896年-1956年]

  • 苗青云(1896~1956.11),开封市人。幼读私塾,因家贫辍学。13岁小腿骨折,受基督教英籍牧师赵某资助得以治疗,愈后,为赵某家当杂工,赵教他读圣经,学英文、拉丁文。16岁到印刷厂当排字工,两年后因得罪工头,被开除,为了生活,他借035元,在相国寺后街路南租一间房,开纸烟店,并代销美孚煤油,...[详细]

李遇庚 [公元1917年-1956年]

  • 李遇庚(1917~1956年),渑池县天坛村人。8岁入学。9岁时全村遭土匪洗劫,他家中房屋被烧殆尽,母亲也被烧死。虽然家境贫困,但他仍坚持半耕半读。1935年,18岁的李遇庚以优异成绩高小毕业并考入县立初中学习。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了东北后,继续向华北发动新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详细]

林伯襄 [公元1878年-1956年]

  • 林伯襄(1878~1956.11),河南省商城县人。父维垣是黉门秀才,生子6人,他居长。六七岁时即受父教诵读经书,14岁以汝宁府试第二游泮。戊戌变法后,林伯襄居家乡,到易姓家馆课徒,等待科举试期。馆课暇时,尤喜研读史书,后来阅读上海《时务报》、《申报》及译文西洋书刊。光绪二十九年(1903),征...[详细]

孔荷宠 [公元1896年-1956年]

  • 孔荷宠(1896-1956) ,别名孔介如、孔庆如化名曾庆福、曾福生。红军第一叛徒。湖南平江人。早年参加过湘军。1926年在平江参加农-动,任农民自卫军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至1937年间,他组织便衣别动队,专门袭击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任“江北游击副总指挥”、第五十八军...[详细]

顾竹轩 [公元1886年-1956年]

  • 顾竹轩(1886~1956年) 顾竹轩,名如茂,原籍江苏阜宁人,与涟水顾家大楼(顾祝同的祖居)顾氏同宗。家境贫寒,举家流落至盐城梁垛团(今属江苏省建湖县钟庄乡唐湾村)境内,为人佣耕。顾16岁来上海,先在闸北天保里附近号称“一百间”的地方,靠做马路工、拉黄包车糊口。不久,又在一家德国人开设的...[详细]

关百益 [公元1882年-1956年]

  • 关百益(1882~1956.1),原名葆谦,曾用名益谦,字百益,后以字行,满族,开封市人。关家原住开封城内里城。关百益之父关魁征,光绪二十七年(1901)去世。1922年5~10月,冯玉祥任河南省督军,10月,他下令遣散满蒙旗营,关百益一家从里城搬出,过平民生活。关百益的夫人田玉芝,是河南博物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