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5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佘鼎 [公元1870年-1955年]

  • 佘鼎(1870—1955),字定九,定边县纪畔乡跳沟村人。其父农民,家道殷实。定九幼年读书,应府试为廪生,24岁为鸦儿塘绅士,以字行。因办民团,乡闾誉称“武圣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倡办定边高等学堂,自任校长。 民国初年,陕西督军胡景翼(立僧)邀全省名流聚会西安,研讨治理全省大计,...[详细]

崔孟博 [公元1903年-1955年]

  • 崔孟博(1903~1955)又名崔物齐,化名山水、崔博。陕西咸宁(出生地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1920年在天津南开中学上学,1922年参加陕籍旅京学生的进步社团共进社,为《共进》半月刊撰写了近十篇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3年,崔经于方舟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详细]

陈云 [公元1913年-1955年]

  • 陈云(1913 ~ 1955),原名陈宏骏,云城区河口镇低围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 1934 年陈云离家去香港谋生,做过纺织工人、“西厨”师。1935 年参加洋务工会。1937 年2 月,由共产党员何潮、杨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九龙塘区支部组织委员和洋务工会总支部指导员。 19...[详细]

陈绍源 [公元1888年-1955年]

  • 陈绍源(1888~1955年) 字养清,号石泉居士。沙县城关兴义坊人。6岁丧父,9岁丧母,但自幼刻苦好学。15岁时考入福州普通学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优等成绩毕业。民国3年(1914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甲种农林学校,同年任沙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暨第二国民学校校长。民国5年参加福建建...[详细]

陈融 [公元1876年-1955年,岭南四大家]

  • 陈融(1876~1955) 陈融,字协之,号庵,别署松斋、颙园、秋山,广东番禺人。胡汉民之妻兄。 陈早年肆业于菊坡精舍,攻词章之学。清光绪三十年(1904),与朱执信、古应芬、汪精卫、徐绍〖HTBS〗〖HTSS〗等30多人在广州西庵书院创立“群智社”,彼此切磋学问,共同研究时事政治。...[详细]

陈家楫 [公元1901年-1955年]

  • 陈家楫(1901~1955年),字如川,号作舟,别署一叶,泉州承天巷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生。青年时在集美高等师范学校读书,继入上海大学美术科深造。毕业后,立志办学,回泉州与同学商请晋江县商会会长傅维彬协助,多方筹措经费,于民国13年(1924年)在溪亭铺义全境(今义全后街土地巷)...[详细]

程振翰 [公元1883年-1955年]

  • 程振翰(1883—1955),字鹏翔,原籍延安,清末秀才,民国5年(1916)迁居安边。 他幼年在当地读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陕西高等学校,与安边刘文卿为同窗学友。在校曾参加剪辫、放足等反封建宣传,在同学0类拔萃。结业回家,无所事事。民国5年(1916),赴宁夏途经安边,被刘文卿挽...[详细]

艾鸿法 [公元1926年-1955年]

  • 艾鸿法,山东省莒南县汀水街人,生于民国15年(1926年)。父亲早逝,母亲、哥嫂、弟弟五口人,生活穷苦。鸿法少年时读过两年冬学后,长年给人放牛。 鸿法于民国32年2月入伍,历任莒陵边-提差员、武工队队员、北海三分区宁果-警卫员、警卫班长。民国3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后相继任莒南县公...[详细]

祝尧三 [公元1887年-1955年]

  • 祝尧三(1887~1955),字家安,号宪成,扬中县三涫乡三圩埭人。幼年从父三如先生读书,后考入江苏第九师范,毕业后任国民党扬中县教育局视学。曾加入国民党,拥护孙中山新-政策。因与县里一些当权者政见不合,被贬任三涫乡国民义务小学校长。 1924年与朱宝鎏等发起结社会文,创“存粹文社...[详细]

周赞邦 [公元1888年-1955年]

  • 周赞邦(1888~1955年) 周赞邦,字雄万,泰日桥人。唐山路矿学院第一届(1911年)土木系毕业生。民国20年为浦东同乡会筹备委员会委员。抗战前任粤汉铁路局工程处和上海英商浚浦局工程师。辟筑沪闵南柘公路时,任沪闵南柘长途汽车公司工程主任,曾实地勘察浦江南北两岸码头基地,提出配备...[详细]

赵筱泉 [公元1881年-1955年]

  • 赵筱泉(1881~1955),原名赵锦荣,开封市人。父赵林泉为清末秀才。筱泉幼年时曾读过几年私塾,由于家境贫困,16岁时,其父把他送开封徐府街乾泰杂货行学徒。他吃苦耐劳,精明干练,深受掌柜的赏识。出师后,就承蒙重任,到上海坐外庄。在上海时,他看到由日本传入的东洋车(即人力车)轻便灵活,深受欢迎。...[详细]

赵景如 [公元1895年-1955年]

  • 赵景如(1895~1955),字晋卿,川沙人。19岁时入英商思久生洋行习绘图。民国10年(1921年)起加盟新金记营造厂,参与江海关大楼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民国17年与人合伙创立公记营造厂。先后承建西童学校、仁济医院和大陆商场。民国20年建造大陆商场时,适逢“一二八”事变爆发,赵景如把建成的大...[详细]

张绍文 [公元1906年-1955年]

  • 张绍文(1906~1955),原名张廷献,号绍文,安徽定远人。曾在皖北任小学校长。民国29年(1940年)4月,参加新四军。次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区长、文教科长、县长等职。民国35年北撤,任华中军区驻鲁办事处副主任。民国36年夏秋,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上级决定部分人员由海上撤至东北,绍文...[详细]

张光炜 [公元1875年-1955年]

  • 张光炜 (1875 — 1955),别号莲仙,贵州盘县人,原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1875 年生于盘县张家坡。 1928 年 4 月至 1932 年 6 月,张光炜先后任浙-田、分水,山东蒙阴、临朐等县县长,曾兼山东人民自卫团第九区副区长。 1933 年 10 月至 1949 年,历任江苏...[详细]

谢鸿图 [公元1896年-1955年]

  • 谢鸿图(1896—1955) 恶绅,凤翔县虢王乡虢王村人。曾为国民党凤翔县南区区绅、联保主任、参议员等。在此期间,欺压百姓,破孩良民,先后奸0女5人,霸占他人院基9处,大房14间,-大烟90余两和大量财物。并威逼农民段丑丑背井离乡,下落不明。又向国民党县长诬告谢德、谢海,将其兄弟五人...[详细]

王合三 [公元1881年-1955年]

  • 王合三(1881~1955),满族,开封市人。早年读私塾,系清末秀才,后转入河南省立优级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任职于江苏省昆虫局。受当时科学发展影响,目睹中国之现状,立志习医济世。开始刻苦攻读医学书籍,后行医诊病,成为中原一代名医。 王合三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1922年河南省会 厅组织中医会考...[详细]

马运五 [公元1887年-1955年]

  • 马运五(1887~1955.4),原名鸿福,号禾霖,回族,开封市人。马家祖籍南京,祖父马永龄在南京经营花边折扇业。嘉庆二十四年(1819),马永龄迁居开封。马家在开封除继续经营豫盛永花边折扇业外,同治三年(1864)开设马豫兴鸡鸭店,后又开设豫盛昶皮毛土产店等。光绪十三年(1887),马永龄去世...[详细]

鲁斐然 [公元1900年-1955年]

  • 鲁斐然(1900.2~1955.5),字章甫,河南省新野县人。其父鲁楚玉为清末学者、志士,曾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1912年出任河南省参议员。鲁斐然自幼受其父影响,决心出外求学,欲以知识救国。191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第二期德文班学习。1920年毕业,考入同...[详细]

李慧中 [公元1913年-1955年]

  • 李慧中(1913—1955) 女。艺名金小梅。湖南东安人。出身于梨园世家,为名小生李步云之女。自幼随父至桂林习艺。抗日战争期间,曾在欧阳予倩编导的新编历史剧《梁红玉》、《桃花扇》、《花木兰》中扮演梁红玉、郑妥娘和花木兰。剧团借南华戏院为基地,训练、演出,充任后台经理。甚得欧阳予倩器重,为其取...[详细]

梁生辉 [公元1877年-1955年]

  • 梁生辉(1877—1955) 祖籍宝鸡县阳平镇石家村,后移居扶风县段家乡沟老村。 梁生辉出身于一个武林世家,从小热爱武术。他的刀、 、剑、棍、拳脚功夫样样精通。一生闯荡江湖,常以 棒会友,与他比武的人败者多,胜者寡。辛亥革命前后,午井乡原子头村有个外号叫“吴麻子”的人,以...[详细]